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谈我眼中的传拓技艺

作者/来源:孙大为发表日期:2022-03-021377


在今数码摄影、视频记录、大数据管理等现代技术应用如此广泛且智能高效的时代,为何还要不遗余力地重拾这门费时、费力、费神的传统技艺?对我而言,传拓的独特魅力究竟何在?且听我一一道来。


一、拓本与鉴定、鉴赏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历来,鉴赏家、收藏家、金石学家大多都是传拓高手,比如近代的马衡、马子云、付大卣西方的伯希和、华尔纳、斯坦因等都具备传拓技能!一张拓本就像一张X光片,一个人生病了,要拿X光片给大夫诊断。而只要带一张拓本,就可能看出这个器物产生于什么年代、出土于什么地方、铭文是什么内容。新翻刻的文字和古代器物上原有的文字,拓出来的效果完全不同,缺少厚重感与金石气,通过拓本,可以研判器物的铭文、纹饰、开脸是否存在问题,从而推断出器物的新老与真伪,基本上八九不离十。同时,不仅要会拓,还要会题跋。很多文博专家的题跋会以考证角度来书写,其跋文之学术性甚至比一张鉴定证书更珍贵。一件器物在宋、明、清代有何著录?有没有旧拓传世?在《金石录》中记载,在《西清古鉴》里也有出现,足以体现跋文在佐证器物流传有序上的重要性!


 二、拓本的直观性仅次于文物本身,是影像资料无法企及的。

“在照相机问世前,古人发明了传拓,距今已有千年之久,它对文字、绘画、造型艺术的传播起到了重要作用。如今,博物馆里的青铜器、印章、砖瓦等,陈展时必有实物与拓片对应。每一个博物馆,只要藏品与古代出土的有关,一定必备传拓专业人才。拓本带着器物天生的肌理感与镌刻的岁月感,其审美性、直观性远远高于照片、影像,其直观性仅次于文物本身。当一些碑刻散失无踪、毁坏殆尽,如汉代的《西岳庙华山碑》、北魏的《张玄墓志》、东吴的《天发神谶碑》现在原石均已不存世,仅有拓本传世,方能睹其内容与风采。如没传拓技艺,如此精彩的作品真的就留不下来了!”


 三、直观的讲拓本以另外一种形式填补充实了我的收藏。

艺术品鉴赏,心态一定要好——过眼就是拥有。很多器物是馆藏的、朋友的,自己囊中羞涩、财力有限,不可能将所有的占为己有。通过专业的传拓技艺可将古器器形、铭文、纹饰提取下来,不为别的,只为研究考识!国之重器毛公鼎现藏台北,虎食人卣现藏东京,散落西方的就不用说数不胜数,其中毛公鼎一直未能回大陆。在离开大陆之前亦有拓本存在,若能在市面上碰见它的拓本,那就是仅次于见到实物的心情。传拓之重要从宋到乾嘉在到晚清民国如今的当下算是第四个高峰。


我们应该要继承这样一们传统技艺,浙江大学白谦慎教授曾整理出版了《吴大澂和他的拓工》一书,文中所引尺牍屡屡触及拓工,同光年间拓工难寻,金石学家与拓工的关系,互为师友,相互依存,相互成就,互为一体。我想这门千年之久的传统技艺在今日会不会得到良好发展!我想我们应该尊敬每一位拓工,敬畏每一张拓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