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古方:明代上乘和田玉,不在皇宫在民间

作者/来源:联拍在线鉴定咨询专家委员会发表日期:2017-07-102198

人物名片 | 古方

■ 联拍在线鉴定咨询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

■ 中央电视台《鉴宝》、《寻宝》栏目专家

■ 中国文物学会玉器研究委员会 副秘书长

■ 文化部文化市场发展中心艺术品评估委员会玉器珠宝工作委员会 副主任

■ 中国收藏家协会学术研究部主任

■ 中国收藏家协会咨询、鉴定专家委员会委员

■ 1962年生于北京,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

■ 1989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考古系,获历史学硕士学位。曾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从事考古发掘的研究工作

■ 1997年作为访问学者在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研究馆藏品

主要鉴定范围:玉器、铜器、金银器、钱币、杂项等

本期古方老师将对明代玉器进行深入详细的解读,从精神内涵、造型特征、发展阶段、治玉工艺、收藏价值等多方面进行层层剖析。

01

明代玉器在总体上有何特点?其文化特点、精神价值取向等对这一时期的玉器在内涵上有何影响?

明朝建立后,在政治上结束了元蒙政权的统治,大力恢复汉儒思想,形成了复古主义思潮,对玉器的影响则是出现了富有特色的上古礼器,例如玉圭和组玉佩的使用。

明朝皇室和藩王墓中,几乎都出土了玉圭和组玉佩,说明它们的使用是非常广泛的。

玉圭的式样是按照《周礼》所描述的那样,有“镇圭”、“谷圭”等(图1、2);组玉佩则是参考了魏晋南北朝到隋唐的式样(图3、4)。

▲图1:镇圭,明定陵出土

▲图2:谷圭,明代藩王墓出土

▲图3:组玉佩,明定陵出土

▲图4:组玉佩,明代藩王墓出土

宋元时期的玉器,图案上受绘画的影响很大,细腻而唯美;而明代玉器逐渐脱离了这个风格,玉器题材相对独立,雕刻手法向粗犷和细腻相结合发展,形成了远看粗犷,近看细腻的风格。

明代玉器虽有“粗大明”之称,但在中国玉器发展史上占有独特的地位。

复古之风无论是在皇室还是在民间,还体现在古玉收藏蔚然成风,于是大量出现了仿古玉。

明代的仿古玉有两种:一种的按照上古玉器的造型和纹饰整体仿制,这种玉器是用来以假乱真,谋取利润的(图5);

▲图5:明代仿古螭虎云纹玉璧

另一种是仿古器物,如仿青铜器,制作的古玉,这种仿古玉完全是用来抒发怀古之幽情的(图6)。

▲图6:明代仿古玉方觚

明代玉器还有一个特点,就是金玉结合,精美华丽。

比如,万历皇帝定陵出土的玉器,普遍使用嵌金镶玉宝石工,所制出的玉器作品非常精致,主要有金托玉爵(图7)、金托玉执壶、金托金盖玉碗(图8)、鎏金银托双耳玉杯和各种镶玉金簪(图9)及耳坠。这些制品金玉相映,熠熠生辉,十分华丽。

▲图7:金托玉爵,明定陵出土

▲图8:金托金盖玉碗,明定陵出土

▲图9:镶玉宝石金簪

02

明代享祚三百余年,玉器发展是否可以具体细致地发展为几个阶段?每一段有何特征?

明代玉器的发展可分为早、中、晚三期。

明代早期(洪武至正统)玉器的仍旧延续宋元玉器的风格,题材图案受绘画影响较大,玉料较好,工艺细腻,容器较少,还在沿用很多元代的玉器。

出土玉器的墓葬主要有江苏南京汪兴祖墓(洪武四年)、山东邹县明鲁荒王朱檀墓(洪武二十二年)、安徽嘉山县李贞夫妇墓(墓主为朱元璋的姐夫和姐姐)、歙县明墓(永乐)、江西新建朱权墓(正统十四年)、四川成都凤凰山明墓等。玉器主要有玉带板、玉圭、砚、印、笔架、花形杯、佩、牌、簪、人物、鹿、凤、鹦鹉等玉礼器、实用器和佩饰品。

明代中期(成化至嘉靖),社会稳定,文化发达,大量富有人文色彩的小巧玲珑的佩饰出现。

出土玉器墓葬主要有南京徐俌夫妇墓(正德十二年)、上海浦东陆琛墓(嘉靖二十三年)等,玉器有玉带板、冠饰、簪、戒指、童子、鱼、蝉、寿字牌等。

明代晚期(万历至崇祯),玉器商品化普遍,民间用玉风气浓厚,玉器题材以吉祥图案为主,大型玉质容器如执壶(图10)、瓶、炉、杯、盘等大量出现。

▲图10:玉执壶,明定陵出土

出土玉器的墓葬主要有江西南城朱翊鈏夫妇墓、北京明定陵万历皇帝墓、上海宝山朱察卿墓(万历)、江苏南京沐睿墓(天启七年),出土的玉器数量较多,有玉带板、圭、冠饰、碗、花式杯、爵杯、壶、卣、组佩饰、首饰等。

03

从功能的角度来说,明代玉器可分为哪些种类?

明代玉器器型种类丰富,用玉范围广泛,

有朝廷用玉(玉带板、玉圭、玉璧、玉佩)、

文房用玉(砚、印、笔架、镇纸、炉顶)、

日用器皿(碗、杯、壶)、

服饰与首饰(冠饰、带钩、簪、戒指)、

玩赏用玉(寿星、观音、罗汉、太白醉酒、鹿、马、避邪)、

仿古玉(觚、爵、卣、玉剑饰、刚卯与严卯)等(图11、12、13)。

▲图11:明代玉笔和玉砚

▲图12:镶宝石玉带钩,明定陵出土

▲图13:明代玉寿星与鹿

发现的玉带板除洪武四年的汪兴祖墓为十四块一副,从宣德年始,均为二十块一副,符合文献记载的明代玉带定制(图14)。

▲图14:玉带,明定陵出土

玉圭、组佩饰和觚、爵等仿古玉器是明代恢复儒家用玉制度和受到复古主义思潮影响的反映。

花式碗和花式杯是将大朵的花卉制成碗形或杯形,其外镂空的枝叶伸展缠绕,形成扳手或器足,造型生动别致,既可实用,又可陈设观赏,是明代比较多见的器型(图15)。

▲图15:明代花式玉碗

炉顶是由元代的帽顶延续而来,在元代官服中,帽顶一般采用多重透雕工艺雕琢花鸟纹或龙凤纹,底面内凹,下有一对牛鼻式穿孔,以供缝缀。这类器型至明代,由于服饰体制改变,于是用作炉顶(图16)。

▲图16:明代玉炉与炉顶

04

具体地说,明代玉器在器型、花纹、题材内容的选择上有何特点?

明代玉器的纹饰题材多选用具有吉祥寓意的花鸟、动物、吉祥图案和文人画,尤其是龙、凤、鹿、麒麟等瑞兽和莲花、牡丹、灵芝、松、竹、梅等花卉图案最为多见(图17)。

▲图17:明代龙纹玉带板

早期继承元代的春水玉风格,疏朗饱满,富有生气;晚期繁华细密,趋于程式化,缺乏活力。

05

资料记载,明代玉器制作具有产业形式的规模,那么其玉料一般可分为哪些种类?玉料的来源途径为何?

明代时,中央朝廷闭关于嘉峪关,不能对西域实行直接统治,明政府通过哈密王获得和田玉。和田玉料需要辗转运输到内地,玉料层层克扣到北京时已“不堪用”,很多较好的玉料流落在民间。

明代玉料既有细腻的白玉、青白玉、碧玉,也有质地较粗、硬度不够的杂料。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清代前期。

明代还有一种黑白颜色分明、被称为“水银沁”的玉器,这实际上是玉料在形成过程中碳元素侵入所造成的,并非水银侵蚀所致。

06

明代治玉工艺包含了哪些特点?与前代玉器相比,在刀工、技法、制作工具上可有创新发明之处?

明代玉器在琢玉工艺方面,除少数作品仍沿续宋元时期的多重镂雕技法外,大多数则变化创新或恢复宋元以前的传统,唐代盛行的隐起纹饰技法又再流行。

在唐代,隐起纹饰技法多用于扁平玉器上,琢出的图案凸起较高,有明显的浅浮雕效果;而在明代,则多施于玉牌和器皿上,图案凸起极低,抚摸时往往感觉不出是浅浮雕,而且扁平器一般两面的纹饰不相同。

多重镂雕技法主要应用于早期的玉带饰、仿生的玉器皿和圆雕作品上。

明代玉器琢玉工艺的另一显著特点,是凡光素无纹和多重镂雕的主体部位琢磨平滑,抛光莹润,外表多有玻璃质的光泽感;而在次要部位则处理潦草,甚至不打磨、不抛光,往往留有桯钻去料时的加工痕,即俗所谓的“麻地”。

此外,龙的圆凸目和谷纹是先以管钻确定位置,再磨去周围地子的方法制成,往往会留下圆形管钻的痕迹。

这些情况说明,明代工匠在制作玉器时,为减少工时而在背面或地子部位省去进一步的琢磨和抛光工序;在器物的主体及易于琢磨的地方,则用细致入微的工艺技法琢磨饰纹;在表面抛光时,是用极细且具韧性之物加以琢磨,从而才会出现玻璃光的效果。

07

明代的玉器有哪些是继承前代玉器特征的方面?而其对后来的清代甚至更晚的玉器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元代仍流行“春水”、“秋山”等辽金玉器图案,以及“胡人驯狮”、“莲鹭纹”等,这些在明代早期的玉器上仍可见到(图18)。

▲图18:“春水纹”玉带钩,明代梁庄王墓出土

明代玉器对清代的影响,在苏州制玉业的发展上表现得最为突出。

明代时,苏州的琢玉工坊已名震京师。明代宋应星《天工开物》一书,就盛赞过苏州玉工:“良玉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

苏州的琢玉工艺在当时被推为全国之首,对明代玉器工艺的发展和提高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代表人物有贺四、刘谂、陆子刚等人,以白玉、琥珀、水晶、玛瑙琢成精巧的小品,誉满天下。

《苏州府志》和《太仓州志》中,都有一些关于陆子刚制玉绝技的记载。据说陆子刚琢制的水仙发簪,玲珑奇巧,花茎细如毫发,深受当时妇女的推崇,“价一枝值五十六金”。

徐渭《咏水仙》赞叹道:“略有风情陈妙常,却无烟火杜兰香,昆吾锋尽终难似,愁杀苏州陆子刚。”凡玉器的琢治一般用砂碾,而陆子刚独用刀雕刻,他死之后,这手绝技也就失传了。

在出土和传世的清代玉器中,有很多刻有“子刚”或“子冈”款的玉器,这类玉器构思奇巧,制作精致,成为人们所喜爱的珍品(图19)。这“子刚”与“子冈”就是明代晚期极负盛名的治玉高手陆子刚。

▲图19:“子刚”款玉樽,清代墓葬出土

清代时期仿制带子刚款的玉器以玉牌为最多,俗称“子刚牌”,为长方形、圆形或椭圆形,一面刻诗文,一面刻画,并镌名款,均为浅地子阳文,材质精细,清新淡雅,顶端有孔可佩带(图20)。

▲图20:清代“子刚”款玉牌

其他还有壶、杯、洗、盘、墨床、笔格、笔添、磬、佩、璜、带钩、簪等。款识有阴有阳,有篆隶亦有楷体,图案题材也多种多样,风格淆杂,琢制水平高低相差悬殊,做工均无一相似。

08

从收藏的角度来看,鉴别明代玉器应该抓住哪些要点?需要注意警惕哪些方面?

明代玉器的风格为研究者和收藏者所熟悉,尤其是对器皿、带饰、环形玉器、玉卧马、童子、“子刚”款玉器和佩坠的造型及纹饰特点更为了解,为迎合人们的喜爱心理,近现代仿制的上述类别明代玉器也就应运而生。

仿制的明代玉器皿见于执壶和玉杯。明代多见高型执壶,扁形,下部比上部宽,此类玉壶定陵有出土。

由于明代玉器的市场价格较低,因而仿制的明代玉器多不用好料,以次料为主。

明代非常重视玉带饰,常见作品有带钩、带环及带板,用料较好,青玉、青白玉者为多,并有少量碧玉制品,多数作品为传世品,经过盘磨,表面光亮。

仿制的明代带饰,多数用料有所不及,原因在于一块好的明代带板市场价格多为数万元,而同等玉料制成的现代玉牌饰,市场价格或可超过万元,所以,用上等玉料制成的仿明代玉带饰数量非常少,且为数年前玉价偏低时所制,作品工艺也有所不及。

目前市场上常见一些仿明代玉器风格的玉佩坠,玉料较差,工艺很粗糙。

版权声明: 本文部分图文素材来源于微信公众号:古方师生汇,由联拍在线整理编辑。

送鉴热线:400-608-1178
联拍在线官网:www.51bidliv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