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浅析毛泽东与义学碑的渊源

作者/来源:池福民发表日期:2017-11-241226

浅析毛泽东与义学碑的渊源

池福民

回顾碑刻的历史,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从帝王将相的刻碑记功,到名门望族的庙碑家训,尊师重教的劝学碑、义学碑;从文人骚客的石刻翰墨,再到市井草民的贞节牌坊,中国人对碑刻文化几千年来都有着浓厚的热情。中国碑刻文化的繁荣恰恰表现出这个民族对自身发展中一系列人文主题的强烈眷恋。当这种眷恋心态需要具体的文化符号来作为载体时,便催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化形式——碑刻。

.碑刻文化的作用及价值

碑刻,正如它承载着的文化内涵,是我国历史文明的见证。碑刻文化,也正如最初被雕琢的那块石头,永远属于这个民族、这个国家。

如果问世上哪个地方的石头承载了最多的文化重量,答案无疑是中国。中国有着繁荣的碑刻文化,优美遒劲的汉字镌刻在一块块光滑平整的石头上,也时刻彰显着中国文化独特的魅力。而碑刻,也因此带上了重要的文化价值。碑刻的文化价值主要体现为其史料价值和书法价值。

千百年间,文物昌盛。其间,经不起岁月的冲荡,湮没者众,存于今不多。所幸,得有大量的碑记石刻或载于史籍,或散落民间,因此许多史迹史事赖以保留。至今,有址可证,有藉可查记录历史事典的碑记碑刻也为数不多。这些碑记碑刻纪事存史激励后人,文字精炼,准确生动,不少经典励志的碑纹刻字引人入胜催人奋进,甚至于改变人的一生命运而受益终生。

二.义学碑的来源和确认

2005年夏天,郴州的一个收藏爱好者郭涤斌先生找到我,说起了一个不平凡的收藏经历。他说:他的老家是在韶山附近,每年清明都回去扫墓。2003年清明回去时,一个儿时的朋友是个收藏爱好者闲聊事时提到有一件好东西想出手,于是他好奇的问是什么东西?他说是一块毛泽东外婆家那边的一块石碑。当时他说石碑是什么好东西,那朋友说,是一块义学碑,雕工一流,怀着好奇心就一块去看了看,感觉字刻得好,碑外缘的图案漂亮,因为当时自己有钱就有想买的冲动,经过协商因价格太高没有成交,回来多次商谈未果。直到2005年因为对方家里急需用钱才得已让价成交,但是,从当时来说这个价格也不是一般人能够承受的。

听他这么说来真是有心者事竟成,这块碑几年未卖确实与他有缘。因为自己初学收藏,对辨别真伪一无所知,买回来后心里感觉不踏实,所以想请我去鉴定一下。听他这么一说我还真想去看看这块来自毛泽东外婆家的石碑呢,打个的不一会就到了他家里,因为石碑太大太重所以就放在一楼的杂房里,在那昏暗的房间里抬开一个席梦思床垫,义学碑就安详的放在床下面。由于灯光太暗我用电筒一照,一块图文并茂的碑刻就展现在眼前,我无比兴奋的俯下身子,仔细端详起来。

标题“义学碑记”,正文:

我族义学之举,自乾隆五十六年户首文房南城、贵房聚源开捐,其权兴也。彼其时聚资尚无多,正有志而未逮。迨嘉庆二十三年,祠长文盛、益三始行置田。然犹与祭产混于一而未分。倘亦经理未得其人与?及道光十四年,族首国任、伯祥与祠长国志、振儒等方协众议立斋长,分官山仑业归之义学。因祥文房春元、贵房鹏南以经营其出入而义学田乃有专属。
夫莫为之前,虽美弗彰;莫为之后,虽盛弗传。此举肇端于开捐之日,继事于置产之年,而后幸有经管者董其成功。从未及建学延师而嘉惠士林,奖劝有志,实有攸赖,则上以慰祖宗养士之意,下以鼓子弟上进之心。其美彰而其盛且永传焉。
方今族内,人文炳蔚鹊起者有人矣。由兹以往,积日加厚,田日加增,于以修置斋馆,作育人材。将见学者掇巍科擢高第,光大其门闾,藉斋长之力,实我合族之所共幸者也。
爰勒石以叙其巅末,并以田亩之数、租信之规、奖赏之章程刊列于左。
官山仑田贰拾亩,信银壹百陆拾两正,租谷壹拾捌石正。
道光十六年禹疏捐银壹拾两正。
一入泮 赏银肆拾两正。
一补禀 赏银伍两正。
一举人 赏银捌拾两正。
一进士 赏银壹百陆拾两正。
一翰林赏银叁百两正。
  落款;大清道光贰拾壹年岁次辛丑孟春月上浣谷旦,文、恩、碧、贵四房后裔公立
  正文内容详细记载了毛泽东外婆家所在的文氏家族从乾隆五十六年就开始捐资兴学,嘉庆道光年间还置办了教学专用田产。资产日渐丰厚,为培养人才,光宗耀祖,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对学业有成者分别给予不同奖赏,在最后开列了对人泮、补禀、中举、中进士、选为翰林的不同金额(分别为银40两、5两、80两、160两、300两的奖励措施。碑石长1725毫米,宽约730毫米,厚约100毫米。 

经鉴定;石碑自然风化痕迹明显,刻字面板光滑,包浆老到。文字端庄俊秀,錾刻线条流畅,采用高浮雕、浅雕、线刻工艺制作,字迹因历时久远透出铁锈样斑痕。人物雕刻栩栩如生,上雕福禄寿三星;下雕鲤鱼跳龙门;左刻文臣武将斩妖除魔;右上刻“鲁论半部”的丞相府,赞誉宋朝宰相赵普,《鲁论》就是通行鲁国的《论语》,半部《论语》帮助赵匡胤打天下,另半部《论语》帮助赵匡义治理天下;下刻状元坊下状元、榜眼、探花骑马游行光宗耀祖的场景。构思新颖,寓意深刻,工艺精美,完整大气。历史特征明显,鉴定为道光晚期制品,是一块罕见的图文并茂碑刻。 

鉴定后我高兴的说:祝贺你,歪打正着买了一块好石碑,东西不错,值得收藏。郭先生听后他才松了一口气,高兴的说这下就放心了。于是他又问我是不是毛泽东外婆家的?我说,从文字分析应该是属于文氏家族的,但,是不是毛泽东外婆家族的,这就不敢妄加评论,这需要查证一些历史和家谱才好下结论。由于在郴州属首次发现这么大气漂亮的碑文,所以笔者特地邀请郴州电视台作了新闻报道。

随着时间的推移,近年来郭先生坚持在寻找有关碑文的历史佐证,功夫不负有心人,他还真寻找到了毛泽东外婆家的族谱和有来历有凭有据的相关文章。

三.毛泽东的出生地和在外婆家受到的启蒙教育

一代伟人毛泽东于1893年12月26日出生湖南省湘潭县韶山冲的上屋场。韶山冲是一个美丽的地方,群山怀抱,绿树翠竹;在一片松竹掩映的斜坡上,建有一座凹形的房屋;这种房屋当地称作“一担柴“式民居。房屋的墙都是用土砖砌的,一多半盖有青瓦,另一半盖着稻草,毛泽东就出生在那青瓦屋里,这里叫上屋场。

毛泽东的父亲叫毛顺生,聪明能干,读过两年书,善于经商,日子过得殷实。毛泽东的母亲叫文七妹,娘家离韶山冲只有10几里地,只隔着一座云盘山,在湘乡县的四都唐家坨。

唐家坨,地属湘乡县凤音四都。“凤音”的名字与韶山的来历同源,即与舜帝南巡有关。唐家坨到上屋场三十里,中间隔着韶山山脉向北边延伸的余脉,湘乡这边称营盘大山,韶山那边,就是吊水洞(今名滴水洞)群山,包括牛形山、书堂山、黑石寨,而“韶山”的初名也源于这一带群山。

毛泽东大约是在1896年春来到唐家坨,也就是他的弟弟泽民将要出生的时候,母亲临产,无力照料两岁多的毛泽东,而父亲当兵在外,毛泽东便由八舅接走。毛泽东的八舅文玉钦为人正直,注重节操,又是读书人,特别喜欢聪明可爱的外甥,他在家开设蒙馆,毛泽东从小聪明好学,向八舅要求和那些小朋友一块读书,八舅认为外甥还不到开蒙的年纪,见他好学就同意他旁听。幼时的毛泽东经常和一起的同学聚集在唐家坨斋馆外竖立的义学碑前,听八舅和老先生们讲解义学碑的历史和勉励他们好好学习,为将来报效国家谋取功名打下基础。毛泽东对先生们说到的义学碑图案“鲁论半部”的故事特别感兴趣,宋朝宰相赵普用半部《鲁论》打天下,半部《鲁论》治天下的故事深深地触动了他那幼小的心灵,从此对《论语》对国学产生了强烈的学习兴趣,并影响了他的一生。
   约在1902年,毛泽东回到韶山冲的家。在湘乡外婆家的生活为时6年,国内外心理学家一致认为,五岁以前是智力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有的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把一个人长到十七岁时所达到的普通智力水平作为100%的话,那么,从出生到四岁就能获得50%的智力,从四岁到八岁又获得30%的智力,从八岁到十七岁只获得20%的智力。他在外婆家感受到的文氏家风和所受的早期教育及湘乡文化的熏陶令他终生难忘,已经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甚至影响到他人格与思想的某些走向。此时的毛泽东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尤其酷爱,从少年毛泽东的作品就可以看出来。

1910年,毛泽东的父亲毛顺生要他去做生意,毛泽东却立志走出韶山冲继续求学.经过自己的力争和亲友,老师们的一致劝说,父亲才答应他的要求.
  在离家赴湘乡县立东山高等小学求学前夕,毛泽东提笔写了一首《赠父诗》,夹在父亲每天必看的账簿里.这就是:
  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
  这首诗是少年毛泽东走出乡关,奔向外面世界的宣言书,表明了他胸怀天下,志在四方的远大抱负.
  在东山小学就读期间,先生令学生吟诗抒怀,毛泽东写了一首《咏蛙》诗:
  独坐池塘为虎踞,绿杨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
  这首诗是已知的,毛泽东少年时期最后一首诗,诗中描绘了青蛙威武轩昂的形象,以蛙设喻,抒发毛泽东人小志大,藐视天下的气概和胆略.真是有志不在年高。

   外祖家风对早年毛泽东曾发生极深刻的影响,特别是在成才、读书方面发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此碑是认识毛泽东外婆家文氏家族重视教育的第一手实证材料,是目前保存完好的、能说明这一问题的极罕见的一件文物,对于了解影响过少年毛泽东的韶山乡土文化也极为珍贵,它又是反映清朝后期中国基层教育情况的一件非常难得的实物。
   唐家坨文姓的创家,始自文作霖老人,由文作霖的一穷二白到文芝仪、文正兴的家道中兴,经历了一个极为艰难困苦的过程,而在这种艰苦奋斗之中,唐家坨形成了一种十分可贵的,对幼年毛泽东产生过相当大的影响的家风。文作霖出生于清嘉庆二年(1797年),正是17世纪即将过去的时候,他的成人,则是嘉庆末,即已进入18世纪。其时,清王朝由盛转衰,不久之后,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冲破中国的国门——而文作霖本人,正处在贫穷窘迫的深渊。嘉庆十三年(1809年),他11岁,与附近的贺鲁詹之女贺氏结为夫妻,其时贺氏比他大3岁,为14岁。家里没有其他妇人,贺氏慢慢成为文作霖的内当家和有力的帮手,家计开始有了起色。
   经过贺氏与儿子们四五十年的努力,他们家由初时一年仅人谷数石,到此时竟增至数百石。真是“孝友传家,耕读裕后,堂同五世,身历六朝”,贺氏活到88岁的高寿,无疾而终。
   贺氏的勤俭持家、守操抚子事迹,广为乡里传诵。道光二十七年(1847年),朝廷颁文表彰其节孝;同治八年(1869年),她的名字又被列入《湘乡县志》。概括起来,由毛泽东外曾祖母创立、由外祖父、外祖母及伯、叔外祖父母们强化,并为毛泽东的母亲、舅父继承、发扬光大的唐家坨文氏家风有如下几个特点:
   顽强向上的精神。贺氏于丈夫去世,身负抚育三子一女重任之时,能自强自立,这是常人所不能的!
   刻苦耐劳的韧性。贺氏从14岁出嫁,到30岁丧夫,到88岁去世,尤其是失夫后的58年,竟能不再嫁,而以培育后代,振兴家业为计,就是当今看来,也是极为难能可贵的。这里,我们不能简单地只从贞节方面去理解,而更应从她的由对儿女的爱产生的顽强生命力上去评价。
   勤俭持家的风范。贺氏领众子兴家,从一张白纸起步,到最后购置1栋瓦房,拥有140多亩田、10多头牛,人口达20多人,她靠的不是经商,不是投机,更不是其它不正当手段,而纯粹以精打细算,手头不闲为之。
   耕读并重的意识。当家计稍有起色时,贺氏就让儿子们读书识字。她自己也跟着读,竟也能略通文墨,能看懂文章。我们从她与丈夫给儿子们,及儿子给孙子取的一个个文绉绉的名字绵芳(字芝兰)、绵熏(芝仪)、绵姜(字芝祥);正兴(字玉瑞)、正莹(字玉钦)、正材(无字),可看出唐家坨的农耕文化,散发着浓浓的书香。
    文氏家风,在毛泽东外曾祖父母一辈即已成型,到了外祖父母,更加发扬光大。除以上各点之外,还增加了家庭的和睦、快乐,以及对佛的信仰,尤其是贺氏的媳妇,即毛泽东外祖母(亦姓贺)具有一种慈祥的博大胸怀,对毛泽东产生了十分明显的影响。
   人生所接受的早期教育是极为难能可贵的,对一个人的人文精神培养具有奠基的意义,而早期教育常常是与父母、亲人的教育和影响,还有家乡的文化熏陶密不可分的。毛泽东幼年生长在独具文化特色的韶山和湘乡,深切感受到这两个地方的文化,包括乡土文化和文、毛两家的家族文化,对于他个性、特质的形成和行为处事乃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不可磨灭的影响,虽然后来有许多“思想”、“主义”,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对他进行了全方位的洗礼,但他所受早期教育的优良文化一直积淀下去,延及他的终身。

四.《论语》和毛泽东的政治生涯

毛泽东是在《论语》思想的文化熏陶下开始自己的政治生涯的,《论语》思想对毛泽东的政治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到过非常重要的作用。在长期的政治实践中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理论和《论语》思想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一次思想的飞跃,更是一次重大的理论创新。

毛泽东博览群书,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他对《论语》内容耳熟能详。毛泽东谈话和写文章时喜欢“打比方”,他的许多比喻信手拈来,妙趣横生,令人叹为观止。对五千年中华文明了熟于心,中西文化融会贯通。在毛泽东选集五卷中旁征博引,古为今用,把《论语》的一些经典语录都巧妙的穿插应用其中。

为了严格要求子女,毛泽东借用《论语》中"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这句话给他的女儿们取名为李敏、李讷,希望她们成为少说空话,多做实事的人。

众所周知,毛泽东终身酷爱读书,在书海里遨游,笃志嗜学,垂老不倦。他一生读书之多、之广、之深、之活、无人能出其右。他广纳博采、厚积薄发、学以致用、堪称读书的典范。。《论语》这一儒家思想的经典著作,以其深刻的思想和实用性的理论范式对几千年来中国人的思想形成,行为实践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毛泽东讲过他从小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长大,他对《论语》非常的熟悉,而且非常的尊重。《论语》巨大的影响力渗透于毛泽东思想的很多方面,那么探讨《论语》精神和毛泽东思想之间的关系对我们全面地认识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