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从传统、骨董与文物谈当前文化市场

作者/来源:胡智勇发表日期:2016-07-291921
一、什么是传统,什么是骨董,什么是文物?

传统在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传统就是传承和统一前人社会经验概念的共识。中国人所说的“传统”,更多的时候还是民间“风俗”,就是把前人的生活习俗和社会活动等经验统一起来,进行传承责任,让后来的人们尽量遵照“传统”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但是,这种世代相传的精神传统,所表达的并非都是固定的观念和思想,有时候被前一个时代认为确凿无疑的观念,却会成为下一个时代的难题。传统在传承和实践运用当中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渗透到人类活动的每一领域,可以冠戴于人类过去经验所表达的每一角落。狭义的传统就是原始社会部落时代的首领传承,以及后来中国家天下的皇基传承。广义的传统包括:精神、风俗、道德、思想、艺术、制度等社会因素。

传统是把前人的生活习俗和社会活动等经验统一起来,进行传承,让后来的人们尽量遵照“传统”生活和进行社会活动。以中华民族为例: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等是基因使得代代不会改变;中国人的传统节日清明、端午、中秋、元宵、春节等是中国风俗,这些传统是自然而然的传承,影响着所有人。中国陶瓷也是一样,从器型、胎釉、纹样等都能看到传统基因,无论是马家窑文化、仰韶文化还是龙山文化等其它的陶瓷文化,从几千年前一直发展到今天,都受到传统的一脉相传。拿罐类来说(图1):造型从马家窑文化到近代,罐子基本是广口、短颈、丰肩、鼓圆腹内收的特征;再如纹饰:最常见到的龙纹,从红山文化到如今,几千年来龙都是能上天入海,虽然随着朝代的变迁,龙纹局部会发生细小的变化,如毛发变多或变少,是猪鼻或是驼鼻,五爪或三爪,龙额长或短等等,但无论细部怎么变,龙蛇身、鹿角等基本特征都没改变。这些是传统基因,难以改变,所以文化传统中所追求的真、精、新是一种继承,这些传统精神是历经沉淀,其精华一直会延续,传统基因的代代相传就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模仿。所以,传统精神的认知是文化本身早就在潜移默化中天生已所具备,用于鉴定是人人都知道。


骨董是文化的精髓,故以“骨”字来形容。在当下艺术品市场中,骨董却成了真与伪的代名词。骨董文化的杂烩是传统与文物之间的相互比拟,骨董市场里的传奇故事和高科技挑战了人性和技术,文化精神的“真、精、新”在骨董业反到要以辩真伪的。进入骨董业辨真伪,就好比在大海中游泳,跳将进来都想游好,游出去,但各自都在海中击浪,比谁先、谁快,可巨浪来了人人都被淹没,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骨董辨真伪是玩文化的第二步,这是个较真的过程。鱼目混珠的骨董业也只能较真,而能靠自身游出这骨董的大海,不被风浪吞没的人少之又少,论真伪一辈子过去也不见得能明白!大家也看过骨董业秀砸仿古瓷,要说瓷器烧坏了砸掉,这是传统业在烧制瓷器时次品销毁是历史上可寻的。(明代御窑厂遗址的考古,出土了大量砸碎掩埋的历代官窑瓷片即是制造业很好的例证)。从古至今骨董业出来过许多大的鉴定家,确实都有着辨别文物的不同本领,同时历史也已解密,(如民国时期的大鉴定家孙赢洲先生仿制的宣德青花能以假乱真),往往是这些大鉴定家才有能力把高仿品混入文物之例,这点是骨董行最不愿意公开的秘密。历史上无论骨董行业怎样混乱,也不会影响到传统制造业和馆藏文物,因为传统和文物是不须要去伪存真的。砸毁传统瓷器来秀骨董业的去伪存真,只能更加证明骨董业是需要“去伪存真”的行业。骨董是居于文化的中间,理论上即为文物和传统的之间,真与伪、对与错都是要以传统和文物为标准。所以,谁跳到骨董这海里,听故事讲传奇,也只能是没完没了地去伪存真。文化的“真精新”有传统和文物,文化在骨董业里才要“去伪存真”。

文物是历史上留存下来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文物属性是有明确的遗存,是已知的真。文物有历史,有传承,有可靠的记载来佐证,是考古发掘没扰乱过的墓葬、遗址出土、或是有文献证明流传有绪的物品。文化市场里的文物往往是混迹在骨董堆里的,为骨董市场增添了最靓丽的风景。拍卖市场的一些拍品有明确著录,传承有序,有传承的这些骨董却真无疑的都是文物,是文化收藏市场上的宠儿。对于市场上的著录,著录的可信程度,行业里也有共识,目前把93年作为拍卖著录的一个历史分界点,究其原因即是93年仿古技术开始突破,已有少量高仿品混进了世界拍场,所以业界把93年作为临界点,把有93年之前的著录看的更尤为珍贵。市场上把这类有文献著录为佐证的骨董,即看作是有着历史传承的文物。这些文物往往在拍卖价格上也是得以应证的,有著录的比同类无来源、无传承的拍品价格能高出几倍,足以证明“真”的分量。文物代表历史及传承,在文化艺术品市场里地位最高。至于在文物里的极少数历史遗留下“真与伪”问题,历代鉴定家的文献里也多有说明,这些极少数例外属研究课题,不是该文讨论的范畴;文物本即“真”的属性,是文化的最高境界,所以说文物有出处,是已知的真,只须判定时代不须要真与伪的鉴别。

故文化的三阶段是:传统本俱备,骨董辨真伪,文物必是真。

二、从文化三阶段论当前鉴定业之鉴定

如前所述,文物是历史的遗存,故不存在真伪的鉴定问题,文物学者多围绕学术问题展开研究,对骨董真伪的辨别涉猎不多。骨董业强调的就在真伪鉴别上,这关系到自身经济利益,要明真相就要不停地论,不断地学习提高,所以骨董业比文物学者在真伪辨别上的实践多,所以鉴定技术会更强;传统制造业,仿品为了更接近文物,故需要靠研究解剖文物,以假乱真要的就是真功夫,所以仿古的最懂古代工艺。文物学者实践少,虽守着文物,只读懂了文物外观长相,因无需鉴定文物真伪,故基本不用研究其微观特征。这种局限性造就了著作等身的文物学者只能鉴定文物的时代,在真与伪的鉴别却要另当别论。当前文化市场有了这些现象,传统业是在造“真”,骨董业是在编造“真”,文物鉴定部门证书上造“真”,加上拍卖法的一条“不保真”,文化追求的“真、精、新”市场上成了“真品”一条龙。原因其实很简单:其一是鉴定错位;其二是法律法规的纵容;文化市场鉴定到底是谁真谁假,鉴定的话语权,传统、古董、文物这“三个和尚”天天打架,谁对谁错,谁错又谁对,国家文物部门的“专家”位重权大,当其鉴定证书满天飞后,被媒体所曝光的鉴定事件,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认识了鉴定只是一门技术与学问职称无关,鉴定家的职业应该等同于歌唱家、画家等技术工种,其作品是认知鉴定家的唯一途径,换句话说,从没展示过藏品的鉴定家肯定是不合格的。

拿业内最著名最有影响的一件事来说,1999年有个澳大利亚的华侨宁先生要捐一对元代青花至正云龙象鼻瓶给故宫,被故宫拒绝,这位澳大利亚华侨当时为了证明是真品,发动了所有力量在社科院举办了一场申讨故宫的科学论证大会,其实就是针对耿宝昌先生(耿宝昌先生学徒出身,实践型大专家,后进故宫传统眼学,这次声泪俱下的“爱国”讨伐,从复旦大学某教授的科学检测报告,到一个个公立博物馆的“书本论文”专家、教授、学者给出的检测报告,集体签名论证为真品。最终是实践派耿宝昌老先生,象鼻瓶是一眼假。此事件是技术型与学术型专家的一次经典对话,在此重提。但十多年以来国内文博界某些著书立说专家的鉴定活动并没有因此而停下脚步,收费“证书”愈演愈烈,赝品带着证书肆掠着市场,这种新奇的案例比比皆是,什么汉代玉凳,金缕玉衣,冀宝斋博物馆案等都是这些有着“吓人光环”的专家给做出的鉴定。



最近鉴定事件,当属上海博物馆三研究员突然指出上海民间机构龙美术馆,在纽约苏富比购得《功甫帖》为赝品的事件(图6)。而另一方,纽约苏富比中国古代书画部主管,同样斩钉截铁地表示,经手的《功甫帖》是真,该《功甫帖》在历史上曾多次被证明是苏东坡真迹,在鉴定方面声明显赫的大家徐邦达、张葱玉也认同该作品为真,苏轼《功甫帖》鉴伪风波成了年末国内艺术品收藏界的热点话题。上海博物馆三位书画研究员在提出这幅成交价高达5000万元的书法作品系“赝品”之后,上博此次提出的鉴定结论,这又是一次鉴定技术型与学术型专家的精彩对话,谁是学者?谁是鉴定家?学术与鉴定技术孰是孰非?这些都应该归咎于社会没有把学者和技术分开,简单理解既是教授是讲课的,拿手术刀是上手术台的。当然最主要还是要有相关法律法规,对专家管理的制度能早日出台。

综上所述:文化分传统、骨董与文物,想做个“专家”其实很容易。如果藏友去逛潘家园,说所有的东西全假一定能得90分,因为潘家园卖的就是传统手工艺品。如藏友去了国际拍场,大型拍卖会,在已经过层层筛选出来的骨董里,只要说全真就又答对了90%,如还会对已经写有著录的拍品多加点由衷的赞美,这才是那时期的珍品,估计拍卖行的主管经理会想:这专家真是高水平。最后,藏友再去古玩城,只要故做深沉,能看懂就来两句点到即可的话,估计骨董商家也给你打90分,心想这一定是专家,真有水平还给小店留了面子。市场鉴定就这么点门道,要不,鉴定怎么会乱,就是伪专家多。真正的专家,只有少数人会有传统、骨董、文物这三阶段的学习与实践,但对藏友来说,无论学会其中哪一环节,只要敢做也都能当“专家”,这就是文化市场鉴定之现状。

骨董辨真假,中国拍卖市场干脆在拍卖法里加上一条“不保真”,这应该是外行不想承担责任而制定的法律条款。因为“不保真”确实增添了文化市场的热闹,骨董变多了,拍卖公司是一家又一家,拍卖会是一场接一场,东西目不暇接,可以形容永远卖不完。哪来这么多的骨董,深入其中的都知道,无非是传统业的仿品能公开当骨董拍卖,这一切都归功于有拍卖法“不保真”的庇护。拍卖对买假卖假都一刀切,都不用承担法律责任。“不保真”给足了市场空间,也更加成就了赝品,真品永远不如赝品的利润,这就是玩真不如玩假,加上假戏真做,真品就不断在市场退化,这特有的文化现象也只会在中国市场拍卖“不保真”的土壤里开花结果,挣钱是火了,但文化求真的精神是越行越远。制定法律“不保真”此条款的,如懂得文化这三阶段传统、骨董、文物的含义,骨董做为中间层面,上有文物对照,下有传统揭发,就不会保护骨董,把“不保真”条款写入法律,拍卖也不会有20年后赝品肆虐之文化现状。

法律“不保真”这么多年难以取缔修改,每次修改都会有小众利益群体问,谁来“保真”?这问就属强词夺理,“保真”的答案并不复杂:其一,前面已讲,研究员和技术员社会要明确;其二,国家出台相关制约鉴定人的法律制度,千千万万鉴定人都能保证已知的真,难道茶杯与花瓶这简单的鉴别关系会有人看错,应该是“不保真”条款把鉴定重要性给省略了;其三,按文化的定义:传统、骨董、文物这三阶段,传统业造的假是已知仿品,文物本身的真品可以来对照,这上有监督对照,下有检举揭发,骨董的真伪会搞不清楚;当然不要总借着万分之一历史留下来极少的鉴定课题来说话,法律的“不保真”就是把“求真”的路给堵住了。“不保真”的法律条款既是精神上的“地沟油”,违反了一个国家求真务实的文明基础;

传统、古董、文物是玩文化的三阶段,看似分开,实密不可分,文化“真、精、新”的精神始终整个把三者贯穿,最终得以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