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浅谈足底鉴定在瓷器鉴定中的重要性

作者/来源:贾旻发表日期:2017-07-112558

我们在鉴定瓷器的过程中当然可以通过瓷器的神韵,器型,釉面,画工,款识,发色等等来鉴定,但是底足的鉴定是鉴定环节中极其重要的,尤其是对于真伪和断代是非常重要的依据,这也是为什么作假者往往需要老底新接的原因之一。可以说瓷器鉴定如果不懂得看每个时期的胎和修足工艺是看不好瓷器的。那么看底足往往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下手。

1、古代瓷器的修足,大部分是用竹刀来修胎的,除元代有极小部分是用铁刀挖足以外,在清代以前的竹刀修胎,很多会在底足边缘和底部留下非常细小的竹刀修胎痕迹,尤其是宋代湖田窑,竹刀修胎痕迹是十分明显的。我们现在仿品中基本上是用钢锯条来修胎的,那么钢锯条基本上会留下一排排平行的大概两毫米左右的修胎痕迹,仔细辨认是可以发现的。

贾旻:浅谈足底鉴定在瓷器鉴定中的重要性

宋时期的底足的竹刀修胎痕

2、清代以前的瓷器由于工艺原因,往往会有火石红。像明代景德镇窑口,龙泉窑等火石红是十分普遍的,清代瓷器很多是浅浅的黄溢,有时候官窑瓷器上面都会出现,不管是火石红也好还是黄溢也好,都应该是由内而外发出来的,不会浅浅的浮于表面。而且火石红经过岁月的氧化应该十分有滋润感,不干燥,不枯,过渡十分自然。在太阳光下有若隐若现的五彩哈利光出现。

贾旻:浅谈足底鉴定在瓷器鉴定中的重要性

3、底部挖足形成的旋纹应该是显得十分缓慢的,有一种缓慢感,这是古代人工脚踩旋转轮和现代机械轮比较十分重要的区别,尤其对于元代明代一些没有施釉的底部表现十分明显,古代转轮由于是木制件,在旋转时或多或少会有轻微的偏移同心圆的,而现代机械大部分是铁制,所以同心圆十分规整。而且底部的胎土出现的空隙都会随着竹刀的方向出现,如果直的那种空隙必然是假的。

贾旻:浅谈足底鉴定在瓷器鉴定中的重要性

4、每个时期的挖足工艺形成的特点和修足工艺形成的底足都是截然不同的。比如说元代往往会在底部形成一个小的鸡心凸,有的也会出现浅浅的旋胚痕,而明代尤其到了中晚期很多出现明显的跳刀痕,而很少出现旋胚痕,而清代一些民窑的底部通过光线照射以后可以经常看到同时出现旋胚痕和跳刀痕,官窑瓷器由于修胎十分精细极少出现旋胚痕和跳刀痕。现代仿品往往做得不自然,不是过左就是过右。

贾旻:浅谈足底鉴定在瓷器鉴定中的重要性

仿品的跳刀痕十分的不自然

5、老的胎都是陈腐胎,所有都是比较润泽的,像煮熟的糯米揉成的。由于经过上百年甚至几百年,胎会显得十分干燥。洪武以前的胎土颗粒都会粗一些,胎大多呈白中带灰,而且会有空隙,到了永乐宣德后胎骨相对以前要细白一些,尤其宣德和乾隆两朝器物手感上会显得重一些,但是不管是哪个时期的老胎都不会显得生硬,有自然的熟透感。看到那些胎质过细或者粗细不干的,不自然的基本上都是仿品。

贾旻:浅谈足底鉴定在瓷器鉴定中的重要性

6、从修足工艺上来看,明代和清代的修足工艺是截然不同的,这个可以作为断代的重要依据,尤其在一些后朝仿前朝的瓷器中修足工艺是非常重要的断代依据。明代的修足基本上都是平削足,而清代的修足往往在修足以后用抹布轻轻的抹一下,而且清代的修足都是里外修足的,形成所谓的“泥鳅背”。

贾旻:浅谈足底鉴定在瓷器鉴定中的重要性

明代的修足

贾旻:浅谈足底鉴定在瓷器鉴定中的重要性

清代的修足

7、底足的老旧应该都是自然的,有时候会因为年代的风化,不同程度的形成一些小的孔洞,但是都应该呈现一种自然的,干燥的,有过渡的脏,而不是几乎一模一样的脏,有时候太黑,太旧整体无法统一的,或者用水一冲就掉的都是现代仿品。

贾旻:浅谈足底鉴定在瓷器鉴定中的重要性

老的底足都是自然状态的

8、古代为了防止瓷器和匣钵粘连,往往会在匣钵撒上一层窑沾,有时候老的物件中会出现底部粘砂的现象,但是现代仿品一般都会撒上石英砂或者硼砂,如果底足出现石英砂和硼砂的,必定是现代仿品。因此在鉴定过程中都应该十分注意。

贾旻:浅谈足底鉴定在瓷器鉴定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