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翠流金说越窑
越瓷如冰似玉,蜚声中外,对瓯窑、龙泉窑、南宋官窑乃至朝鲜半岛的高丽瓷等众多名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利益驱使,南方许多窑场都烧制与越窑风格相似的器物,进而形成了越窑系。
绵长的烧造历史、精湛的技术工艺及广泛的传播影响,让越窑成为中国陶瓷史上一颗耀眼的明珠,而秘色瓷更使越窑在众多陶瓷窑中独树一帜。越瓷不但是贡奉朝廷和供奉佛祖的器皿之一,还是唐代的一种重要贸易陶瓷。
目前,越窑窑址的定位已经不存在争议,但对越瓷、越器和越州青瓷中的“越”字的理解,学界仍然争论不休。
源流与发展
浙东地区是中国瓷器的发祥地,也是世界瓷器的发源地。最早提及越瓷产地(窑口)的文献当属中唐时的茶圣陆羽《茶经》,文中载:“盌(碗)越州上……瓯越州上……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可见越窑窑址主要集中在越州上虞曹娥江流域(早期)和余姚上林湖地区(中后期)。唐代上虞、余姚等属越州治,故名。
越窑始烧于东汉晚期,经魏晋南北朝,得到迅速发展,至北宋中后期渐趋衰弱。产品以青瓷为主,兼烧黑瓷。东汉晚期至六朝时期,越窑中心窑场集中于上虞县上浦地区。六朝晚期(从南朝起)越窑的制瓷中心逐渐转移到余姚县上林湖地区(今属慈溪县)。这时越窑开始采用特制的瓷质匣钵装烧技术,产品质量更上一层楼,成功烧制“臣庶不得用”的秘色瓷。
从北宋开宝到太平兴国的十几年间,吴越钱氏向宋王朝贡奉的越瓷多达17万件之巨。为完成贡奉任务,官方设官监烧,加大扶持力度。除越州上虞、余姚的瓷窑外,明州慈溪、鄞县(鄞州)的瓷窑也烧造贡瓷或提供窑具(细质瓷匣钵)。南宋建都临安(杭州)后,早期由慈溪上林湖(寺龙口)、彭东(低岭头、开刀山)和平江等窑烧造贡瓷,后为内窑(在临安凤凰山下)、龙泉窑所代替。
千年迷梦——秘色瓷
秘色瓷是唐代文人雅士综合越窑青瓷(以下称“越瓷”)的釉色和功用,赋予唐越窑专制瓷器的一个颇具文学色彩的称谓。虽有越州秘色,但原器早已失传。1987年4月,陕西省考古工作者在扶风县法门寺塔基唐代地宫漆盒中发现青瓷13件,地宫中室发现青瓷八棱净水瓶1件。据地宫出土的《物帐碑》记载:“(唐懿宗)恩赐……瓷秘色椀(碗)七口,内二口银棱,瓷秘色盘子、叠(碟)子共六枚”。这让考古专家肯定了地宫出土的青瓷即秘色瓷。这批出土的秘色瓷有青绿色、黄色等颜色。
晚唐陆龟蒙《秘色越器》一诗有云:“九秋风露越窑开,赢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说明秘色瓷晚唐时已声名鹊起,它的始烧年代可能为中唐或更早。南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说:“耀州出青瓷器谓之越器,似以其类余姚县秘色也。”指出了秘色瓷产地在古时余姚县。
秘色瓷和“瓷秘色”均指瓷的颜色。唐代秘色瓷的命名来自宫廷,“秘色”既有神秘、珍奇之意,又指釉色。五代“秘色”则可能源自于细质瓷匣钵并以釉密封之说。而到了宋代,“秘色”的概念已经变得相当模糊,越瓷在南宋以后更是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宋代秘色瓷业已成为优质青瓷的代称。慈溪马弄窑、上林乡雉鸡窑、上林湖庄基窑等秘色瓷窑址出土的标本与法门寺秘色瓷釉色相差不少。目前出土和传世的越瓷罕有能与法门寺典型秘色瓷相媲美者,可见专门烧造秘色瓷的窑场(以法门寺为典型者)并未真正找到。迄今为止,出土的越瓷中只有苏州虎丘云岩寺塔出土五代越窑青釉浮雕莲瓣纹碗、托和临安“康陵”出土的44件五代越瓷等最接近法门寺典型秘色瓷。
壶之鼻祖
瓷壶是陶瓷制品中的一个重要门类,它既可用作酒具、茶具,又可用于盛贮(日用)、丧葬(明器)和观赏(陈设)等。越瓷造型生动,有的将整个器形做成动物形状,如卧羊形、蛙形、狮形及熊形等,有的则捏塑动物头部,如以鸡头、羊头和虎头等为装饰,祈求吉祥和辟邪。鸡首壶即为后者最具代表性的器形。
鸡首壶又名鸡头壶、天鸡壶等,因壶肩部塑鸡头(单首或双首)而得名。江苏南京东晋墓出土的一件鸡首壶底部有“罂主姓黄名齐之”铭款,可知这类器物原名“罂”。随着时代的发展,鸡首壶器形由小到大,由矮到高,盘口由小变大,颈由短变长,鸡首由实心到空心,鸡尾由装饰变为实用。有的鸡首壶作“龙首衔盘口柄”——雄鸡头配龙形把柄,寓意龙凤呈祥。唐代以后,鸡首壶逐渐消亡,代之以鸡冠壶、多穆壶及贲巴壶等形制。明清时期,官窑瓷壶的功用则已经向观赏器转变了。
特征
“越乃艾色”,越瓷的釉色特征是青中略微带黄,人称艾色(艾草的颜色)。后来釉色逐渐变化,如清水般的湖绿色成为越窑最美的颜色。越瓷胎质细腻,釉色清纯,并具有玉质感。越瓷的造型主要有瓶、壶、盏托、盘、碗、碟及粉盒等。谷仓(明器)是越瓷从东汉、三国到西晋的标志性器物。鸡首壶为魏晋南北朝时期越瓷的一个重要类别。唐代饮茶风尚影响了越瓷的形制,越窑青釉海棠式碗就是唐代著名的茶具。
上一篇:银装素裹 盈库奇珍——邢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