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扬州486非遗集聚区联合扬州所谓民间收藏家共同举办了《踏青寻芳--元明清青花瓷迎春特展》。展出了景德镇“元明清”青花瓷藏品136件,可堪称有史以来扬州“最大规模”,“最具影响力”的一次展览,“宝贝”均来之苏州“藏家”顾建中先生团队,可谓是“珍品”众多、琳琅满目。成化官窑竟有20余件。如此空前绝后的孤品展,怎么能不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昨日,扬州古陶瓷委员会,扬州收藏家协会,扬州文物局相关权威人士来到486非遗集聚区的此展会,可谓“大饱眼福”,专家认定,所有“文物”竟属于现代仿品,并没有文物价值或经济价值。唯一的“价值”也仅仅只能说是仿品与真品的可比较性。
《明宣德青花蝙蝠桃形洗》赝品
《明弘治青花仕女纹熏炉》赝品
《明成化斗彩婴戏纹杯》赝品
时下,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文化水平的进一步提高,以及国家近年来出台的允许私人收藏文物流通的《文物保护法》,让民间的收藏和交流有了较为广阔的空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不断加入到文物收藏的行列中来,文物收藏风大有愈演愈烈之势。各大媒体电视节目的市民参与度与观众的收视率。今年春晚北京卫视竟把故宫文物搬上屏幕,潜意识中暗示了收藏的长期性及文化产业的可发展持续性。而在互联网上的高达113万条含有“文物收藏”的信息条,你就更不难理解这股民间收藏风潮的火热究竟已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了。虽然说,风起云涌的文物收藏热昭示市民收藏意识的增强,这无论是对市民的文化修养,还是对文物市场的繁荣,还是对华夏民族文化的传承,都的确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但是,在蓬勃发展的文物收藏市场的背后,还存在着诸如市民文物知识欠缺、文物交易市场欠规范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这些不足,都给文物收藏市场的良性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弊端。从这一点来看,此次扬州古陶瓷专家在这次《踏青寻芳--元明清青花瓷迎春特展》中鉴定出十成是赝品的消息,或许对于部分藏友来说是一件令人闹心的“坏”事,但对于扬州文物收藏市场的良性发展来说,却可称得上是一件“喜”事。因为市场不但需要规范化,更需要一座坚不可摧的城墙阻挡那些邪门歪风,杜绝误导性学术及此类展览,使收藏界能良性发展,使其起到文物市场交流,学习,研究的规范化。这也是我们收藏人士及鉴定人士必须尽到的责任。在此情况下古陶瓷委员会对收藏爱好者有着如下一些较强的警示。
其一,警示更多的有收藏文物爱好的市民应该理性的对待文物收藏。在刚刚兴起的这股文物收藏热中,许多市民其实并不具备文物收藏的“软件”资源,也就是说市民对于文物知识的储备上还只是处于一个粗浅的层次。加上诸如此类的赝品展,媒体的肆意炒作宣传等等。因此,在这样的情况下,鱼龙混杂的民间文物着实让这些市民看花了眼,许多市民不管三七二十一,认为收藏文物肯定是一件赚钱的事情,导致盲目收藏愈来越多。而这次十成“文物”是赝品的消息,无疑在这些收藏者头上浇了一盆凉水,有助于更多市民在以后收藏文物时趋于一个更加理性的态度。
其二,警示有关政府部门加强对文物收藏市场的监管力度。包括相关报社等媒体应具备借助权威机构审核的责任,再正确引导广大收藏爱好着。众所周知,我国文物市场长期以来处于自发地发展状态,缺乏政策引导,缺乏行之有效的法律法规的规范,因此难免出现泥沙俱下,鱼龙混杂的情况。现如今,许多问题已经到了需要大力整治的地步了。对此,希望有关部门积极将民间收藏置于修订后的《文物保护法》的有效指导监管之下,采取更多可行的措施,从收藏、保护、利用、交流、展览的各个角度,全方位地整顿丰富完善文物收藏市场。
其三,警示报纸、电视等媒体对文物收藏的宣传要更全面化一些。作为大众化的传播媒体,无疑在文物知识以及收藏导向上也起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对待文物收藏上,媒体一方面要积极的提供给市民更多了解文物知识的机会,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宣传的正确导向,既报喜也报忧。也就是说,要让市民清醒地认识到,文物收藏也是把“双刃剑”。做得好兴国安邦,做不好祸国殃民!
现如今我们已经看到,当前的文物收藏正进入了蓬勃发展的新阶段,已经抛开了简单的欣赏、喜爱及文物背后历史的理解。而被融入了许多现代的商业成分,而在如今过分夸大文物经济价值取向的情况下,本人建议广大藏友需谨慎介入。
上一篇:略論中國傳統文化的遺失
下一篇:犀角鉴定与“瞎子摸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