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一位藏家的家里见到一件炉子。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龙泉窑炉子,官样造型,带支钉痕,虽有小残,仍是珍贵,尤其对于我们学习研究来说,是一件很具意义的器物。对于这件炉子,我也有很多感想。《北宋官窑在龙泉》一书虽已付梓面世,其思考并未结束,像这样一件小炉,在我看来,似乎可以串联起两宋官窑。所以有感而发,谈些浅见。在此也衷心感谢这位藏家慷慨让我拍摄图片,得与诸位共飨。
鼎式炉造型,平沿双立耳,扁圆腹寰底,三柱足。胎白质细,亮粉青釉莹净无开片,釉质莹澈见骨,剔透似冰,青明如洗。三足裹釉,底部留有五个支钉痕。口径13.5公分,实物较为小巧。
见此炉子,听过我课,读过我文的,应能意会这是龙泉窑南宋早期制品,也就是我曾经所说的一类“白胎细瓷”(可参考拙著《龙泉窑论文集》页67~68《关于南宋龙泉窑白胎问题》一文)。这类青瓷的特点是瓷胎质地细腻,较同时期龙泉窑普遍白中带灰的胎色更白。其次烧结温度非常高,较之普通石灰釉产品,釉质更为通透,玻光的美感度也更高。若与北宋产品相比,胎骨稍厚,釉水也有明显增厚,当然与南宋中后期的厚釉相比仍显单薄。总的来说,其品质做工高于同时期龙泉窑普品,如本件炉子即可见一斑。
更重要的是,此炉支烧而成,支钉有如官器标签。传统龙泉窑工艺中并无支钉一脉,但宋龙泉窑中确存在支钉烧造现象,尽管支钉所占比例极低(具体可参考《龙泉窑论文集》一书所收录的相关文章)。目前接触到的多例支钉标本,白胎灰胎黑胎均有发现,时间上贯穿南宋早中晚期,南宋早期白胎细瓷一类即颇具代表性。以下是两则典型器例:
1
平底碟,宽沿,浅直腹,平底。胎骨色白而稍厚,釉水稍薄但青莹,底部六枚支钉呈圆形排列,支钉痕圆而粗,向上凸起。
2
残底标本,采自杭州某工地,胎质细白,胎骨稍厚,釉层较薄,釉面泛玻璃质感光泽,开有不规则浅纹,积釉处青翠晶莹,内底釉下刻铭文“……德壽宮初四日告”,圈足底裹釉,外底留有四个支钉痕,支钉痕大致呈圆形,较粗大,呈凸起状。
德 寿 宫
南宋吴自牧《梦粱录》卷八“德寿宫”条载:“德寿宫在望仙桥东,元系秦太师赐第,于绍兴三十二年六月戊辰,高庙倦勤,不治国事,别创宫廷御之,逐命工建宫殿,匾德寿为名。后生金芝于左栋,改殿匾曰康寿。”德寿宫系由望仙桥东面的秦桧府扩建而成,是宋高宗赵构1162年退位居住的宫殿,之后诸帝多仿效高宗退居此宫,淳熙十六年(1189年)孝宗禅位三子赵敦,移居此宫改德寿为重华宫。后又一度因奉养宪圣太后、寿成太后而更名慈福宫、寿慈宫。据此可知,此标本烧制于公元1162年~1189年之间。又,釉下刻款系入窑前刻成,故此器应系宫廷定制之器。据铭文内容来看,或因祭祀祈福等特殊用途而刻。
此两例与上述鼎式炉虽不同造型,釉的呈色也有色差,但三者胎釉特征及支钉痕特点类似,无疑为同一时期产物。尤其残底标本以釉下铭文明确其为南宋初年德寿宫之物。结合种种迹象来看,龙泉窑在南宋初年很可能设有服务于宫廷的官窑,其性质或与同时期上林湖低岭头一带的余姚官窑类似,而龙泉官窑的烧制时间很可能较余姚官窑要长。
笔者曾接触过一例颇有意思的瓷片标本,一龙泉窑梅子青釉盘残片,胎薄釉厚,釉水莹澈,外底釉下残留阴刻“修內司平江謝興祖”八字。
残片形制可辨为浅腹大圈足盘,这是龙泉窑中典型的官式造型,汝窑、南宋官窑均有类似器物。
该残片系杭州一资深藏家珍藏,这位老先生还藏有一件红陶泥塑童偶残件,缺头及四肢,背后有“謝興祖塑”四字阴文戳记,据称出土于杭州“老虎洞”遗址附近。无独有偶,笔者亦曾收藏过一件瓷胎童偶,底部戳印“平江謝興祖塑”单行六字款,断面细腻,黑胎色深而浓,胎质疏松,与南宋官窑器质地十分接近(具体可参考拙著《龙泉窑论文集》里的《“谢兴祖”与“磨喝乐”》一文)。
“谢兴祖塑”、“平江谢兴祖塑”、“修内司平江谢兴祖”,这三件器物三组铭文组成了一个关联,三个“谢兴祖”为同一人的可能性非常高。谢氏史书无载,但据铭文可知为宋代平江籍(平江即今苏州)的一位陶艺名匠,擅捏泥偶,并曾供职于修内司。而谢兴祖与龙泉瓷片的关联很可能缘于谢兴祖作为督烧机构(修内司)的一员介入过龙泉窑的官方烧造活动。
“修内司”是官署名,属将作监,掌管宫殿、太庙修缮事务,除南宋而外,北宋、金、元皆有设置。从《武林旧事》等相关文献记载来看,修内司作为宫廷内务机构,涉及多项宫廷事务排办,其职能相当于明清内务府造办处。如《武林旧事》卷三“乞巧”条就有“七夕前,修内司例进摩睺罗十卓”的记载,说明修内司还负责制作宫廷摩睺罗。这样也就更能理解,为什么泥孩儿艺人谢兴祖会在修内司当差了。
回过头来再说这件带支钉的鼎式炉,为什么说它串联起两宋官窑呢?于南宋官窑有所了解的朋友对于该炉的造型应该不陌生,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遗址出土物中就有同款鼎式炉。
日本静嘉堂文库美术馆亦有一件珍藏。该炉由日本著名藏家广田松繁(号不孤斋)带入日本,其经过颇为曲折。
此外,拙著《北宋官窑在龙泉》中也收录了一例同款残器,也就是说,龙泉北宋官窑中也有这类鼎式炉造型。
灰色胎,胎骨匀薄,釉层较厚,釉呈灰青色。外底留有五个支钉痕。与南宋早期鼎式炉相比,胎釉特征、审美风格区别明显。此外器式上也有一定差异,如此炉为唇口,无沿,南宋早期炉则有窄沿。两者支钉风格类似,但这件北官炉的支钉痕显得更大。综合龙泉窑多例支钉标本来看,支钉痕大小不一,很可能早期缺乏经验,以致于痕迹过重,之后则不断改进,更为精细规范。
从以上器例排比可以见出,官窑鼎式炉是有传承的,从龙泉北宋官窑、龙泉南宋早期官窑再到杭州老虎洞修内司官窑,是存在一脉相承的。由此,我们能更深刻地理解文献所说的“袭徽宗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顾文荐《负暄杂录》窑器条)”。南宋修内司官窑的设立不仅仅是官窑制度上的沿袭,更有“官样”上的传承。
两宋官窑问题复杂多面,本身存在很多争议和疑问,不说解惑,大凡对解惑有所裨益的即弥足珍贵了。如本文所述这件龙泉窑南宋早期鼎式炉,个人认为即是一件承上启下的重要器物。我们平时收藏中应多加留意关注这样的器物,虽看似一鳞半爪,只要坚持积累,定能大有收获领悟。
送鉴指引
通过联拍在线官网
(www.51bidlive.com)
联拍在线微信端、APP端
均可轻松送鉴
送鉴热线
400-608-1178
上一篇:蒋跃衡书画作品欣赏
下一篇:看哥窑倭角方洗谈小器大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