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文房翘楚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28145

                                                                              文房翘楚 

                                                                               陈 平

    笔、墨、纸、砚品类繁多,丰富多彩,不但被用作书写绘画的主要工具,还受到文人别样的礼遇——收藏与赏玩。历代文人对文房四宝多有青睐,名品名师见诸载籍者遂多,以至形成独立的文化艺术门类。其风格品质多以地域相区分,比如湖笔、徽墨、宣纸和端砚为其中最为称著者。 

                             湖颖之技甲天下

    相传湖州市有一家创业于清乾隆六年(1741年)的专业笔庄,是我国最古老的一家前店后坊的笔庄。250多年来,它集湖州善琏镇众多制笔名家的优点,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特点,独树一帜,制成具有“尖、齐、圆、健”的笔中“四德”的“天宫”牌湖笔,被书画界誉为“湖颖之技甲天下”,这就是驰名中外的老字号“王一品斋笔庄”。

     湖笔因最先产于湖州善琏镇而得名。善琏地处杭嘉湖平原,位于湖州东南七十里,此地河湖纵横,桑茂竹翠,是个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的地方。据《湖州府志》载:“湖州出笔,工通海内,制笔者皆湖人,其地名善琏村,村有含山,山巅浮屠,其卓如笔。”唐代时,安徽宣笔几乎占有统治地位。到元代因战事等原因,大量笔工南流,并和湖州的笔工相结合,使湖笔的工艺更加精湛。而当时赵孟字、钱舜举画、冯应科笔之“吴兴三绝”声闻宫内,终于使湖笔名扬天下。

    湖笔风行于元明清三代,是朝廷贡品,主要原料有羊毫、狼毫和紫毫各品纯毫,尤以紫毫为优,紫毫笔乃取野兔项背之毫制成,因色呈黑紫而得名。以山羊毛为原料之湖笔,称为“羊毫”,也颇负盛名,羊毫色白毛细,锋嫩性柔。黄鼠狼毛所制者则称“狼毫”。羊毫笔按纯净程度分为净、纯、宿三种,并且在笔杆上刻有净、纯、宿字样,供使用者任意挑选。净、纯是指纯净无杂,没有其他毫料掺杂在内;宿指羊毛经过夜晚露宿,自然脱脂,制出之笔,容易上墨。湖笔笔杆选料也较为考究,主要原料是浙西天目山北麓灵峰山下的鸡毛竹,是笔中珍品。明清时期供皇室的“御用笔”和官府用笔,用作笔管的质材还有玉、雕漆、象牙、瓷、珐琅等,在笔管的装饰上,更是尽一切修饰之能事,精益求精。

   湖笔选料考究,工艺精绝,从选料到成笔,一般需要经过笔料、蒲墩、水盆、装套、择笔、刻字等120多道工序。其制作宗旨总括起来就是“三义四德”。“三义”是从制作技术上说的,指的是:精、纯、美。精指拣、浸、拨、梳、结、配、择、装等72道工序都一丝不苟;纯指选料严格细腻,以“千万毛中选一毫”的态度进行;美指形、色及配合的笔杆、刻书、装潢等高度统一。“四德”是从使用效果上说的,指的是:“尖、齐、圆、健。”尖是笔锋锐尖不开叉,利于钩捺;齐指笔头饱满浓厚,吐墨均匀;圆指圆转如意挥洒自如;健指劲健耐用,不脱、不散、不败,有弹力而显书者笔力。

   善琏湖笔之所以能名噪天下,除了精湛的工艺外,和历代书画名家也有密切的关系。自东晋以降,曾在湖州为官的王羲之、颜真卿、杜牧、苏东坡等名人学者都为湖笔的发展作出过卓越的贡献。特别是隋朝的大书法家智永禅师,他居善琏永欣寺阁上临书三十余年,写败笔头五大簏,埋于善琏晓园,亲题“退笔冢”。他还自制大笔一支,抱笔而终。经过几个朝代的风风雨雨,这些值得善琏人民骄傲的动人故事,显示着湖笔悠久的历史文化,至今仍在笔乡广为流传

                                                                           宣纸寿千年

  在宣纸产地泾县流传着这样一段有趣的传闻。相传唐代宣州有个造纸的工匠叫孔丹,他的老师去世后,留传给他一幅画像。他精心地收藏着画像,但没过多久,这幅画像就变了颜色,而且还长了许多霉斑。孔丹对此十分难过,发誓要创造出一种不变色、不长霉、不老化的纸。虽经多次试验,但始终不能如愿以偿。一次,他来到安徽宣州,路过一条小山沟,偶见一棵古老的青檀树横卧溪上,由于流水终年冲洗,树皮腐烂变白,露出一缕缕修长而洁净的纤维。孔丹取以造纸,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大功告成,这就是后来的宣纸。

   作为安徽著名特产,宣纸因产于古宣州泾县而得名,唐以前开始制造,历代相沿。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云:“好事家宜置宣纸百幅,用法蜡之,以备摹写……”这说明唐代已把宣纸用于书画创作了,但制作水平尚不高,仍需“用法蜡之”,方可“摹写”。另据《旧唐书》记载,唐天宝年间,江西、四川、皖南、浙东都产纸进贡,尤以宣城郡一地献纸为佳。可见宣纸的生产在唐代得到迅速发展。南唐后主李煜亲自监制的宣纸珍品——“澄心堂”纸,更是“肤如卵膜,坚洁如玉,细薄光润,冠于一时”。

  宣纸之名举世皆知,但是其特点却未必每个人都知晓得通透。宣纸起初以青檀树皮和稻草为主要原料,后逐渐扩大到楮、桑、竹、麻等十几种原料,经浸泡、灰腌、蒸煮、洗净、漂白、打浆、水捞、加胶、贴烘等十几道工序制成。其质地纯白细密、纹理清晰、绵韧而坚、百折不损,有“薄似蝉翼白似雪,抖似细绸不闻声”的美名。据清《小岭曹氏族谱》载,南宋度宗咸淳十年,元朝伯颜围攻临安,有个叫曹大三的人率家人由太平、南陵辗转迁避泾县小岭定居,因见此处为山陬(音同“邹”,zōu)而无耕地,却有良好的造纸条件,遂从事造纸业。他融合宣、池、徽三州造纸技术之长,代代传授,生产出远胜于皖南各地的纸品。曹氏宣纸抗腐抗蛀的特性非其他宣纸所能比拟,故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誉称。

  宣纸的品种多达五六十种,分为生、熟两类。生宣是没有经过加工的,吸水性和沁水性都强,能产生丰富的墨韵变化,写意山水、花鸟和人物多用它。生宣作画落笔即定,水墨渗透迅速,容易洇散开来,故需要掌握好用水、用墨。熟宣是加工时用明矾等涂过,纸质较生宣为硬,吸水能力弱,使用时墨和色不会洇散开来,故熟宣宜于绘工笔画。熟宣衍生的品类繁多,珊瑚、云母笺、冷金、洒金、蜡生金花罗纹、桃红虎皮等皆为由熟宣再加工的花色纸。唐朝写经的硬黄纸、五代的“澄心堂”纸都属熟宣纸。

   宣纸为书法用纸,对中国书画的意义举足轻重。用宣纸题字作画,墨韵清晰,层次分明,骨气兼蓄,气势溢秀,浓而不浑,淡而不灰,其字其画跃然纸上,神采飞扬,飞目生辉,产生出特殊丰满的艺术效果。历代文人墨客、书画名家无不珍爱喜用。唐代书法大家欧阳询、颜真卿、张旭等都对宣纸情有独钟。宣纸除了题诗作画外,还是书写外交照会、保存高级档案和史料的最佳用纸。我国流传至今的大量古籍珍本、名家书画墨迹,大都用宣纸保存,依然如初。

                                                             七珍八宝话端砚

   相传唐贞观时期,一年长安开考,开考之日,天气忽冷。墨汁极易凝结,考生们苦不堪言。却见一人挥笔疾书,毫不停滞,很快就递交了考卷,原来他用的砚台哈气能发墨、历寒而不冻。主考官得知考生所用砚台产自岭南端州,急奏报皇帝。唐太宗闻知,龙颜大悦,将其点为贡品,并赐名“端砚”。端砚自此成名,历代文人雅士皆对其趋之若鹜。

   端砚因产于古端州(今广东肇庆)而得名,始制于唐朝,距今已有1300余年的历史。端砚的最大特点就是“细而不滑、坚而不燥”,不滑则出墨快,即所谓的下墨;不燥则蘸墨圆,即所谓的发墨。《端溪砚谱》称赞它“体重而轻,质刚而柔,摩之寂寂无纤响,按之若小儿肌肤,温软细嫩而不滑”。由于有这些优点,所以用这种砚研出来的墨汁,细腻温润,不损伤笔的毫尖,写出来的字光彩焕发,不致有渴笔。发墨更是端石得天独厚的妙处。槽中之水,隆冬极寒,他砚结冰,而端砚不冻,这是由于端石所含的矿物质决定的。把端石放在阳光下观察,只见其石色明亮,闪闪烁烁,如阳光下的白雪,这就是砚锋,也就是发墨的原因所在。

   生产极品端砚之石——老坑(水岩)石,产于广东端溪羚羊峡以东斧柯山一带。端砚石质幼嫩、纯净、细腻、滋润、坚实、严密,给人以端庄、深沉之感,而且石色最为丰富多彩,富于变化,其石品之佳者石上自然生有青花、鱼脑冻、蕉叶白、天青、冰纹、火捺、斑马尾纹、胭脂晕、石眼等纹理,均属端石中的精品。石眼是一种天然生长在砚石上,有如鸟兽眼睛一样的名贵花纹,呈翠绿、黄绿、米黄、黄白或粉绿等色,大小不一(3~15毫米),神态各异。好的石眼圆正完美,晕圈数层,中间有瞳,叫做活眼,无瞳叫死眼,因石眼稀有,所以“端砚贵有眼”。古人评砚有“七珍八宝”之说,即七眼为珍,八眼为宝。

   能工巧匠根据端石的天然纹眼,稍加雕琢,即可制出巧夺天工之砚,令人爱不释手。明清之际的顾二娘就是这样的一位制砚高手,她制砚态度十分严谨,“非端溪老坑佳石不奏刀”,相传她用脚尖点石,就能够辨识出砚石的好坏,因而人们又称她为“顾小足”。她常以石上天然具有的“石眼”雕绘,花卉林木郁郁葱葱,虫鱼鸟兽栩栩如生,峻山秀岭直插云霄,可谓巧夺天工。顾二娘的技艺在当时吸引了大批文人墨客,他们慕名蜂拥而至,纷纷求二娘琢砚。相传藏砚大家黄任在端州做官时,曾得到一块上好砚石,为了找一位琢制砚台的高手,将此石料在身边藏了十多年。闻听顾二娘盛名,便千里迢迢携石料赶到苏州,请顾二娘为其琢砚。顾二娘见此佳石,心中甚喜,当即为他手琢青花砚一枚,砚面上雕飞凤流云纹图,环绕砚池四周。黄任心爱至极,视为珍宝,并以诗相赠,勒于砚背。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洞天一品”砚,就是顾二娘为黄任雕琢的另一方佳砚。

   端砚之所以名贵,还与其制作的艰辛有关。一方端砚的问世,要经过从探测、开凿、运输、选料、整璞、设计、雕刻、打磨、洗涤、配装等十多道工序。加上历代制砚艺人的精雕细作,使其造型式样多姿多彩,由初唐的实用型逐渐提高到明清时期的实用与欣赏相结合的高度,步入了民族工艺美术的行列,现在已成为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闻名遐迩。来肇庆观光的中外游客无不以拥有一方工艺精湛、多姿多彩的端砚为荣。

                                                                  徽州(黄山市)有佳墨

    古人云:“有佳墨者,犹如名将之有良马也。”徽墨正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这样一朵奇葩。自唐宋以来,古徽州府的歙县、绩溪两地即为全国制墨中心,距今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徽州府志》记载,易州(今河北)著名墨工奚超因战乱,携子廷南逃至歙州(即后来的徽州),因此地多松,又有清泉可供制墨,便定居下来,重操旧业。不久,他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被南唐后主李煜视为珍宝,遂令奚廷为“墨务官”,并赐国姓李作为奖赏。奚氏一家从此更姓李,一时间“李廷墨”名扬天下,出现了“千金易得,李墨难求”的现象。后来易水另一位名墨工张遇也来到了歙州。张遇利用松烟、(桐)油烟制作出了油烟墨,它附着力增强,且有光泽,带有一种媚妩的姿态。

   宋代以后,易州墨工的超凡墨技和歙州丰富的松木资源,使歙州墨业空前繁荣起来,形成了“徽人家传户习”及“新安人例工制墨”的盛况,歙、黟、休宁、绩溪等地历出制墨良工,质量与装饰并佳。风靡一时的制墨高手潘谷,被世人誉为“墨仙”,他毕生研究制墨原理,产品工艺精湛,质地特优,成为文人雅士搜觅的瑰宝。即便是同潘谷相识的苏轼和黄庭坚,得到一锭半锭潘墨也都视若珙璧。潘谷为人豪爽,不拘小节,不慕名利,晚年因醉酒落井而死,苏轼闻之,为其写下“一朝入海寻李白,空看人间画墨仙”的千古诗句,以示悼念。至明代,随着制墨工艺的创新和改进,名工与名品层出不穷,形成以歙县罗小华、程君房、方于鲁为代表的“歙派”和以汪中山、邵格之为代表的“休宁派”。

   清代徽墨的发展更加多元和丰富多彩,曹素功、汪节庵、汪近圣、胡天柱先后崛起,形成了各领风骚的四大家,其中尤以胡开文遐迩闻名,久传不衰。胡天柱造墨选料讲究,技艺精湛,为“休宁派”墨魁,创胡开文墨店,其所研制的“苍佩室”墨更因受到乾隆皇帝的欣赏,而成为地方官员年年向朝廷进贡的贡品。由于经营得法,生意兴隆,胡开文墨店规模不断扩大,在长江沿岸和东南沿海地区纷纷开设分店,墨品行销全国广大地区,影响海外。胡氏所传墨品多不胜数,名品迭出,代表作有“五老图”、“百寿图”、“圭璧光”、“大富贵亦寿考”等。1915年,胡天柱后人所制的“地球”墨一举摘得巴拿马博览会金奖,使胡氏墨业又一次大放异彩。

   徽墨以松烟为基本原料,掺入二十多种其他原料,经过点烟、和料、杵捣、制墨、晾墨、锉边、洗水、填金、刻模、制盒和包装等11 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具有色泽黑润、坚而有光、入纸不晕、掭笔不胶、经久不褪、馨香浓郁及防腐防蛀等特点,宜书宜画。有人评价它的质地“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它的两面还镌绘各种图案,美观典雅,是书画艺术的珍品。而上品中的上品超顶漆烟墨则由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等名贵材料配制而成,墨色能分出浓淡层次,“落纸如漆,万载存真”。

   传统徽墨,为历代徽州向朝廷进贡的贡品,至今仍为人们喜爱和收藏。收藏于安徽省博物馆的胡开文“秦权墨”和“地球墨”,曾作为中国文房之中的珍贵文物展品,两次东渡日本展出,令观众流连忘返,在国内外享有盛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徽墨经过数千年的持续发展,无数能工巧匠的精雕细刻,历代文人的使用和品赏,已成为一种富有博大文化内涵的文化用品,在悠远的历史长河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