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大明成化斗彩瓷器---彩绘色彩鉴析及鉴定(下)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18-06-133912

成化皇帝(1465-1487)在位二十三年,是瓷器艺术成就极高的盛世。其间国泰民安,承前启后,发展创新,生产烧制了大量瓷器。誉以青花与斗彩最负盛名,其特点是青花淡雅沉静,以玲珑秀奇,清欣雅丽的色调风靡天下;斗彩闻名于世,以秀丽雅致,争奇斗艳的风度神韵,倍受世代珍爱。


七、精工细做 极具特色


成化时期工艺精湛,瓷器修胎规整,瓶、罐、壶等琢器,接胎痕不明显;盘子多有塌底现象,碗、盘类底足较薄,而直,且高,多呈内八字。

官窑青花瓷器分底施釉和砂底两种。以带釉居多,器物内部及底部釉色和器身釉色内外一致,砂底呈褐黄色,俗称“米糊底”,上手抚之,温润细滑,无粗糙感。器物挖足较深,底足墙较窄,呈内八字,足脊较圆,足迹露胎处可见黄溢。器物里釉,底釉平滑细腻。足外墙大多围以两至三道弦纹,一道靠上,两道靠近足底部边缘,靠近足根那条圈线较深,上面一条则淡,为成化官窑器所特有风格。


足外墙弦纹示意图

 

八、成化斗彩 “天”字款罐


成化斗彩天字罐极负盛名。它是一种短颈、直口、丰肩、收腹、广平底,小圈足的斗彩小罐。通体高度一般在10-12厘米左右,罐底中心处用青花书“天”字楷款,因此而得名。

天字罐的造型端庄秀丽,形体虽小却有大器的风韵。纹饰有缠枝莲、海水瑞兽、双龙戏水、海马行空等图案,色彩艳丽柔和,画意飘逸洒脱。其中以缠枝葡萄纹的天字罐最具魅力,器身满绘斗彩缠枝葡萄纹饰,枝蔓相缠,葡萄饱满,枝叶繁茂,肩部与足胫处各为一圈变体仰覆莲瓣,盖顶无钮,微微凸起,盖面彩绘有绿叶,嫩黄,“姹紫”蔓须及红褐彩相配的两串葡萄。各种彩绘纹饰,写实写意,协调有序,疏密相间,给人一种优雅匀称的美感。

成化朝距今已有550多年,岁月沧桑,社会动荡,完整的珍贵器物流传至今已属不易,特别是一些盖罐,其盖原配者罕见之至。


斗彩缠枝葡萄纹天字罐


成化斗彩之所以能够成为传世的极品,与成化皇帝的特点、性格、环境和喜好精巧细腻之物是分不开的,充分体现了成化皇帝与当时的制瓷有着密切的关联。成化斗彩的成就,是成化御窑的匠师艺人们用聪明的智慧和勤奋的汗水,为中华民族作出的杰出贡献。成化斗彩还有许多值得我们更深层次研究的内容,以进一步提升对成化斗彩瓷的探究认识。

所以,不可滥用器物口沿部是否有镶口及滑润或涩手来肯定或否定它。应该先分清楚器物是否曾经使用过,还要根据不同器物使用者的等级而有所分别,不能一概而论!

 

九、款肥稚拙 极具特点


明代成化年间官窑瓷器款识有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款和“天”字款两种,不见“成化年制”款,且只有楷书款,不见篆书款。成化官窑瓷器年款,主要书体为青花楷书“大明成化年制”六字双行款,围以青花双圆圈或双方框款,也有极个别无边栏的。落款位置多在器物外底中心部位。另见有以青花料自右向左横书的六字楷款,落在盘类的口边或高足杯的的足内沿。

成化彩瓷均署青花款,其特点是字体深沉,无漂浮感而有云蒙感。笔法苍劲有力,中锋运笔,笔道粗,字体肥,故有“成化款肥”之说。字体并不严谨规范,似为儿童所书,透着稚拙之气。成化官窑款识的蓝本似出自一人之手,也为历代仿写所不及。



孙瀛洲老先生总结成化款识,有鉴别歌诀“大字尖圆头非高,成字撇硬直到腰。化字人匕平微头,制字衣横少越刀。明日窄平年应悟,成字三点头肩腰。”就是说款识中的“大”字的第二笔上端有尖有圆,出头并不很高;“成”字第五笔的撇直而生硬;“化”字左边单人旁和右边“匕”上端几乎持平;“制”字中下半的“衣”字一横一般不越过右方的刀;“明”字左边的“日”多是上窄下宽或上下部相同;“成”字最后一笔的一点,有的点在横以上,有的点在与横持平部位,有的点在横以下,但以点在与横持平部位多见;另还有个别“成”字没有一点。

“天”字款只见于成化斗彩罐上,落款位置在器物外底。孙瀛洲先生也为“天”字款总结了歌诀:“天字无栏却为官,字沉云濛在下边。康雍乾仿虽技巧,字浮云淡往上翻。”是说成化时期有一种官窑斗彩罐,外底书写一“天”字,字外无边栏;因釉质肥厚,青花书写“天”字不是很清晰,有云遮雾障,若隐若现的感觉。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均仿烧过天字罐,仿款字体较成化时显得无力草率漂浮。


十,成化斗彩历代仿品的特点及辨识

 

(一)斗彩仿品的历史足迹


成化斗彩起源于宣德,成名于成化。1984年在西藏日喀则萨迦寺发现宣德斗彩莲塘碗一对,后又在珠山遗址又出土过同类瓷片。原以为斗彩是成化年创烧,事实是在宣德青花五彩基础上创新发展的。成化朝加以继承发展全方位完善提升,以提高质量增加品种并作为烧造重点,由此成名。

成化斗彩名气大增,后代王朝均有仿制。从国内外博物馆、历次拍卖记录及市场上见到的器物来看,归纳起来大体上(不是绝对的)有7个朝代或时期仿制过成化斗彩。


1、嘉靖朝


明弘治朝没烧过斗彩,到正德、嘉靖朝开始按成化图案和技术复烧斗彩。嘉靖时瓷色偏灰青,紫彩色偏灰黑,黄彩带微红,较多杂质,青花色浓暗偏灰,比如成化青花发色淡雅,成化青花线条结合处的起落笔处整齐有序,而嘉靖时的起落笔处就大小深浅不一了。嘉靖时期无特意仿造成化斗彩之作品。

由于成化本年的斗彩瓷器留传极少,早在明嘉靖、万历时就很名贵了。因此,从明嘉靖开始,仿制品就持续不断。正德斗彩虽有传世,但数量更少,仅碗、三足洗数件,以缠枝灵芝纹为典型。嘉靖青花五彩兴起也是烧造的重点之一,斗彩的生产只是少量。


嘉靖斗彩婴戏纹杯

    

嘉靖斗彩葡萄杯


嘉靖(左)、民国仿(右)色彩呈色对比图


嘉靖斗彩秞面偏灰青,紫彩色偏灰黑,黄彩带微红,杂质略多,成化青花发色淡雅,嘉靖青花发色浓暗偏灰,在色泽等方面也不能与成化相比。


2、万历朝


万历帝非常喜欢奇珍异宝,由于鸡缸杯的名贵,万历时仿烧,自成化斗彩鸡缸杯价值十万钱起,仿品开始泛滥,特别是斗彩鸡缸杯,天字罐、斗彩葡萄杯等仿品很多,但这些仿品都不能与成化斗彩相提并论。主要是釉色呈灰黄、青花发色灰暗、笔调僵硬、细弱,红彩色浓带黑。葡萄紫为区分生熟留下几颗不上彩釉而以别生熟之分。色彩的成分也明显减少,关键是成化使用的“姹紫”在以后各朝仿品上都没有出现,原因是彩料配方失传根本仿不出来。万历斗彩基本没有任何创新,传世多为仿成化的制品。但由于胎釉淘洗精细度不同以及器物制作、烧成上的细微变化,都不可避免地留有本朝特征。如婴戏图小杯,乍看乱真,细看其口较真品微撇,整体造型不如真品秀美,色彩也不如真品柔丽。


万历斗彩折枝莲托八吉祥碗


万历斗彩团花纹高足杯


3、清朝


康、雍、乾三代仿品更多,当数雍乾二朝官仿最好,然而还是留下不少破绽,如用彩偏浓偏厚,口沿过度打磨,胎壁偏厚,色彩过渡不自然。画风拘谨生硬,釉色过白,青花发色偏浓。

进入清代,各朝多有仿制,尤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仿品的最多,工艺各有千秋,个别作品已具很高的水平,但还达不到乱真的程度。这三朝期间的斗彩器不仅数量多而且工艺精、质量高,出现了继明成化之后又一个生产斗彩器的高潮。这一时期的斗彩作品分成了两大类:一为仿成化斗彩的制品,另一类为清代创新的产品。

其特点是:

(1)康、雍、乾仿成化斗彩,在材料、器型、纹样、色彩等方面,均已达到很高的水准,特别是雍正的仿品非常接近成化斗彩。遗憾的是仿品无论如何逼真,但都带有时代烙印。清官窑由于建立了严格的烧造管理体系和分工明确的技术流程,因此,从选料到胎、釉制的作都极为精良,纹样绘画工整有余,器型过于规整,烧成温度高,因此仿品没有成化器典雅、柔和、自然的味道。


康熙仿成化斗彩寄托款鸡缸杯


康熙仿成化寄托款斗彩山石花卉纹盖罐


(2)康熙朝的斗彩在彩绘技法上基本,承袭了成化斗彩的风格。纹样采用平涂勾勒,纹绘色彩略微超过釉下青花的边纹。但在色彩运用和施彩工艺上,还是有明显的本朝特征。康熙仿品的款识除书写“大清康熙年制”青花楷书款之外,多写寄托款“大明成化年制”青花楷书款,款识尚较逼真,但其布局占满杯的底面,字体线条稍粗,青花色泽也稍重。此外,康熙的彩料不如成化的纯净,所以画面中的彩饰有极小的颗粒,这不仅是鉴别康熙仿成化斗彩的要点,也是康熙斗彩瓷的特点。

康熙朝在生产传统斗彩的同对,又创烧出了黄地、洒蓝地等斗彩器,从而使康熙斗彩瓷器的种类更加丰富多样。这类器型以盘、碗、杯、笔筒、壁瓶为多,个别也有稍大的多角形花盆、长腹盖罐、签式碗、方盒等制品,纹样也以康熙朝流行的龙凤、莲池鸳鸯、缠枝桃、雏鸡牡丹、过枝凤、花卉果树、携琴访友等为典型。

(3)雍正朝是清代斗彩瓷器烧制最成功的时期,其器物从纹样布局到色彩的配合,以及填彩的工整程度均比康熙朝进步。其成就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第一是在传统的斗彩呈色中增加了金红,并在斗彩中融入了粉彩的技法,不仅增加了色彩,而且打破了成化斗彩一件衣、花朵无阴阳向背的特点;第二是雍正斗彩绘画较以往的更为精细,釉上的各种色彩都准确无误地填于纹样轮廓线内。雍正朝斗彩的形制也非常丰富,所见器物有两类,小部分是成化斗彩的仿品,如天字罐、鸡缸杯、马蹄杯等,主流是当时流行的造型,如盘、碗、杯、碟、灯座、长方花盆、提梁壶、菊瓣形尊、天球瓶、如意耳蒜头瓶等。图案以花鸟、竹、凤、瓜果、松鹿、芭蕉、梅雀、龙纹、暗八仙等为典型。


雍正斗彩仿成化寄托款鸡缸杯


雍正仿成化寄托款斗彩花蝶纹盖罐


雍正仿成化寄托款斗彩葡萄癞瓜纹杯


清雍正斗彩开光折枝莲纹宝钮盖罐


淸雍正鸡缸杯


(4)乾隆朝的斗彩风格是:器型多、装饰华丽、色彩绚丽缤纷。在制作方法上,除传统斗彩外,还创作出“釉下青花与釉上五彩相结合”和“釉下青花与釉上粉彩相结合”的两种新工艺,这种斗彩与其他品种组合装饰是前所末有的,是一种大胆的创新。而以青花和粉彩相结合为多,器型主要是盘、碗、瓶、罐、高足碗、花觚、盒等。由于多数是官窑,因此图案花纹还是脱离不了缠枝莲、云蝠、八吉祥、暗八仙、团花、岁寒三友、凤凰牡丹等。有很多器物是专为宫廷庆寿定制的,因此寿字盘、碗较多。传世斗彩的各种器型也比较齐全,特别是高达50至70厘米的大型斗彩器尤为流行。除此之外,金彩在乾隆斗彩中也广为运用,金彩的流行使乾隆斗彩显得更加富丽堂皇。器型主要是盘、碗、瓶、罐、高足碗、花觚等,乾隆官窑斗彩纹样大多是按朝廷送来的样稿或圣旨设计的。

 

乾隆仿成化寄托款斗彩鸡缸杯


乾隆斗彩鸡缸杯


清三代仿成化斗彩作品与成化斗彩的主要区别在于:清代彩色浓艳,成化斗彩色彩淡雅。成化的绘画神韵是御画师所为,没有很深的艺术造诣和扎实的绘画基础,是不可能达到这种神韵,何况还有很多只能意会的东西,更重要的一点是成化独有的“童体老功”的款识及彩料发色的色差、质感和如脂似玉的釉色等。这些都是清代仿品所不具备的,而且做工过于规整。乾隆以后,斗彩瓷器的生产虽然始终未停止,但制作工艺日趋衰退,工艺规矩,图案呆板,缺少变化。

(5)民国时期 民国时期的斗彩仿品在质量上,与清朝早期的差距就更大了,在画工、色彩、神韵等方面都无法与成化斗彩相论而语。到了晚清民国的仿品,其差距就更大了,而现在的那些仿品就更加不堪入目了!


现代仿品鸡缸杯


(6)现代仿品 现代景德镇的斗彩仿品分为两大:一是极少数仿品能够仿出较高水平的斗彩瓷,二是非常低俗的斗彩瓷。

其中仿制较好的不仅有成化斗彩,而且康熙斗彩、乾隆斗彩等著名品种也同样仿制得很好。这些仿品由于使用高科技,精心制作,精心彩绘,仔细落款,至于小碗、小杯、小盘等器物更是仿得精致。或按实物描摩,或按图录绘制,更讲究的像明清官窑那样“款铭书记归落款之工”,“画者,学画而不染;染者,学染不学画,所以一其手,不分其心也”。内部流程清晰、分工细致,每人专心一道工序。这些仿品虽然精细,但结合胎釉、彩绘仍可看出是现代仿品,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釉面,釉面薄不肥润没有包浆;没有古韵之味及岁月痕迹,因而生硬不温润;二是彩料,彩料是化学料配制的,颜色与成化斗彩本朝的颜色相差甚远。


明成化 斗彩葡萄纹杯


(二)仿古瓷的市场价值


嘉靖、万历仿成化斗彩,有的水平十分接近,只是在彩料及款识上有所区别,其价值虽不及成化斗彩高,但仍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一般也要近百万或几百万元人民币。

清三代仿成化器,特别是康熙、雍正朝的做工精细,仿得比较到位,虽是仿品,但也是精细之作,也具有很高的收藏与经济价值,其价位也在百万以上人民币,而且很少面世。2006年12月13日,一只清雍正斗彩鸡缸杯在厦门心和秋季古玩艺术品拍卖会上以150万成交。

近代景德镇仿品铺天盖地,但好的仿品也有一定的收藏价值,目前能值几千甚至上万元人民币。工艺粗糙,画工一般,市场价值几十元到近百元人民币,基本没有收藏价值。



(三)收藏成化斗彩的正确方法


鉴于成化斗彩的名贵与奇缺,从成化朝传世下来的斗彩是凤毛麟角。从目前市场来看,能够收藏到真正成化本年斗彩瓷器的概率几乎为零。各朝代传世的仿品也极少,即便有也是天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