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窑以白瓷闻名于世,兼烧黄釉瓷、青瓷和三彩瓷,在隋中晚期烧制出符合现代精细白瓷标准的瓷器。 邢窑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邢窑瓷器(以下称邢瓷)外观精美,有“类银似雪”的特质,深受皇家喜爱,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珍品。邢窑白瓷始烧年代和邢窑最早烧制的釉瓷品种,均是目前有关邢窑的主要研究方向及课题。
北方有邢窑
白瓷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瓷器品种之一。白瓷是在青瓷的基础上改进而成,为此后历代彩绘瓷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东汉时虽已经出现成熟的青瓷,但早期白瓷产生于北朝,其三大名窑分别是邢窑、相州窑和淄博窑。
唐代南方越窑和北方邢窑享誉天下,世称“南青北白”。邢窑窑址在今河北省邢台市邢台县西坚固村和内丘县西关村一带,因唐代时地属邢州,故名邢窑。据文献记载,邢窑原为民窑,自唐中晚期开始向宫廷进贡瓷器。邢窑创烧于北朝晚期,极盛于隋唐,终于元。邢窑以白瓷著称,兼烧黄釉瓷、青瓷和三彩瓷,在隋中晚期烧制出符合现代精细白瓷标准的瓷器。唐代邢窑白瓷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不可估量的地位,其工艺是中华民族一份宝贵的文化遗产。
透影白瓷
1988年,在内丘西关隋邢窑遗址的北侧发掘中,出土了200多片做工精细、胎厚仅0.7毫米的白瓷瓷片标本。令人惊奇的是,这些标本呈半透明状,被称为透影白瓷。其大部分为回转体,采用拉坯技法成型,工艺复杂,需反复精修,可谓“少一刀则坯体嫌厚,多一刀则坯破器废”。邢窑透影白瓷以碗、杯类圆器和瓶等琢器为主,装饰简单,主要采用立体雕刻贴花等技法,体现了邢窑工匠高超的技艺。
一直以来,作为难得一见的稀世珍品,隋代透影细白瓷多出现于诗词中,在墓葬和遗址中发现甚少。由于考古工作者所见多为残品,甚至怀疑这类产品是否曾被成功烧制。2009年3月,西安一座隋大业四年墓葬中惊现一组精细白瓷,与此前发现的隋邢窑白瓷有诸多共性。最珍贵的是一只通高7厘米、口径8厘米、器壁厚1毫米左右的白瓷杯,其胎釉细腻洁白,光照见影,令人叹为观止。这足以证明邢窑工匠远在1400多年前就已经掌握了超越时代的透影白瓷烧制工艺。隋代透影白瓷是邢窑的最高成就,也是邢窑发展的巅峰阶段。
特征
北朝时期,邢瓷胎体厚重,胎质粗糙,胎色灰黄,无化妆土,釉色多呈青绿或黄绿色。种类以碗、杯、高足盘等圆器为主,另有少量罐、瓶等琢器。形制较为质朴、凝重、粗犷。
隋代胎色青灰色,开始用化妆土装饰。部分产品开始用白色粘土制胎,烧造粗白瓷。胎料制备精细,旋削细致,琢器显著增多,形制挺拔、豪放。
唐代邢窑白瓷产量大增,大型化风格较为突出。种类丰富,如瓶、塔形罐、壶、盏托、碗、盘、杯、钵、盆、灯、文玩及佛珠等。其中,塔形罐为代表产品,最常见的为浅腹敞口玉壁底碗,釉色白如霜雪,碗底形如玉壁。唐邢瓷的釉色有黑和黄褐等。黑釉制品常见平底浅腹碗、唇口小罐及花口钵、双系罐等,胎、釉皆厚;黄褐釉碗偶有出土,积釉处呈黑色。唐邢瓷盏托制作精美,为唐代邢窑独有器形。
五代邢瓷胎质粗松、胎色多灰黄或青灰,釉色多灰白,釉下多施化妆土,制作工艺粗糙,形制特征为饰用结合,重在功能,粗质细作。
北宋邢瓷的形制秀丽浮华,体态轻盈修长。
金元邢瓷之精细程度逊于定窑,形制单调而不单一,实用功能突出,体态轻薄而不失稳重。邢瓷多光素无饰,部分有三彩、彩绘、描金、点彩、印花、刻划、雕镂及贴塑等装饰技法。
款识
邢窑中存在多种字款瓷,如“盈”“翰林”“官”及“新官”等。邢窑既有民窑又有地方官窑,民窑中的“盈”款等瓷为贡瓷,“官”款等瓷为地方官窑的商品流通瓷。
文字款如大盈、李、中、龙、京、供奉、供使李、李升、翰林、翰林一、王、“翰林?官” “盈?药”“盈?张”“盈?李弁”“盈?解”“盈?弘”“盈?江”“盈?初”“盈?宝”“盈?官”“盈?辛”“盈?王身”“盈?使衙署”“盈?若”“盈?进”等。
朱砂书款如是、退、“信义”等。
褐彩款如库、“大中十三年三月十三日王八送来令聂政收”等。
传承与发展
2014年7月,邢窑陶瓷烧制技艺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目录,代表性传承人为张志忠。近年来,张志忠多方筹资,成立了邢州窑陶瓷艺术有限公司,恢复邢窑白瓷的生产、复制与仿制,并与邢台学院成立白瓷研究所,在临城和邢台建工作室,为邢窑白瓷爱好者提供接触白瓷和了解白瓷烧造技艺的平台。
邢窑博物馆是我国目前初具规模的古陶瓷专题博物馆,2011年河北省文物局批准注册,位于河北省临城县崆山白云洞风景区。陈列展出了具有代表性的隋代透影白瓷、唐代贡瓷等展品,展现了历史名窑邢窑近千年的辉煌成就。
上一篇:唐风妙彩——长沙铜官窑
下一篇:叠翠流金说越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