如意类的器物据说最早出现于上古时期,是皇帝战蚩尤时所用兵器,战、汉时期已被民间用作搔痒的工具,晋代《三辅皇图》中,还记载了石崇与王恺斗富,王恺用铁如意击碎了珊瑚树的故事。至清代以降,始有玉如意流传于宫廷之内,多做赏赐、陈设、祝颂之用。 清宫旧藏的各类玉如意品类繁多,归纳起来,大体可分为独体玉如意、三镶玉如意及异形玉如意三种。其中三镶式玉如意数量最多,系用三枚大小不一的玉瓦(吉)子镶嵌在木柄或铜柄之上。三枚玉瓦,所雕纹饰题材广泛,但均为宫廷吉祥颂祺类图案,因此不计工本,精益求精,传世至今,仍令人心驰神往。 这件玉瓦采用剔地浮雕工艺,琢刻出龙纹和莲花的图案,民间称之为“穿花龙”。龙形具有典型乾隆时期的特点:双目圆瞪、宽鼻阔口、两须飘逸、下颔垂髯、双角掩双耳,老态龙钟,身饰片片鱼鳞纹。所刻莲花,又有乾隆时期常见的西番莲的特征,工艺细腻、构图严谨。 惜乎这枚玉瓦失群,原配之木柄和其他二枚玉瓦不知所踪,另边缘处有小磕,可见传世之沧桑。综上所述,这件龙纹玉瓦是一件典型的乾隆宫廷三镶式如意配件,真品无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