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玉带钩的演变与特征

作者/来源:施俊发表日期:2017-01-054463

在我国出土和传世的古玉器中,玉带钩是常见的器类。其形式各异、造型别致、雕琢精细、纹饰华丽,令人赞叹不已。玉带钩的发展演变历程大致分为萌芽期、兴盛期、衰落期和回升期。萌芽期为新石器时代;战国时期是玉带钩的发展时期;西汉时期则为鼎盛期;东汉至南北朝时期开始走向衰落阶段;元明清是玉带钩的回升期。这些技艺精湛、古意盎然的绝伦之作,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还反映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不同的艺术风格。同时又揭示了玉带钩,几千年来的发展轨迹。古人衣着佩束的腰带有大带、革带两种,大带以布帛制作用于束腰紧身;革带多以生革为之,主要是系带功能,因革带硬而厚实,无法同大带一样系结,使用时多借助于带头扣联,此类带头通常被制成钩状,称为带钩,简称为钩。应是当时显贵阶层礼服中的必备构件。带钩的起源较早,《左传》齐桓公“置射钩而使管仲相”;《墨子·辞过》:“铸金以为钩,珠玉以为佩”;《荀子·礼论》:“缙绅而无钩带”上引文献中的“钩”均指带钩。春秋战国墓出土的带钩实物也不少,河南信阳长台关楚墓出土的带钩与楚简简文互证,表明春秋战国时期,

带钩已被人们广泛使用了。

  带钩质地有金、银、铜、铁、玉、石等多种,玉质带钩是其中较为珍贵的一类。关于玉带钩的起源,不少研究者认为始见于史前良渚文化时期。在已发现的良渚文化墓葬中,死者尸骨下半部出土一类短而宽的玉质钩形器,呈长方形,两端下卷,一端有两侧对钻而成的圆孔,一端卷成弯钩形,据此有人认为该钩状物就是玉带钩的初始形态。


玉带钩浙江省余杭市瑶7号墓出土长5 cm,宽2.2 cm,孔径0.9cm新石器时代。

由于无法确知良渚文化时期的衣冠服饰及用玉制度、佩玉习俗,至今又未能发现良渚文化之后至西周时期的带钩实物,所以这一时期的带钩用法还有待于探讨研究之中。带钩的出现与流行,与古代衣冠服饰的演变有较为密切的关系。我国春秋以前的衣着形制,上体的“衣”与下体的“裳”是分开的。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衣饰开始出现上衣、下裳连为一体的“深衣”,这种变革使带钩的大量使用与流行成为可能。春秋之际的带钩与上述短宽钩状物形制差别较大,因而良渚文化中的此类器是否就是后世的玉带钩?还难以做出肯定的结论。夏、商、西周三代没有发现玉带钩。目前所见到的具有成熟形态的玉带钩,始见于春秋中期墓葬中,这类带钩已具备了钩首、钩身和钩钮这三部分的完整结构,其分布区域也具有一定的广泛性。


白玉带钩湖北省随州市曾侯乙墓出土长5.2 cm,最宽1.9cm,腹部厚1cm战国早期。


玉带钩长8.3 cm,宽6.8cm山东省曲阜市鲁国故城58号墓出土战国中期。

河南固始侯古堆、湖北曾侯乙墓及山东鲁国墓地出土的玉带钩,时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初。河南泌阳官庄北岗秦墓也出土了阴刻勾连雷纹的精美铁蕊玉带钩,中间穿一金属扁柱,是这一时期带钩中较为罕见者。


铁蕊玉带钩长19 cm,宽1.5cm河南泌阳县官庄北岗出土秦代

春秋至战国初期玉带钩出土的量不多,分布区域小,少量带钩还没有钩钮,表明这一时期应为玉带钩的始创阶段。从总体情况看,此时期玉带钩体型较小,长度一般不超过10cm,最小的不足2cm。雕琢工艺简单,多为水禽形,背部有钮,素面或雕刻卷云纹。钩钮大多靠近钩端尾部,随着年代后移,钩钮有渐离尾部而向体中部靠近之势,长度亦渐趋加长。到了战国中晚期,玉带钩的制作与使用迅速发展,这一时期的玉带钩,出土数量多、分布范围广、制作工艺精,其形制、长度、纹饰较前期有了很大变化,但由钩首、钩体、钩钮组成的带钩,形制已经定型,时代特征较为明显。体形较小的水禽形玉带钩,依然沿用,但头小,颈部变细,腹面为素面或刻细阴线纹饰,腹背面置钮,钮顶端大而圆。另一类常见的细长曲棍形玉带钩,体长而扁宽,有的腹部呈扁柱状,钩首多为龙首形,龙首刻化简约,嘴短宽,圆眼外凸,仅见轮廓,腹面为素面或刻几何纹、兽面纹,钮端部多为方扁状,宽度约等同钩身。

西汉时期是玉带钩发展的鼎盛时期,尤其西汉时期用玉之风甚盛,玉带钩的制作在继承战国时期器型和技法的基础上又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创新。这一时期的玉带钩,制作用料非常考究,刀法简约大气,琢磨抛光细腻,纹饰线条或粗犷挺劲、简洁精整,娴熟自然、圆润流畅,尽显独特艺术神韵。同时出土数量也比较多。其造型大多通体光素无纹。钩首头形雕琢得非常简洁,有的仅存轮廓,有的也只是寥寥几刀而已,但皆为粗犷有力,规整洁净。即使有的钩身有阴刻纹饰,也是非常简单、挺拔、有力。有的仅在钩面上琢磨几道弦纹,或在两道弦纹中间,用压铊斜磨方法,形成纵向凹槽,看似凸脊一般。但更重要的是西汉时期玉带钩的钩面上,开始出现了浅浮雕的螭虎、凤鸟等纹饰,同时玉带钩出土的数量之丰,形制的多变及分布区域的广泛也是前代所无法比拟的。《淮南子·说林训》:“满堂之坐,视钩各异”。《秦族训》:“带不厌新,钩不厌旧”。这说明当时玉带钩使用的普遍性与形制的多样性。前代较流行的禽鸟形带钩在汉代仍十分常见,但钩首、颈部更加细长,钩身宽而略薄,钮端多呈扁平状长椭圆形,整器造型夸张变形,着力突出禽鸟的动态美感,钩体大多素面无纹。亦见纹饰精美者,纹饰刻画一般作减地浅浮雕卷云纹,边缘多有阴刻平行线、云气纹、短斜线纹、网纹等,通体构图线条流畅。汉代还流行一类兽首形玉带钩,体做曲棒形琵琶状,多素面无纹,或钩体上部斜磨几道凸棱,钩首刻几条粗阴线,刀法及简。螭虎纹带钩琢磨成浅浮雕状,螭虎头形短宽,足有两尖爪,这种新器形、纹饰是汉代以前未曾见过的。两汉之际,玉带钩钮部继续渐离钩尾,向钩体中部移动,至东汉时期钩钮,几乎都在钮体中部位置或附近。西汉中晚期后玉带钩的长度及体型大小,有向小型化发展趋势,长度超过10cm的带钩不多。东汉时发生了变化,既有长度不足2cm的小型钩,也有长度大于20cm的大带钩,10~15cm的玉带钩,较西汉时大量增加。目前发现最长的一件玉带钩出土于河北省定州北庄中山靖王刘焉墓,长21.8cm,体方形,钩首为龙头状,钩尾虎头形,钮位于体中部,腹面阴刻卷云纹,做工精致。


    玉带钩长18.9 cm,宽6.2 cm,厚0.6 cm,环径2.5cm广州西汉南越王墓出土西汉。


玉带钩长5.8 cm,厚1.8cm河北省满城县陵山中山靖王刘胜墓出土西汉。


玉带钩长21.8cm河北省定县北庄中山简王刘焉墓出土东汉

 

东汉至魏、晋、南北朝是古玉带钩制作的衰落阶段,使用数量锐减,类型单调,至东晋以后更是成为罕见器物。说明此时玉带钩的实用意义在减退。这种状况一直延续到唐宋时期。即使偶有玉带钩出现,造型也与汉代近似,钩面刻有纹饰的,凸起得很高。例如,晋墓出土的浮雕凤纹带钩,钩首较小,腹较宽,呈琵琶形,式样较美观。其风格特征也与汉带钩相似不见创新变革之处,这一阶段为玉带钩制作使用的衰落期,究其原因,应与这一时期流行腰带带头形制的变革有关。


玉带钩长9.5 cm,宽1.8 cm,高2.3cm江苏省南京市仙鹤门外仙鹤山6号墓出土东晋。

魏晋时期,北方胡人南下入主中原,将其使用带扣系结腰带的传统传至中原地区。文献中早期带扣名称较多,如称鲜卑、师比等,它在我国北方的汉代以前已十分流行,此类器早先用于马骑的束带结,后来转用到服饰腰带上。《后汉书·舆服传》及《隋书·礼仪志》记为“带”,宋《礼书》称为“钩鲽”,这种附有活动的方环形、圆环形带扣固定于革带一端,用其括结革带,与带钩相比具有使用方便、结构合理、固定结实牢靠等优点,因而传至中原地区后很快受到人们的欢迎并迅速使用、广泛传播。三国以后,中原地区以带扣系革带,成为习俗,带钩逐渐减少并最终被带扣取代,退出了作为实用器的历史舞台。


玉带钩通长9.5cm江西南昌市郊京山出土南朝。

宋代玉带钩多见传世玉器,出土品不多,其风格特征带有汉代玉带钩遗风。例如,钩首多作禽鸟形、兽面形,体多扁宽而薄,亦有窄腹、体厚者。纹饰雕琢简练,多为浅浮雕螭虎形、鸟首形。矮钮,钮端呈扁圆状。


玉带钩长12 cm,宽2.6 cm江西省吉水县南宋墓出土南宋

元明清三代,玉带钩的制作又开始回升,从出土和传世的数量来看都很多,其造型优美、技艺高超、玲珑奇巧、颇有神韵。这表明玉带钩在这时可能已由实用性逐步转向了玩赏性。总体特征为大量使用了动植物造型,采用浮雕、透雕和立雕等技法。钩首多为龙头形,以龙纹、螭虎纹相组合的玉带钩最为盛行。各种构图、文史寄托了人们祈求福、禄、寿、喜等美好的愿望,体现出复杂的人文内涵,并且玉质选材讲究,构图精致,造型优美,雕琢技艺高超,玲珑别致的巧夺天工之作大量出现,从而玉带钩将作为艺术玩赏品,以它的奇巧生动、赏心悦目的艺术神韵把它推向了顶峰。元明清三代多数玉带钩的基本形制有许多相似之处,然而只要仔细加以比较,在具体部位上各自仍具有较明显的时代特征。

元代带钩钩首多为浮雕龙纹、花卉纹。龙形钩首瘦长而扁薄,龙的面额平整,五官短而靠前,五官大多集中在头部的三分之一处;钩体常雕螭虎、荷莲和其他花卉纹样,螭虎紧贴腹面,前足前伸,后足一弓一伸呈爬行状。钩钮部矮且紧贴体背,钮端呈圆形或扁圆状等,带钩俯视成琵琶形。


玉带钩 长11.5 cm,宽3.1 cm,纽径2.6cm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刘逵墓出土元代。

明代玉带钩的造型较元代复杂,龙首形钩极为流行,钩头比元代略大,头短宽而微昂,前额稍隆起,龙圆眼并凸起,嘴角横平且都张口露齿。从侧面看,龙颈部稍狭窄,钩首的龙头与钩面螭虎的距离稍近腹部螭虎开始站立呈腾空之势,螭与龙距钩首的距离较元代同类器有所拉近。


白玉龙首螭纹带钩长15.5cm上海市徐汇区龙华三队明墓出土明中期。

清代玉带钩不仅数量多,其形制也更加多样,纹饰构图更加活泼富于变化。龙首形带钩较流行,龙首较明代高昂,龙眼凸现,嘴上下略倾,给人以凶悍威猛之感。螭虎腾空而拉大了腹面的空间,螭虎头圆而披长发。清代玉带钩纹饰造型的另一个特征是大量地融入了反映人们渴望社会安定祥和、家庭幸福和美、子孙如意、健康长寿等吉祥美好的心愿。例如,钩首作如意头,腹面浮雕荷花、宝盒,“荷盒”与“和合”同音,意寓“和合如意”;有的钩首作马头形,腹面浮雕躬身前爬的猴子,构图含有“马上封(侯)猴”的意义;有的腹面刻三只羊,寄寓“三()羊开泰”之意,刻五只蝙蝠含有“五蝠(福)齐备”、“五蝠(福)临门”之意;石榴籽实多寓意多子多孙,这种构图表达了人们渴求“家族兴旺、登科及第”的美好愿望。吉祥纹样大量用于玉带钩上,是清代社会世俗功利心态的物化反映。


白玉龙首螭纹带钩长11.5cm上海市静安区陕北路清墓出土清代。

关于玉带钩的用途与使用方法,古文献中多有涉及,其用途主要有束结革带和佩系器物两种。用于带头束结革带的玉带钩,一般体形较长,如曲棒形、琵琶形类,其使用方法是先将钩钮揿入右手一端的带孔,钩首向外,然后以钩首勾联左手一端革带的带孔,即完成了固结腰带的过程。为避免带孔因长期使用而磨损,致使孔径变大或断裂,人们往往在革带孔内置一铜、玉或骨质小环,以保护带孔,提高革带的使用寿命,这就是考古发掘中,玉带钩的钩首附近往往伴有小型铜、玉环的原因。用于佩、系的玉带钩体形一般较小,以水禽型最为多见,战国之际的小型钩大多是用于佩、系的,一些无附钮的钩,或环尾孔的钩也多用于佩系。古代玉带钩的佩物主要是刀剑、镜、钱囊、印等之类,使用时先将钩钮嵌于革带孔内,钩首向外垂下即可,无钮带钩则是将其尾端与革带系结固定使用,宋代以后的玉带钩多已不具有上述使用功能了。

 

 

注释

  ⑴图1参阅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浙江卷》第122页。科学出版社2005年10 月  出版。

  ⑵图2参阅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湖北卷》第95页。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出版。

  ⑶图3参阅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山东卷》第217页。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出版。

  ⑷图4参阅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河南卷》第218页。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出版。

  ⑸图5参阅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广东卷》第130页。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出版。

  ⑹图6参阅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河北卷》第193页。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出版。

  ⑺图7参阅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河北卷》第217页。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出版。

  ⑻图8参阅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江苏卷》第165页。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出版。

  ⑼图9参阅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江西卷》第83页。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出版。

  ⑽图10参阅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江西卷》第101页。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出版。

  ⑾图11参阅古方主编:《中国出土玉器全集-陕西卷》第227页。科学出版社 2005年10月出版。

  ⑿图12参阅黄宣佩主编: 《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第161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

  ⒀图13参阅黄宣佩主编: 《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第225页。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10月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