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论古代玉簪饰的发展演变

作者/来源:施俊发表日期:2017-01-054132

古时候,女子将头发看作是感情载体,青丝,意为情丝。在诸多爱情故事中,女子也多赠青丝秀发与相爱男子,青丝和发饰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古代用来绾定发髻的长针被称为“笄”。发笄的形式多种多样,自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开始就已经有了陶笄、骨笄,表明这段时期就已经出现了束发戴冠的头饰。自殷商之后,骨笄已经成为了普遍存在的饰物,而且越发精美。因为笄离我们相对较遥远,而簪和钗却是我们所熟知的[①]。簪是基于笄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而成。

一、玉簪饰的发展演变简述

簪始称为“笄”,是最早的一种实用性发具,随着时代的推移逐渐转变了角色,除了具有固冠、固发的实用功能外,而且还具有装饰作用。从目前出土发掘报告中看,簪的定名并不统一,“簪”、“笄”都有使用[②]。究竟什么时期称为簪,什么时期又称为笄呢?春秋战国时期法家韩非的著作总集《韩非子》一书中有这样的描述:“周主亡玉簪,令吏求之,三日不能得也。”意思是春秋时周主遗失了一支玉簪,命官员搜寻,找了三天三夜,仍一无所获。这说明至少在春秋战国时期簪的名称已经使用。至于春秋战国之前是用“簪”还是“笄”,还有待证实。本文把新石器时期至商周时期的簪称作“笄”,春秋战国时期以后的称作“簪”,主要是为了让读者阅读时更加清楚。

据文献记载,笄最早出现是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中,采用兽骨制作,扁长状,光素无纹,笄的一段被磨成圆形,顶部较宽一些。商周时期依然多采用兽骨制作,同时采用少量的玉质制作,并在笄的上面雕刻有一些鸟首、兽头等。春秋时期改笄为簪,汉代对制簪材质做了和大改进,大多采用玉质制作,并在簪上镶缀了一些珠宝花饰。约在西汉晚期出现发钗,发钗和发簪都用于插发,但两者的结构有所不同:发簪通常做成一股,而发钗则是做成双股;另外在用途上也有一些区别。秦汉以后,玉制的簪、钗、环、镯等已成为妇女的主要饰品并相互搭配使用,同时还镶嵌了各种珠宝、玉石、黄金。唐朝时期,簪的制作工艺、造型等出现高度繁荣景象,出现了镂花及带有细金丝的盘花等。待到宋、元、明时期,玉簪的发展成为姑妇老妪均可佩戴的发饰,不一而论。清朝时期,满族入主中原,要求剃发易服,男子皆不得蓄发,与汉族男性在头顶盘一个发髻采用发簪固定的习俗相冲突,自此男子用簪逐渐减少,女子的发簪则普遍流行,而且制作更显精巧。民国时期受到社会环境改变的影响,发簪被发卡等取代[③]。目前引领时代潮流的饰品中出现了一些发簪饰物,成为一时的风尚,不过,发簪风光的确已经不复存在,一些出土的精美玉质发簪已成为文物被收藏。

二、从不同时期出土文物看玉簪饰的发展演变

1、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就已经出现了兽骨做成的骨笄,顶端相对较宽,另一端被打磨成圆形。半坡仰韶文化时期的骨笄被打磨的十分光滑,形状单一、制作简单。高陵杨官寨发现的特大型仰韶文化遗址中就发现了大量的仰韶文化时期骨器、彩陶,其中骨器多为装饰品,包括插穿头发、挽结发髻的骨笄等。在西安道德半坡层出土了700多件骨笄;大汶口遗址出土了16件骨笄、12件石笄及2件玉笄。新石器时代晚期龙山文化时期已出现玉饰笄首(图1)[④],此笄通长23厘米、笄长19.6厘米、直径0.8厘米,墨绿色。玉笄首 长9、宽4.9厚0.45厘米 乳白色,形似玉佩,透雕。两面均镶嵌绿松石。玉笄截面略呈扁圆形,通体有竹节状旋纹。


图1龙山文化山时期玉笄 山东省临朐县西朱封遗址202墓出土

 2、商代笄的运用已普及到民间,发笄多采用骨、玉制作,并在笄上雕刻一些兽头及鸟首等,丰富了笄的制作内容。殷墟妇好墓发现骨笄499件,玉笄28件,绿松石笄2件。河南省安阳商代妇好墓出土的玉笄(图2)[⑤],长10.2厘米、厚0.55厘米,青灰色,笄体较短,笄头雕刻出蹲踞状羽鸟,鸟喙内勾,“臣”字眼。


图2河南省安阳市殷墟出土玉笄

3自周朝开始,女子满15岁即为成年,可以许嫁,称为“及笄”。没有许嫁的,到25岁也可以举行“笄礼”,由一名妇人为女子梳以发髻并插上一支笄,待礼后方可取下。女子尚未举行笄礼之前,她们的发饰大多是丫髻,不需要插笄。此时的玉笄上通常会刻有不同纹饰,顶端还会悬垂穿有珍珠的丝线,这样就具备了装饰、实用的双重功效。周代男女都用笄,除固定发髻外,还可固定冠帽,因为古时冠较小,因此只能戴住发髻,须用双笄从左右两侧插进发髻加以固定,这种笄称为“衡笄”。插入横笄之后还用从两笄采用丝带栓结在颌下。丝带颜色、笄的质地等代表了不同的身份地位。周朝已将服饰的等级地位功能进一步提升,并设置了专门的机构对头饰等进行严格的等级划分管理。现藏陕西省博物馆的一件西周玉笄(图3)[⑥],长18厘米,玉料泛绿,细长,圆锥形,顶端平齐,下端尖锐,表面光滑。


图3  西周玉笄

4、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玉簪饰别具特色,不但材质珍贵,并且装饰精美。成为奴隶主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帝王饰玉,后妃饰金发簪的形式多样,质地也各有不同。春秋战国时期出土的发饰实物主要为玉簪、木簪、竹簪等,还有梳篦。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84号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玉簪(图4)[⑦],长15厘米,白色,尖锥状首端镶嵌青玉,透雕蟠螭纹。


图4 山西省长治市分水岭84号墓出土的战国时期玉簪

5、秦汉时期的发饰有玉簪、钗、步摇、华胜、擿(ti)、等。簪的制作工艺更加丰富多彩,样式以凤凰、孔雀形状居多,用材选料更加广泛,玉、金、牙、玳瑁等无不涉及。步摇为我国传统汉民族首饰,汉代以后流行,通常采用黄金制作成龙凤花枝形式并缀上珠玉等名贵宝石。女子发髻上插上步摇,莲步轻移,钗随人动,更显风情万种。华胜是一种花草状的装饰物,常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⑧]擿指的是将头部制作成搔头状的簪子,通常采用玉作为制作材料。因为汉武帝曾用玉簪搔头,所以汉宫竞相效仿,并为后代承袭,因此擿也被称为“玉搔头”[⑨]。白居易在《长恨歌》例描绘了杨玉环的首饰,应用了“翠翘金雀玉搔头”句子,此后“玉搔头”便用作女性头饰代称。河北省刘胜墓出土的汉代玉簪(图5[⑩]长19.2厘米、宽1.6厘米、厚0.5厘米。白玉,光洁无暇。首部头雕凤鸟卷云纹,上涂有朱砂痕迹。簪身线刻卷云纹,末端已残。线条流畅,玲珑剔透。


图5河北省刘胜墓出土的汉代玉簪

 6、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妇女发髻形式高大,除了采用一般形式的簪钗之外还流行使用一种专供支承假发的钗子。贵州平坝南朝墓出土的顶端分叉式银簪银钗,它的承重意义就远大于装饰意义。青海省西宁市南滩砖瓦厂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玉簪(图6)[?]长10厘米、宽0.6厘米、厚0.5厘米,白玉,玉质细腻温润晶洁透亮,四棱柱长棒形,一头大而浑圆,一头小而尖,素面,通体抛光。


图6青海省西宁市南滩砖瓦厂出土的魏晋南北朝时期玉簪

7、隋唐时期。唐朝是我国服饰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广泛吸收了外来文化的精华,玉簪饰是其中最具光彩的一部分。唐朝时期普遍应用头饰用具,簪、钗等种类形式花样繁多。唐代男女皆留发,但男子仅用簪不用钗,女子两者皆用。唐代钗脚分两股,偶尔还会出现了两股不同长的情况,以便插戴方便。钗两脚由钗头相连,相辅相成,不能失去其中一只钗脚而独立存在,因此同钿合一同看做爱情象征。钗的造型极为丰富,大多都以钗首造型为钗命名,有花钗、凤钗、燕钗等,簪、钗材质也较广泛,有玉、金、银、铜和象牙、琉璃、珊瑚等。陕西省西安市隋代李静训墓出土的玉钗(图7)[?],左长8.1厘米、上宽1.8厘米、下宽1.2厘米、钗径0.4厘米,右长6.8厘米、上宽1.5厘米、下款1厘米、钗径0.4厘米。玉色洁白,三件玉钗形制相同,均为双股钗。上端內直外弧,股扁园,由上至下渐细,前端近锥形,通体抛光。


图7陕西省西安市隋李静训墓出土的玉钗

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内唐兴庆宫遗址出土鸳鸯海棠文玉簪首(图8)[?]长11 、宽4、 厚0.15厘米。青白色玉,其上雕刻一束繁茂的枝叶,并雕出盛开的海棠和含苞欲放的海棠,在前端一段最大的海棠花上雕琢一对相互嬉戏的鸳鸯,形象生动,生活气息浓郁,极具审美价值。


 图8陕西省西安市西安交通大学内大唐兴庆宫遗址出土的玉簪首

 8、宋代考古发现出土的玉发簪式样十分丰富,主要变化多集中在玉簪首,有各种各样的形状,常见的玉簪纹饰题材有花卉、鸟禽、鸳鸯、龙凤等,材质有玉、金、银、琉璃等。宋代青玉双股钗(图9)[?],长15厘米、宽1.7厘米。青色玉,体做两股平行的圆柱形,一端尖,一端弯曲并相连。


图9  宋代青玉双股钗

9、辽、金、西夏、元时期。内蒙古奈曼旗辽代陈国公主墓出土了两顶鎏金银冠,辽宁省博物馆也藏有辽代金冠一顶,表明辽契丹人很喜爱金冠。陕西省临潼县北河村金代窖藏出土的金步摇钗,顶端用锤鍱和掐丝珐琅制成一只口衔绶带的飞凤,下端分为两股,与唐宋装饰风格相似。山东省嘉祥元代曹元用墓出土银耳挖簪,则素面无纹。四川省成都市利民巷元代窖藏出土的元朝缠枝花纹玉簪首(图10)[?]长9.2厘米、宽4厘米,青玉,片状,近三角形,头部尖圆,有一小圆穿,器两面透雕出盛开的莲花和莲蓬,花茎则纤细流畅,交错缠绕。


图10四川省成都市利民巷元代窖藏出土的元代缠枝花纹玉簪首

河北省石家庄市后太保村出土的元代玉凤金簪首(图11)[?],通长20.7厘米、玉鸟长5.6厘米。凤鸟为白玉,凤鸟头部高冠为镂空,双翼欲展,镂空花纹的尾部微翘,头部与双翼均刻有阴刻细线,似羽毛。凤鸟下部是一刻有云纹的条形玉饰,与风头连接处为镂空。长条玉饰的一头插入簪顶的巩部。再用金丝固定,簪柄为长条形。


图11河北省石家庄市后太保村出土元代玉凤金簪首

10、明代玉簪饰相对普及,簪的制作同时还运用焊接、掐丝、镶嵌等工艺,将簪头扩大。此时,虽然形制、装饰效果不如唐代丰富、雍容,却也富于变化而不失华丽。明代玉簪传世品较多,玉簪首不但有不同题材的纹饰图案,同时还镶嵌了各种珠宝玉石,再搭配有金银装饰等工艺手法,更加显示出玉簪的精美。在流传下来的许多玉簪上还刻有“玉堂富贵”、“万寿无疆”、“比翼双飞”等吉祥话语,给人琳琅满目的祥瑞之感,北京市定陵地宫出土现藏定陵博物馆的明代镶玉宝石金簪(图12)[?]可作代表。左:通长13.5、顶长7.1、宽4.7厘米;中:通长13.5、顶长9.3、宽6.7厘米;右:通长9.9、顶长7.4、宽4.6厘米全簮选用白玉作为主题装饰材料,玉质洁白无瑕,细腻莹润,玉片雕刻或花朵变形“寿”字形,周边以黄金嵌红蓝宝石,猫眼,珍珠等组成“寿”字形簮顶。工艺精湛,雍容华贵。中间一件金簪背面杆上阴刻“万历戊午造”六字年款。

明人《天水冰山录》中关于发簪定名就有金桃花顶簪金梅花宝顶簪金菊花宝顶簪金宝石顶簪金厢倒垂莲簪金厢猫睛顶簪金崐点翠梅花簪等名称。总体来说,明代的女子多喜欢以簪、钗做头饰,而大多人依然还是喜爱通体玉质簪饰。


  图12 明代镶玉宝石金簪

11、清朝是满汉文化交融时代,满族入主中原,要求剃发易服,男子皆不得蓄发,自此,男子用簪者逐渐减少,而女子发簪使用普遍且更显精巧。清代女子所用饰物,只有少部分用于固定头发,其他的均用作装饰。福建省龙溪地区出土的清代玉簪(图13)[?],长13.2厘米、宽0.6厘米,淡青色玉,质地细腻莹润,半透明,方椎体,整体略呈弧形,两端微翘,尾部尖收,顶部为耳勺形状,中上部为镂空的雕花,有绿色沁,制作规整精巧。


图13  福建省龙溪地区专属工地出土的清代玉簪

二、总结

    纵观玉簪饰的发展演变,我们可以看到古代人们在不同时期的有着不同的审美观。自仰韶文化开始,已经出现了束发、戴冠的头饰,其材料、形制等均伴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了越来越丰富的变化。经过岁月的流逝与历史的演变,从各时期的出土文物来看,玉簪饰从发展演变到制作工艺的逐步提升,制作工艺越发精美,玉簪饰也由原来单纯固发功能发展为固发、装饰双重作用。玉簪饰的发展演变,还蕴藏了一定的文化意蕴,从商朝开始玉簪就代表了一定地位等级。伴随着玉簪制作、工艺及材料的不断发展,也充分体现了古代人民的创造才能及聪明才智。

 



[]李学伟.中国古代“簪饰”文化研究[J].四川丝绸.2006(2):51-52

[]李祖旺.明清时期妇女发簪、钗、步摇闲话[J].服饰研究.2006(4):31-33

[]谢南燕.唐代簪钗的文化意蕴[J].民俗文化.60-62

[]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4)山东卷.科学出版社.200510: 20

[]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5)河南卷.科学出版社.200510: 69

[]中国玉器全集编委会.《中国玉器全集》(2).西周 河北美术出版社.19935: 192

[]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5)山西卷.科学出版社.200510:229

[]倪雯炜.明代玉头饰略述[J].传承.2009(11):152-153

[]王秀玲.明定陵出土首饰特点[J].收藏家.2007(5):11-20

[]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北京、天津、河北卷.科学出版社.200510:194

[?]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5)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卷.科学出版社.200510:181

[?]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4) 陕西卷.科学出版社.200510:179

[?]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4) 陕西卷.科学出版社.200510:200

[?]中国玉器全集编委会.《中国玉器全集》(5).唐——明.河北美术出版社.19935: 58

[?]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3)四川卷.科学出版社.200510:191

[?]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北京、天津、河北卷.科学出版社.200510:227

[?]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北京、天津、河北卷.科学出版社.200510:79

[?]古方.《中国出土玉器全集》(11)广东、广西、福建、海南、香港、澳门、台湾卷.科学出版社.2005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