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敬之,1946年出生于南京,1964年拜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为师,后长期追随著名文史学者王驾吾先生研习《墨子》及先秦文学,自1984年起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福建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杭州出版社编审。
■ 联拍在线鉴定咨询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
■ 文化部艺术品评估委员会委员、玉器珠宝工作委员会主任;文化部青年美术家提名展评委;
■ 中央电视台《艺术品投资》、《寻宝》栏目专家组成员;《华豫之门》栏目专家组成员;《收藏快报》专 家组成员;
■ 中国名家书画研究院艺术顾问;金陵书法艺术院副院长、研究员,北大资源学院客座教授。
王敬之生在六朝古都的南京,很早以前家里就传下来几件玉石挂件,刚开始并未引起他的注意。后来,他在学习先秦文学之际,看到了孔子讲玉有十一德、荀子讲七德,汉代的许慎讲五德,发现祖先们竟是如此爱玉敬德,所谓“君子比德如玉”,“古之君子必佩玉”,“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这个世界上恐怕再也找不到像中华民族这么爱玉敬德的民族了。于是,他开始琢磨和把玩家传的那几件玉石挂件,深得其中趣味,后来又邂逅了几位玉友,大家一起学习研究,交流心得,从此,在这条路上一发不可收拾。
作为中国文物学会文博学院教授,王敬之主编的中国古玩鉴识丛书《抱佛脚》系列名噪一时,《鉴识古玉》、《鉴识田黄》和《王敬之说古玉》等专著在古玩市场成为爱玉人的工具书,敬之为宝典,王先生因此也成为收藏市场上的知名人物。
在古玉鉴定上,王敬之表示高标准的要求就是掌握“文化层面”和“技术层面”两方面的知识,否则,就会“纸上谈兵”或“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文化层面”是“形而上”的。所谓“形而上者,谓之道”,就是根据玉器在各个时期所反映的本质,将玉器的发展历史分为两个阶段,一个是受“神秘文化”影响的新石器时期至南北朝时期;一个是受“世俗文化”影响的唐代至清代。受这两种不同文化的主导,玉器也会有不同的表现形式。
另一个是“技术层面”,是“形而下”的。所谓“形而下者谓之器”,王敬之先生认为,就是将不同历史时期的玉器加以概括,这样任何一块玉都离不开“材料、器型、纹饰、雕工、沁色(传世古玉是‘包浆’)”。只要对玉器材料使用的年限,器形出现的朝代,器型的纹饰,各个历史时期玉器的雕工特征,以及对出土玉器沁色的识别和对传世玉器包浆的认知等等加以综合认识,就能对玉器的鉴定有所了解。王先生还强调,材料、器型、纹饰、雕工、沁色这“五条标准”是统一的,如果产生矛盾,就叫“信息紊乱”,“信息紊乱”的玉器一定是伪古玉!
在业内,王敬之是“中国田黄第一人”,同时是知名文物鉴定专家,盛名之下,更有诸多难言之隐。
他的家,就在北京潘家园古玩城附近一幢平常的建筑里。房间的墙壁上满是字画,清一色名家的作品。有人问,多少钱可以卖?他回答得也干脆:多少钱都不卖。
卖,是一种交易。不卖,是一种坚持。既然当了裁判员,就不当运动员。
凭他的名气,开证书就可以发大财,有时,人家手上一块石头价值几何,其实取决于他一句话。他的话,一字千金。只是,说,还是不说?
一位辽阳老先生气的发抖,王敬之说我40多块玉都是假的,什么狗屁专家!并把不满贴到网上。还有人拿着藏品非要他看,看过之后中风了,数十年的收藏,看完灰飞烟灭。
做鉴定专家战战兢兢,如履薄冰,需要极强的心理素质。他深有感慨:“鉴定很残酷。你说这是真,他叫你爹;你说它是假,他骂屏蔽词语。有时你感觉自己不是鉴定家,而是‘刽子手’,你把白日梦都击碎了。”
如果你说假的是真的,人家就会要你开证书,会拿出来卖。买家还要鉴定,鉴定还要找你。你说,这个时候你该怎样鉴定自己?
收藏一旦成为投资,弄不好就会变味儿。
无可奈何,鉴定家是个得罪人的角儿,不好玩,所以王敬之玩茶、写字。好茶,因情投意合的人而饮之有味。好书法,因志趣相同而气韵生动。
王敬之是书法大家林散之的得意门生。40余年前,他在青年求学时期,便与林散之、王驾吾、沙孟海、姜亮夫、陆维钊等国学大师及书法大家结识,常年耳濡目染,受到了良好的启蒙。王敬之坦言,这是他人生成长历程中最为宝贵的记忆。
回忆起诸位大家,王敬之印象最深的便是与林散之、王驾吾两位先生的交往。1964年,经朋友介绍,王敬之携带自己的书法作品拜访林散之先生。初次见面,王敬之便被老先生严谨的书学态度所折服。“从民国成长起来的书法家写字讲究学者之气,先生便是学者书法家的代表。从每一笔到字体的结构,再到作品整体的气韵,他都细细讲解,让我感受到了一位书法大家的艺品书风。”与林老的相识,王敬之得以从高标准的视角审视自己的书法,切身感受到了书法的精髓。
王驾吾是20世纪研究《墨子》的大学者。王敬之用亲如父子来形容与这位国学大师的缘分。对于最为钟爱的弟子,老先生给王敬之最大的建议便是读书,还特别用心地给他列了长长的一串书单。八年间,王敬之每周必到老先生那里喝茶聊天,从艺术到国学、从历史到当下,他不断沉淀自己,打下了深厚的国学基础。在王敬之的眼中,自己书法的提升,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国学的修养。
随着阅历的增加,王敬之不断深化了对书法的见解。他说,书法的格调与国学学养息息相关。“王驾吾是国学大师,林散之是书法大家,从他们的书法作品中可以看出,字里行间渗透出的是一种自信,这是他们对人生、对社会、对自我的自信,这都源自于字外功夫的深厚积累。”王敬之坦言,学书法不能急功近利。“书法贵在坚持,当你用心去钻研它,再融入自己的修养,书法会伴随着时间的变化,不自觉地蜕变。风格的形成最终是一种自然变化的结果。”王敬之说。
腹有诗书气自华。王敬之认为,写字要符合自己的性情,书法不仅是技术的东西,还要多读书。“古代的名家名作之所以成为经典,一个重要的方面,是由于他们在实践技巧上千锤百炼,在艺术格调上不断提升,各有奇妙,达到了别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但现在很多书法家不读书,连几句应景诗都很难写出来,这跟古人很难比。”作为一位有着深厚造诣的多领域专家,王敬之著述了大量的国学、鉴定、书法专著。他善于借鉴不同艺术门类并相互融合,从王敬之身上可以看出传统国学的沿袭,这使得他的书法更加饱满,更有格调。
他的工作室里,悬挂着众先生为其题写的书作,尽管风格、题材、内容各有偏向,但从每一幅墨迹中,他已然读出了学问之道。“每个人无论从事何种学问,都要有一根锚,无论是面对怎样的局面,都有自信能够立得住,国学如此,艺术更是如此”。
很多鉴定,王敬之都不太敢去了,倘若求字,他愿意大大方方地送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