痕都斯坦式青玉西番莲纹宝瓶
“我们是2011年秋天,经过好几个月的筛选,最终确定了制作宝瓶的原料是24公斤重的新疆和田青玉。”用料确定后,孔德珮并没有马上动工,而是将开工的时间定在了来年开春。孔德珮说,开春动工,这里的讲究有不少。
“年底年初,甚至在整个正月里,大家还在新年的气氛里,都比较兴奋和躁动。开春,节日过完了,喧嚣散尽,心就静下来了。”雕刻是精细活,心不静,则不能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孔德珮说他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三个字——静、坐、悟。“静是要静得下心神,坐是要坐得住板凳,悟是肯钻研能创新。”
开工后,首先要做的就是对原料进行修大型,然后用管钻掏膛,一钻一钻将瓶体中间部分掏空。接下来就要细修外形,浮雕西番莲纹;再接下来是对瓶子的内壁修胎、 打磨,瓶壁最薄处要求仅为0.2毫米。
“最难也是最吃功夫的是打磨这一阶段,这个瓶最薄的地方只有0.2毫米,这一过程压力和难度都特别大,稍微控制不住力度,这个宝瓶就完成不了了。”孔德珮回忆,打磨的时候,隔着瓶壁都看得见砣子在转动。0.2毫米,这个不简单的数字考验的是孔德珮多年的经验和手感操控砣具的力度。少一分力,完不成抛光,多一分力,则瓶碎,一个团队900多个日夜心血将付诸东流。孔德珮说,“越是到了快完成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压力越大,每一砣下去,对身心都是考验。”
这种高度紧张的情绪持续了两年半,终于,一个高27.5厘米,重240克的“痕都斯坦式青玉西番莲纹宝瓶”完美竣工。
“截至目前,这件作品是国内同体量玉瓶中重量最轻的,比故宫博物院收藏的薄胎玉瓶还薄。从24公斤变身为240克啊……” 孔德珮说这话时,眼里在放光,那是一种匠人对技艺的自信之光,是对中华玉文化的自豪之光。的确,支撑他一路奋进而行的,恰是充满魅力的玉文化。
玉文化随时代变迁
从玉雕手艺谈到玉文化,孔德珮有很多话要说。
“君子无故,玉不去身”。自新石器时代以来,中国古代玉文化以“玉不琢不成器”为理论基础,以玉器为载体,迎合并承载了上层建筑的精神思想需求,先后倡导了“神权” “玉和”和“玉德”思想,而中国现代玉文化则以“大美无饰”的思想为基础,坚持“自然美、原始状的天造艺术”“美玉不琢”是现代玉文化的理念。玉文化不是一个空洞的概念,也不是一种静止凝固的定义。回顾历史不难发现,玉文化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