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收藏,就是串缀历史

作者/来源:曹洪发表日期:2017-02-211095

盛世说收藏:

1: 什么是收藏?

收藏是喜好者对过去的历史,人文,各类物件的一种怀旧情结的沉淀以及对上述种类物品的收集珍藏和研究与传承。世间万物皆可收藏;金、石、玉、书画、杂项、钱币、火花、邮票。古籍本,门券、钟表等、种类繁多。
收藏,就是串缀历史.
收藏品可分为自然历史、艺术历史、人文历史和科普历史四类。

近卅年,收藏一年比一年热,藏市一年比一年火。但真正懂得收藏,有收藏心得的藏家却很少,笔者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分配在供销社收购站工作,为外贸收购古物工艺品,得到同事、师傅对古物鉴别知识的教导;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起开始自我收藏,现在在几所大学从事古代艺术品鉴赏的教学以及一级资质的拍卖公司藏品征集工作。在教学和征集中,发现许多藏家对收藏的定位没有一个清醒的认知;对古代艺术品的真赝区别弄得晕头转向,不知所措;综合因素是藏家对收藏缺乏系统的知识储备和定位, 就此浅言。

2: 自己对收藏的定位

收藏首先要素是喜爱,然后取相定位;你是把收藏作为一种投资行为(包括投机行为)还是作为学问研究或是兴趣爱好把玩为乐趣。这点很重要, 要明确。

收藏对人来讲有几点乐趣:一增长学问;二提高品位,陶冶情操;三增长财富;四是对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继承与发掘。

首先自己要弄清楚是自己把收藏作为一种投资行为(投机行为),还是一种学问研究或是一种兴趣爱好把玩,不要追风赶潮流;古言:“七十二行,古玩为王”。古玩行的物件和所需的知识包罗万象,真与赝是艺术品收藏中首要的学问。故广大藏友和将入藏市的收藏爱好者要对自己有一个对收藏的概念的认识和对自己的艺术品收藏有一个清晰的定位。

世间万物皆可收藏:各时期书画、陶瓷器、铜器、钱币、邮票、家具、名人书札、古籍善本、钟表、杂项等,选择自己喜好的物品收藏。


3:知识的储备

初涉足藏市者,首要具备一定的鉴赏知识。购读一些收藏类权威性著作:如喜好陶瓷的,应读《中国陶瓷史》,了解中国陶瓷的发展过程;读《中国古陶瓷图典》,了解各时期陶瓷的形、釉、胎等知识;读《历代古窑址标本图录.故宫藏传世瓷器真赝对比》图书,领会理解真品与仿品的不同点;读耿宝昌的《明清陶瓷鉴定》,搞明白从哪些方面去入手鉴别;

钱币爱好者应读马定祥、丁保福的钱币专著;钱币史有关著作;

书画爱好者应专注各画家的风格、笔彩特征以及画家生平、思想等资讯,使自己将对自己收藏的东西有一定的初步了解,还可以参加一些艺术品收藏类的专业培训班。还可以找一个资深品行好的玩家给你指点。一个品行好的师傅将给你带来好的观念,好的会带你走“正道”;差的会带你入“邪途”,观念决定一切!

艺术品收藏应做到几多:多上藏市、古玩店。多看、多问、多上手。购些不同时代物品的标本,了解和比较各类物品的图案、刻法、画意、历史等所需要掌握的特征;以及更深层次解读藏品所蕴藏的当时文化、政冶、宗教、经济、社会背景等内涵与价值。

艺术品收藏的鉴赏也是一门学问,作为鉴定首要还是所谓的“凭眼力”(古玩不打假,行规。古玩无真假,只有新老之分),这是现时绝对的标准。这同鉴别烟酒一样。这门学问虽不是高不可攀,但也非一蹴而就,必须刻苦钻研,认真实践比较,才能融会贯通。通过各种途径的学习,自己炼就一双火眼金睛,你在收藏时才会少交学费。


4对于有破损的器物,收藏价值是相对低些,但特殊东西残损也不影响它的价值。例如:国宝“斑簋”;“马踏飞燕”;美神“维纳斯”;半幅宋画《登高望远图》也是国宝级文物。对于陶瓷,人们常讲“瓷器一毛,不值分毫”。这句话只是单单从经济角度出发而言的,这有悖于艺术和学术的出发点,搞收藏笔者个人认为应更多的注意它的综合价值,不要太在乎纯经济价值。南京博物院张浦生老师就是玩瓷片而成大家的。

走出艺术品收藏的误区;年代久远的器物经济价值不一定高,有的古瓷,诸如一些杂窑的陶盆瓦罐,尽管年代久远,货真价实。实际上无论是艺术价值还是经济价值都很低;不要认为器物越大价越高,一件古代精品的鼻烟壶拍卖价近百万,同一时代的一件大瓶价值不过区区数万;一枚北宋“应运通宝”铜钱,价值几百万,而同时代的钱币,有的只值数元.沈周的扇面画值几十万,而同期比沈周名头弱的画家画幅比此扇面大,却只值几万元.不要以为上了文物等级的器物就是珍稀价高之物,文物等级和一般收藏家的价值取向有的不完全一样,等级是考虑其历史、时代、文化等方面的综合价值.作为一般收藏虽然要考虑藏品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更看重的是大众趋向和经济价值.对于收藏应遵循”物稀为贵”的原则.陶瓷器应遵循”一方当三园”特殊造型物品,收藏价值高于常见器型.名窑陶瓷、名家书画、书札、名家雕刻等名家物件,比小窑陶瓷、小名头书画等物件的综合价值指数高。宋版古籍善本论页一万元一页,清刻本就逊色太多;但对于这类问题只是相对而言,只要自己喜欢,价格适中,也可收藏。少迷信“官窑器”,文化不在于尊贵,艺术不同于“官位”。顾名思义,官窑器是专供皇宫的东西,流落民间属凤毛麟角。流落民间的官窑器各朝各代早就被大收藏家,达官贵人收入囊中,视如拱壁,解放后,收入于各大博物馆。文物商店,街上肆落,能存几何?大家留心看一下欧美日本的高级别收藏家,他们展示的东西,不是什么官窑,什么御用品,也是残损之物,但其巨大的艺术文化冲击,让人一望而心荡,经眼难忘给人一种难言的震撼。不要相信拍卖图录价格;经济价值和文化价值是收藏品的两个属性,有人认为,收藏的价值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体现在价格上,这句话笔者个人有异议。现在的拍卖公司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有90%以上是知假拍赝,请托抬高物品价位的事屡屡报光。藏家跟拍卖公司联手假拍,使自己的物品虚高成交。收藏品市场的价格本身就是“乱价”,同一件物品,因人、因事、因地而异,价格变化很大,行话:货买爱家。同一件藏品,他人认为是宝,别人认为是草,李二视为珍品,王三认为平平。价格和自己的兴趣学识密切相关。识别人所不认,发别人所不见,笔者认为这才是收藏最大的乐趣。要学会从一件物品的外表看到内涵,看到一件藏品更深层的价值,那兴趣与快乐是无法比喻的。

    

在收藏中,少迷信专家。专家的定义,是对一类知识有独特的见解,专家不是万能的。现代的许多专家,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搞假鉴定,当托真“淘钱”。笔者的一位朋友是房地产商,喜好各类艺术品收藏,请故宫知名专家XXX鉴定他的藏品,此专家签的鉴定证一大堆,朋友花了近三十万元,近二千万所购的藏品,可内行一看有多少能买回原价,跟专家说的完全是两回事。有些专家说瞎话,怕承担责任,鉴定证书上印有“此证书只代表本人观点,不作法律依据。”只要钱到手,不管真赝一切皆宝。损人利己,但毁了自德自誉。

    

在收藏中,收藏心态是一个很重要的意识形态。古玩自古已来就有“捡漏”与“打眼”的行话。有的藏家是富豪,仗着有钱,不虚心学习,怀着赌博心态,买一百件物品,只要有一件对,就名利双收,可一看一百件皆假,可叹!有的藏家买了真品,高兴。可“走眼”后,不找原因,不怪自己眼力不好,反而闹纠纷,不可取,只要不是恶意欺骗,应交学费。民国时期一大古玩商,因一枚田黄而走眼,真的看假,在北京古玩同业会捡漏购买后赚了天利,此藏家为此而报撼而终,可怜。有些藏家相信出土文物,在当今艺术品火爆的情景下,“地雷”遍地,藏界流传一句话“你今天看到的出土物件,但你不知道它是何时埋下的”,可笑。在艺术品收藏中,再大的收藏家如完全为经济利益所惑,就会迷障自己的眼睛,很容易坠入赝品围织的魔网,到后来也只会落得空空如也。收藏不在东西的多少,而在于对文化的贡献,至于花钱买个收藏家协会的职务,买几百件藏品,这充其量是买家。所以对于收藏家而言,保持良好的心态提高眼力,在对自己的藏品在鉴与赏和收与藏的基念上,进一步对自己的收藏进行体系的梳理、分类、研究,做资料的整理,最后行之以文,给后来喜欢收藏的收藏者以借鉴参考,为文化的研究留下些许资料,并被世人认同,这样才能称的上是真正的收藏家。如张佰驹、丁保福、马定祥、陈复祥(华邮专家收藏家)等大收藏家。

在收藏中一颗平淡的心,一双无敌的眼,是鉴定最重要的法宝。在收藏中体会藏品真赝的学问,意识的感知,才是收藏最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