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百问长沙窑》述评
自从长沙窑考古发现半个世纪以来,国内外出版长沙窑有关著作达40余种,但一部分属纯学术性考古挖掘报告著作,一部分是大尺寸图片展示的鉴赏类读物,最近出版的吴小平先生著的《百问长沙窑》却是一本普及性的读物,内容通俗性俱备,并且在有些方面的研究有较大的突破,后来居上,见解甚新,颇具学术价值,应是广大读者所喜闻乐见的读物。
《百问长沙窑》全书共计50余万字,上、下二册,共提出了近200个问题。主要涉及:唐代长沙窑有关的历史、地理、人文、工艺、技法、绘画、诗文、书法、釉下多彩、纹饰、生产模式、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一千多年前铜官“窑上人”的习俗与独有文化。作者并对长沙窑研究中一些难点、热点问题做了一些深入的探讨,提出了自己的考证观点。该书首次以提问的形式撰写,并吸收了历年科学考古的成果,以接地气的风格进行读解和探索,力求从一个个具体问题的分析,从千年历史的信息碎片破译中,逐步还原长沙窑的历史原貌,一问、一答加一议或点评,大大加强了该书的可读性,它适应不同层次,关心、爱好中国古陶瓷和长沙窑窑火文化的读者,是一本从多角度,全面了解长沙窑的基本读物。(图一)
图一 《百问长沙窑》封面与封底
至于作者介入长沙窑窑火文化的事,应该是一种必然性的偶然。1988年正逢中国企业改革第一波,作者从长沙赶到铜官参加了湖南省陶瓷总公司总经理的岗位竞聘,从此与铜官结下了机缘。正是这个忘不了的情结,二十多年后作者卖掉了长沙城里的屋、在铜官老街买下三缝房子,正式在“窑”里安营扎寨。面临退休生活的选择,在别人养花弄草,钓鱼、太极、含饴弄孙之际,作者说“我选择了‘长沙窑’,在文化自觉的牵引下,干自己喜欢的事。再苦也不觉得累,再烦也感觉爽,因为能穿越时空去与千年前的铜官‘窑上人’握手,你会感到十分有趣而充满活力。”“我的梦不大,那就是在自家门口的长沙铜官窑玩玩泥巴,看看窑火,喝口禅茶,品味窑火”。所以作者移居铜官窑老街之后,深入陶瓷生产现场,“整日想窑事、讲窑话、做窑事、喝窑酒、品窑茶、吃窑饭、开窑会、交窑友、写窑书,凡事与窑分不开。”作者感同身受,耳濡目染,既抓住了长沙窑历史的内核,又把握了铜官窑现状的脉搏,能高屋建瓴、对症下药,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和建设性的建议。
作者十分酷爱长沙窑窑火文化,常常乐在其中而不能自拔。近年,通过与长沙窑的亲密接触,采用炼丹法提炼了千年前长沙窑的部分特色元素,拟用这些元素做引子,开发长沙窑新产品。正因为作者的初衷是想传承开发长沙窑新产品,而在传承开发之前,必须深入透彻的了解长沙窑,必须掌握其文化内涵和精髓。于是作者全力以赴,精心殚思,窑址调查,窑工采访,收集史料,结合近年长沙窑新发现、新成果,质疑析疑,不断调整写作思路。五易其稿,十多次修改,花了近三年时间倾力著成此大作。
笔者认为作者对长沙窑深刻的感悟、详尽的考证、研究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下面“十说”,因其归纳科学、总结合理、考证详尽、论证透彻、证据确凿、观点明晰,其结论最接近长沙窑历史的本来面目。
<一>“四大发明”说——①釉下多彩。长沙窑之前,我国陶瓷器物纹饰有点彩、条彩、斑彩、线彩,著名的“唐三彩”是‘低’温陶,为釉‘上’彩,与长沙窑釉‘下’多彩相比,在技术、工艺和烧成温度等方面都有重大区别。长沙窑将我国陶瓷的单彩审美观引向釉下涂彩到彩绘彩书到多彩,在陶瓷色彩使用、工艺创新方面均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②、模印贴花。在中国古代陶瓷界,长沙窑首次采用雕塑工艺与模具相结合的方法,获得三维图像装饰效果。用模印贴花全新工艺装饰陶瓷,长沙窑为史上第一窑、首创者,可获中国古代陶瓷行业单项“冠军”。(图三)
图三 长沙窑釉下多彩器物一组
③、瓷铭诗文。铜官“窑上人”根据商品器形特点、结合市场所需,创作了许多白话诗,写在壶、罐、碗等中大型器具上。用现代人的标准衡量,大量名不见经传的民诗的书写,这些创新完全符合现代专利的创造性、科学性和实用性“三性”原则,可获得国家专利授权。(图四)
图四 长沙窑模印贴花器物一组
④、绘画装饰瓷器,开创了绘画技法美化瓷器的先河。以上“四大发明”,奠定了长沙窑在中国陶瓷史上的重要历史地位,诸多文物和遗存表明,长沙铜官一带,应是唐代的重要税点、经济区、高新技术区、中国外贸陶瓷的生产基地,是潭州(今长沙)以北重要的军事要塞和官员经常关注之地。是一座唐代的民间艺术宝库,是“南方的敦煌”,“民间的长安”。总之,长沙窑决不是一个简单的民窑,它是一个有文化、有理念、有思想、内涵丰富的多彩窑口,不仅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千年实物遗存,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留下太多的十分宝贵的人类精神财富。
<二>、“亮点”说——长沙窑历史亮点二十一之“最”。1、“以彩立窑”,釉色讲话,最先采用釉下“多”彩技术开创装饰瓷器的先河。2、“文字入画”最早将诗文用于商品瓷器装饰。3、“工艺创新”,最先采用“模印贴花”技法装饰瓷壶、瓷罐。4、“器物书法”,最早利用汉字文化元素书法装饰产品,并独创、使用“瘦金体”装饰器物。5、“以色取胜”,最先掌握“窑变”釉里红烧制技术,引领后世。(图五)6、“绘画创新”,最早采用“非具象”大写意技法绘画装饰瓷器。7、“变革兴窑”,最早采用代理制商业销售模式,大胆进行流通领域的制度创新。8、别出心裁,最先采用广告方式促销产品。9、“制度创新”,最早采用原始股份制,组织规模化生产与经营代替作坊式小生产。10、技术改造,最早采用“宽体半埋式龙窑”热工设施。11、文化输出,最早在瓷器上采用“如意云纹”装饰产品出口国外。12、历史印记,最早将“法酒”记载于瓷器上。13、在唐代窑口中最早生产“瓷祖”性文化实用具。14、反映运势,最早将绘画艺术融于瓷器作为商品装饰。15、迎合市场,最早采用瓷质仿波斯金银器型做为商品贸易。16、长沙窑与邢定、越窑是开拓唐代“海上陶瓷之路”的三驾马车,长沙窑是其中领跑者。17、市场广阔,长沙窑是唐代境内外出土和使用分布最广的窑口。18、设计创新,最早使用波斯文、域外文化美化瓷器,(图六)是史上出口产品差别设计的第一人。19、敢为人先,长沙窑是“海上丝绸之路”航距最远,产品直销波斯的内陆起点。20、“铭文价值”,瓷铭诗文真实地记录和反映了我国唐代“海上丝绸之路”,长沙窑是提供历史见证的第一窑。21、“富于独创”,长沙窑与同时代的窑口相比,是器形最多,品种最齐的古窑。
图五 长沙窑诗文器物一组
图六 长沙窑“窑变”釉里红器物一组
<三>、“拐点”说——⑴中国陶瓷产品文化性、美术性装饰发展的拐点。长沙窑之前,我国的瓷器产品,极少进行文化性、美术性装饰。同时代的南北名窑邢窑、越窑就是如此。长沙窑陶瓷产品在文化性、美术性装饰上的“四大发明”可成为中国陶瓷发展多个技术领域的拐点。⑵中国商品广告史上的拐点。根据已有的实物遗珍,研究表明,唐代铜官“窑上人”是中国最早使用商品广告对产品进行促销的人。⑶长沙窑发现和研究史上的“三个拐点”。A、1956年窑口发现期。B、1998~2004年长沙窑器物海外发现期。C、2011~2012年长沙铜官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开园,扬州、安徽、长沙各工地大量长沙窑遗珍出土期。各个时期各有不同的非凡意义。作者俯瞰中国古陶瓷发展史,抓住了其转折点,并针对长沙窑遗珍器物现状,揭示了业界流行的“工地货”、“窑址货”、“出口货”三类长沙窑产品的本身内涵。
<四>“海外销售直航”说——长沙窑“海上丝绸之路”是如何建立的?波斯人是否到过长沙窑?长沙窑彩瓷器上的阿拉伯文“真主伟大”“安拉仆人”“古兰经”西域绘画风格纹饰是怎样设计和完成的?唐代长沙窑二百多年对外贸易过程中是否全部都是境外商人、商船完成?千年前铜官“窑上人”是否也有人驾船出海送货走过“海上丝绸之路”到过西域各国?如果铜官“窑上人”驾船去过又有何证据?作者爬梳史料、搜集瓷片,对一些出土诗文进行了读解,寻找到了内证和外证,经过考证和研究认为:铜官“窑上人”利用海船,不管是租、买、借、合伙哪种形式运输自己的产品外销波斯是完全可能的。铜官“窑上人”不仅多次去过波斯诸国,而且还驾船到过“海上丝绸之路”沿途各国和境外很多地区。(图七)
图七 长沙窑古波斯文器物一组
长沙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完成多国贸易和交流,应分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初期):“借船出海”间接期。第二种情况(中期):“搭船出海”互动期。第三种情况(唐晚期)“造船出海”(或购船、租船出海)“三通期”。唐中、晚时期,随着长沙窑对外贸易量的扩大、经验的积累和人缘、市场的熟悉,铜官“窑上人”为了追求更多的利润,曾多批、多人、多次驾海船,独立完成“海上丝绸之路”东亚、东南亚、西亚三条航线的航程。长沙窑产品外销运输使用的是“楼船”。2014年长沙某工地出土一件长沙窑青瓷碗残件,上有十四字铭文“酒盏石州供,花楼舡不空。载入淮南(道),(日日是醉翁。)”这是首次出土有“楼船”字眼的诗文残片,其内容反映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信息。(图八)它向我们透露了长沙窑当年采用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将产品外运的一个重要史实。“楼船”在我国汉代已兴起。长沙窑使用的“楼船”,是否为铜官“石州”制造,有待进一步考证。但长沙窑产品外销,使用“楼船”从事水上运输已是不争的事实。并且使用的是客货两用的“花楼船”。另外瓷器上的诗文也揭示了这一不为人知的秘密。如:“离国离家整日愁,一朝白尽少年头。为转(寻)亲故知何处,南海南边第一州。”诗中罕见地用了“离国”“离家”“南海”“第一州”等字眼,这说明铜官“窑上人”曾驾船出过海,到过很远的他国,才有“一朝白尽少年头”的切身感觉和体会。又如:“去去关山(外)远、行行胡地深、早知今日苦,多与画师金。”诗中明显地表明铜官“窑上人”去过(“行行”)西域(“胡地”),而且路很远很远。“人归万里外,意在一杯中。只虑前途远,开帆待好风。”这首诗记载了远在万里之外,铜官“窑上人”的一种心理状态:身处异国他乡,买卖做完,等待返程季风时,几个“窑上人”相聚在红泥小火炉边喝酒,思乡之情“意在一杯中”,透露出一种担心万里返程路途的风险,和急待有返程好风的心情。以诗证史,唐代铜官“窑上人”中确有人驾船到过西亚波斯诸国,最远曾跨过赤道到达东非坦桑尼亚,全程15000公里。通过深入研究,一环扣一环的严谨考证和逻辑推理,所以作者得出的结论:1、长沙窑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参与者、实践者和贡献者。2、铜官石渚是我国“海上丝绸之路”航程最远的港口。3、铜官石渚是我国“海瓷路”外销瓷器从产地直运、直销的起始港口,是我国“海瓷路”在唐代唯一产地直销、直运消费国的起始地。4、铜官石渚是千年前“海上丝绸之路”对外文化交流的典范。长沙窑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实践者和受益人。5、铜官“窑上人”是掌握海上远航技术的佼佼者。从整个考证过程来看,作者论据确凿、论述明晰、论断中肯。
<五>、“软实力”说——作者认为:长沙窑的生存、发展很大程度是源于自己的“软实力”,主要表现为:1、生产方面的制度创新。2、订单式生产模式。3、异地代理销售模式。4、产品设计创新理念。5、烧成制度的建立。
图八 长沙窑反映海上丝绸之路器物一组
<六>、“科技贡献率”说——作者认为:长沙窑之所以能快速崛起,科学技术进步对其有很大的影响。1、配方与工艺上的改进创造了中国陶瓷史上的一个全新品种——“长沙彩”。2、热工设备的小窍门。3、成型设备陶车的改造。4、釉里红“窑变”烧成技术。长沙窑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贡献也是不应质疑的。
<七>、“股份制雏形”说——长沙窑以实物、劳务合作生产时中国最早的股份制雏形。在一个没有政府支持,没有金融机构的封建农耕经济社会,瓷器生产销售的一系列问题又是如何解决的呢?如龙窑的修建,生产时一次烧成量上万件,仅凭一家人的能力,明显难以承担。有证据表明长沙窑当年采用以“窑门”入股合作的模式完成龙窑等固定资产投资,既将龙窑分解为多个“段子”,由同族同姓几个家庭分别出资出力合建。
<八>、“订单生产模式”说——唐代长沙窑生产模式:1、“一窑一品”的专业生产模式。2、订单式生产模式。3、窑门合作、生产独立、烧成合一的传统生产模式。说明长沙窑当时的产业链是相当完整的,生产组织适应市场,生产效率也是极高的,并有一整套简便、有效的信息处理、反馈系统。
<九>、长沙窑与邛崃窑的关系“非源流、非姊妹”说——对长沙窑的深入研究工作,是十分艰巨繁杂的,既需要有相应的古陶瓷知识,古代历史、地理、军事、民俗知识,又需要有谨慎、周密的科学态度和艰苦认真的工作作风。如果失之毫厘,必至差之千里。为厘清长沙窑与四川邛崃窑的关系问题,作者冒着酷暑亲自上四川成都邛崃地区,考察窑址,遍访同仁,深入当地博物馆,亲自考察,感同身受。在第108个问题《我对长沙窑与邛崃窑历史关系中的几个问题的理解》和《再议长沙窑和四川邛崃窑的关系》文中,先排列出各个方面的观点和看法,再逐一剖析,从两窑的上限时间、两窑的相同点与不同点、两窑的器物“窑变”“釉里红”、两窑产品的技术、装饰风格、器型差异、胎质区别、烧成使用的窑具、釉和釉下多彩区别、新产品开发、经营管理模式、销售策略、文化主流思想意识的区别等等方面进行深入的考证研究,从而作出了更有说服力的论断:长沙窑与邛崃窑非源流、非姊妹关系,澄清了历史的迷雾,解决了聚讼不休的两窑关系问题。
<十>、“战争断烧”说——关于长沙窑断烧、断代问题的考证,笔者认为造成长沙窑断烧,集体失声,主要原因只有以下两种可能性:一个原因是窑区一带这一时期突发性地发生了大面积的瘟疫,造成大量“窑上人”死亡和外逃,在不可抗拒的灾难面前,“窑上人”遗弃了这一地区正在生产的龙窑。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在窑区内发生过刀光剑影、你死我活的战争。关于窑区内发生瘟疫,造成大批人员死亡之事,历史并无任何记载。关于窑区曾作为战场,历史却有记载,这一地区(铜官)“故尉城”共发生了四次较大战争。只有战争才能使铜窑“窑上人”大量死亡,才能使正在生产的谭家坡窑突然断烧,并造成窑区近百座龙窑的集体失声。五代末期发生在铜官的多次战争(“五马争槽”指马殷五子,公元930年11月占据湖南的南楚国主马殷死后,其五子马希声、马希范、马希广、马希萼、马希崇为争王位大开杀戒而进行的战争)终结了长沙窑的生产,使其窑火彻底熄灭。这表明南楚时期,发生在铜官的多次战争、大量工匠被杀或者外逃是造成长沙窑断烧、断代的直接原因。
以上“十说”中的<五><六><七><八><九>说,是作者从中国古陶瓷经济史、中国手工艺史、中国科技史、中国文化产业史的角度对长沙窑进行的研究,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弥补了研究的空白,标志着长沙窑研究取得了重要进展,启发了我们今后研究的方法和方向。
饶有趣味的是,对于印尼勿里洞海域“黑石号”沉船出水的3个唐青花碟,(图九)到底来自哪个窑口?从现在已知的情况还难敲锤定音。作者认为那是长沙窑用波斯苏料作为色剂开发的新产品烧成的送“样”,因“黑石号”触礁沉没,长沙窑唐青花还没来得及运到波斯市场投石问路,由于当事人驾船遇难,产品市场信息反馈终止,长沙窑烧制青花瓷的正处于唐代青花瓷的滥觞期,新色剂的尝试及试烧品随船一起沉没,成了唐青花断代之谜。当然这是一种有益的、有趣的推测,开拓了我们研究的思路。众所周知,学术问题见仁见智,在研究过程中都不可能没有不同意见,即使有些看法观点趋同了,但随着学科的发展和新材料的发现,也可能会出现新的歧见,展开新的讨论,但扎根基层、普及大众的知识介绍型读物是必不可少的,阶段性研究成果的阐述也是不可或缺的,《百问长沙窑》显然又是一部研究长沙窑的力作。
图九“酒盏石州供,花楼船不空。载入淮南(道), (日日是醉翁)
笔者与《百问长沙窑》作者吴小平先生认识多年,他阅历丰富、行动敏捷、思维开阔、勤奋好学、儒雅翩翩前,并在视野上有科学性和前瞻性,所以作者对长沙窑的研究,并不就事论事,拘泥于书斋中的纯学术研究,而是从政府顶层设计的角度,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高度,对长沙窑文化的复兴提出了一系列真知灼见,《如何寻找长沙窑窑火文化元素、传承长沙窑?》、《如何实现长沙窑的深度旅游?》、《长沙窑陶艺体现主要有哪些内容?》、《长沙窑七大“非遗”体验记忆?》、《长沙窑的看点与亮点?》、《长沙窑的复兴与创新?》、《走出传承长沙窑的误区?》、《传承长沙窑文化的“大我”之人?》等等,诸如此类,定会使读者受到启迪。(图十)
当然,本书并非尽善尽美,一是在体例的编排上内容不够简洁,二是在引用他人的考证资料时未能遂个亲自考证。如长沙窑碗瓷片上“南塘”铭文的解读,他人望文生义,考证为朝代名词,误读为中国历史上“五代十国”时建都在建康(南京)的“南唐”。其实,当时的朝代为“唐”,并不称为“南唐”,只是后来历史学家出于研究和记录的方便称呼其为“南唐”。细究“南塘”两字,应为当时地理名词。查《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广东教育出版社·1995年5月第一版·魏嵩山主编),可知“南塘”释义为: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秦淮河南岸。东晋义熙中卢循攻建康,刘裕据守于此。②、在今江苏扬州市城郊。唐温庭筠有《经故秘书崔监扬州南塘旧居》诗。③、在今陕西长安县韦曲镇,唐杜甫诗有“不识南塘路,今知第五桥”句。④、在今江西南昌市南。隋义宁初张善安败林士弘于此。根据当时长沙窑的销售路径和当时代人写当时代地名的常识,可知碗片上的铭文“南塘”应指以上四个地点之一。它不能作为朝代名词理解,更不能作为长沙窑烧制时间下限的根据。(图十一)
图十一 “黑石号”惊现唐青花碟欵长沙窑生产
但是,瑕不掩瑜,该书在长沙窑研究领域开辟了一片新天地,首开长沙窑大众普及性读物的先河,正如该书序作者、古陶瓷研究专家周世荣老先生所说,“作者敢想、敢说、敢写,善于吸取行家的研究成果,而不随波逐流,明辨是非而不固执己见,具有湖南蛮子敢为人先的勇气”。广大的普通爱好者也能凭借此书登堂入室,窥得长沙窑三昧。吴小平先生之所以能在众多研究长沙窑的高头大章中另辟蹊径,海纳百川,集目前长沙窑研究成果之大成,采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撰成此大作,全凭他那热爱长沙窑历史、关注铜官窑现状的人文情怀,全凭他那广泛的知识学问和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全凭他那敢为人先,不畏困难,艰苦拼搏的工作作风。
图十二 长沙望城区铜官书堂山“彩陶源村”门楼
图十三 南塘
上一篇:文物鉴定公信力的重大突破
下一篇:哪些古代瓷器价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