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龙缸》出世,演绎厚积薄发的背后故事!

作者/来源:刘越发表日期:2016-09-271727



刘 越

联拍在线鉴定专家

鉴定范围:近现代瓷、明清瓷、高古瓷


人物名片  

刘越,著名瓷器鉴定专家、作家。

北京大学考古学系硕士毕业,曾在拍卖业巨头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工作多年,历任瓷器工艺品部总经理和陶瓷部总经理,走遍世界各地鉴定瓷器,策划组织各类重要拍卖上百场,过手千万级瓷器珍品无数,具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在业内有着重要影响。同时出版有畅销小说集《骨董时光》和长篇小说《龙缸》,以及在多家媒体和杂志开设专栏,发表陶瓷类研究文章。在中国嘉德工作15年,组织策划了《五台山人道光御瓷专场》、《翦淞阁专场》、《唐琴大圣遗音专场》。


没有人能收藏艺术品,只有不朽的艺术品在收藏人

2016年,刘越以艺术品市场真实背景写成的《龙缸》传奇大作上线发售,作为一部由专业人士撰写的小说,主要创作背景偏重于拍卖行业,所写的主人公也都是拍卖行业内的人,情节里也有很深的作者从业经历的影子。《龙缸》获得著名收藏家、鉴赏家马未都和著名诗人、作家冯唐的联袂推荐,马未都老师更是赞誉有加,评价这本书是在故事中汲取知识,又用知识推进故事。此书一问世便在收藏圈内引发广泛关注,好评如潮。




《龙缸》之前,刘越的小说已经有了市场。2012-2013年,微博正火,刘越尝试着在微博上以连载方式,写一些和古董有关的青春爱情短篇小说,反响非常好,一时间圈粉无数。连载十几篇后,中国青年出版社的编辑找到他,于是就将这些小短文集结成册,有了第一本书——《骨董时光》短篇小说集。




或许是常年在中国嘉德担任要职,过手艺术品无数,他的文字也带着文艺范,比如,他这样写藏者之间的心心相惜:

我一直期待着,

某一时刻的相遇,

你与我曾以古物的流转,

度量人生的短暂,

我们在哪里失散,

就会在哪里重逢,

怀同样心愿者,

无别离。

他把收藏写成了诗,字里充满了灵气,读的人悟到了情怀。





其实写小说只是刘越的副业,他的日常更多的是跟瓷器打交道,在中国嘉德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工作多年,历任瓷器工艺品部总经理和陶瓷部总经理,走遍世界各地鉴定瓷器,策划组织各类重要拍卖上百场,过手千万级瓷器珍品无数,亲历了多个天价藏品的诞生。每年嘉德拍卖,刘越都要给藏家点评瓷中重器,为藏家们提供权威的参考意见,也帮助他们提高鉴赏水平。

对于文物,刘越始终保持一份敬仰之心。他刚入行的时候,听一位老前辈说,只有千年的宝贝,没有千年的主人。从业十几年来,自己更是深有体会,艺术品自身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不是人能够主宰,“比如历经千年的一件瓷器、一件古画,流转到你这,你以为是你在收藏它,实际是它在收藏你,你只是它经历千百年的无数主人之一,历代主人离世消失,艺术品却依然在,继续流转,续写着它自己的收藏故事,以古物的流转去度量,我们的人生又是何其短暂。我做了这么多年真的有感触,总觉得人和物的因缘多是注定的,不是你找东西,是东西在找你。有千年的宝贝,没有千年的主人”。

因此,在《龙缸》的扉页处,刘越题了一句话:没有人能收藏艺术品,只有不朽的艺术品在收藏人。


玩家、行家和藏家,刘越说艺术市场的江湖

投身拍卖行业十五年来,刘越经历的无非三种人:玩家、行家和藏家。

玩家是最先登场与最先出局的人。成为一个玩家比成为一个藏家容易得多,因为条件更宽松,玩家大多以“玩”为旨,图的是乐。他们只是比别人多一点闲钱和多一点对古玩的兴趣,今天买明天也可以卖,高兴就买,不高兴就不卖,但如果是心头好给再多钱也不卖。这就是玩家,不强求系统收藏。在那个信息不对称的年代,玩家们如鱼得水,买得容易,卖得开心 。




2003 年之后,随着艺术品市场的高速增长,更多的人投身进来,购买古玩需要更多资金和更多精力的专注投入,不够专业和专心的玩家队伍缺乏持续竞争力,被逐渐边缘化了,此时成为了行家的天下 。

2003 年至2011 年这八年,古玩价格的不断飞涨和海外淘宝市场的全方位开拓给了古玩商们迅速发展做大的机会,同时这也是拍卖业、画廊业野蛮生长的年代。那时候好东西出来得多,国人在世界各地寻宝,掀起了文物回流的大潮。在2009年后,宏观经济变化,艺术品市场的泡沫不断累积,同时金融资本大规模进入,很多当时进入的艺术基金在今天看来进入的时机和运作的方式是不合适的,只是当时人们投资或投机热情的高涨,使市场早已忽视了这些风险 。

2012 年之后,随着经济下行,市场进入调整期,古董行业也在进行自我调整,行家中很多人资金周转不动,或严重亏损,前些年囫囵吞下的钱,一部分又吐了出来,有些行家逐渐淡出了,有些仍活跃着,但对市场的影响力在逐渐减小。此时的艺术品市场,基本被重量级的大藏家和顶尖拍卖行主导,逐渐成为私人美术馆或企业收藏的顶级藏家、还有“发烧友”级别的专攻某一领域的专项藏家的天下。

刘越认为,要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大藏家,有着近乎苛刻的条件。不仅要喜欢,而且要相当有钱,每年没有几个亿的现金流那就是“浮云”。关键还要建立成体系的收藏,买完后要能留得住,一点点攒。有时不见得多喜欢,但为了凑上品种,或者为了美术馆的藏品级别规划,也会买。为了等件大东西,有时会惦记好多年,真正等到了,未必拼争得下来。最关键还要遇对人,跟对朋友圈。很多想成为藏家的收藏爱好者都牺牲在了收藏圈的边缘。

现在很少有被捡漏的机会,精品的价格还在不断上涨,这是刘越的行家圈子里已经是共识,“也因为如此,我们虽然苦、虽然难,但始终抱有信心和乐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