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为藏友鉴定第一套人民币做细解

作者/来源:卢伯雄 发表日期:2017-05-051681

我看了一下5张图片,特回复如下:第一套人民币全套为60(系一般的全套数,大全套为62,如果包括最早末发行的为64。目前第一套人民币完整的大全套64张,全世界公认仅仅只有2套在国外。目前国内还没有收齐64的,现在国家钱币博物馆的馆藏也只有62,故此钱币界对一套币的全套定位是60(因其中最早的2张属于币值问题,印了极少量仅1年不到就收回了)。目前第一套人民币的辩伪很复杂,假币不是现代就有,从解放初开始,美蒋为了扰乱新中国的经济建设,不仅国家的印钞厂印,把假钞从国外走私进来,同时还把伪钞模版交潜伏的敌特在国内印(这些案例在影视剧和小说中都有报道),可以说第一套币的假造史,从解放初至当今有60多年的历史。无论是老仿(仅指有组织行为的国内外专业厂家,不包括个人的非组织行为)和新仿(指改革开放后的90年代初钱币收藏热中的纸钞收藏兴起时,一些以获利为目的之国内外不法之徒,利用先进设备和技术伪造的高仿钞),在鉴定真伪上都是较棘手的,一般要从3个方面综合:1、纸质(第一套币用纸比较乱,虽然多数是专用纸<含印钞纸>,因当年民国政府专业厂的用纸是国外进口,又来自不同的国家,既有无水印的也有有水印的),当年中国人民银行发行货币是随解放军南下,每解放一个地方收缴了专业厂的纸就作为印钞用纸,全套60张的用纸各有不同,甚至同一种币值的用纸也有2种左右,其纸的特征,刷色特征等方面也都有不同。对纸质的鉴定非得看实物,如果是珍品币(指市价25万元以上的)原则上要由有关检验机构做材质的含量或年代测定。2、刷色,第一套币使用的油墨也非同一个产地或厂家,各种配料的含量也有差异,特别是色泽,当时都是人工调配的,再加上当时的印刷机是齿轮轴动和半自动化型,在刷色上一个批次的着墨也有差异。对于第一套币的刷色鉴定,有经验的,多从油墨的渗入固化看墨色年代,含图文、底纹、冠号、行长章等,对于珍品币,一般建议到有关单位做物化检测。3、暗记、尺寸规格等,这项鉴定也须凭实物,一般图片是无法看清暗记和量尺寸的。说实话,对第一套纸币的鉴定,凭图片能辨出真伪是不负责任的,也可以说包括中国钱币博物馆和中钞公司的顶级专家对图片是不作结论的,因为第一套币的高仿钞经过再做旧后在市场上确实难辩,现在一些有信誉的纸币经营商,对收一套币大多数都很谨重,一般珍品币都不收。我看了一下发来的8张币文字(其中有图片的5),其中有1张文字写错了,军舰那张的面额是10000万元,不是1000元。综合这8张币,其中有3张是第一套币的"六珍"之一,500元的瞻德城,现全品市场价80万,8品左右都在40万左右。1000元的马饮水,现市场价30万,8品左右在18万左右。5000元的牧羊=25万,8品左右在13万左右(注:这8张币中占了第一套币中的六珍一半,仅缺5千元的蒙古包,1万元的牧马和5万的收割机。)其他5张目前市场参考价(20164月份的全品价格)200元的排云殿=8千元,200元的割稻(收稻图)=2万元,500元的正阳门=2.8万元,5000元的工厂耕地(拖拉机工厂)=1.1万元,10000万的军舰=8千元,按图片上品相而言,只有八品左右,与全品价要下浮百分之四十左右。对于纸钞鉴定不比金属币,纸钞没有包桨可看,只有年代感程度,虽然钞票也属于纸质品,但与邮票和其他的票证纸质不同,钞纸是棉桨纤维为主,吸水不碎,(如用洗衣机洗后,虽成一团但可复原),而邮票纸是木苇纤维为主,不吸水一搓就碎,看邮票等纸质品可看风化程度(时间长了纸桨起物化作用变脆,发黄等),也有人称是包桨,其实不对,但可称"看陈旧"。对这8张币的真伪鉴定,特别是珍钞占了3张,仅是凭图片不能断定,以上意见只做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