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央:
您的《龙缸》扉页的一句话我印象特别深刻:没有人能收藏艺术品,只有不朽的艺术品在收藏人。收藏是不是一个特遗憾的事业?因为我们总会面临和藏品的分离。
刘越:
遗憾和圆满总是相对的,收藏是一个美好的事业,更是人与物之间一段美好的缘分,我们借助艺术品这个比个人肉体生命更恒久的东西,把我们的情感和知识传达给下一代更下一代的人,这是一个奇妙的灵魂旅程。
贝央:
作为拍卖行业的资深专家,您在收藏圈内已经有广泛的影响力了,怎么突然跨界写起小说来了?是兴趣使然吗?
刘越:
我从小是文学爱好者,一直以业余写作自娱,当生活经历积累到一定阶段,写些东西来表达人生经验就是必然的事情了,但写小说使我认识到自己搭建人物故事的文学能力很不足,我正在努力提高,争取下一步作品能有质量上的提升。
贝央:
都说您是收藏领域里写作最好的,作家里玩收藏最好的,这两个领域在您生命中各占什么样的分量?
刘越:
这反过来说明我在两个领域都不够好,我还想做的更好,比如在瓷器的某个小领域有更高层次的鉴定水平,或者将来写的小说能成为更畅销的书。
贝央:
这些年,全球的大拍您几乎都在现场,过眼重器无数,这点很多朋友都特别羡慕,有人说“过我眼即我有”是收藏的最高境界,您怎么看?
刘越:
“过眼即我有”这真是个矛盾的话,一方面搞收藏的人见到珍贵美物谁不想拥有?另一方面个人能力总是有限的,再者从敬物识物的角度来说,很多东西被公众机构或更有保护和展览文物能力的名人收藏,比被一个普通人收藏更有意义,也更安全。作为一个财力能力有限的古董鉴赏者,能收获“过眼”所带来的知识和愉悦感,这就够了。
贝央:
在这个圈子里,您过眼各种藏品,也接触了各式各样的藏家,能说说收藏圈里的江湖吗?
刘越:
“收藏的江湖”可不是几句话能说清楚的,未来我还是再写一部小说给你看吧。
贝央:
我经常关注您的“骨董时光微讲堂”,除了学习很多专业知识,还能了解很多大拍重器背后的精彩故事,很过瘾,您那么忙,为什么还要坚持做这个微讲堂?
刘越:
“骨董时光微讲堂”是我建立的一个微信群讲课平台,每周定期请收藏领域不同类别的专家用语音加图片的方式授课,内容主要面向初级收藏爱好者,普及收藏鉴赏知识,希望能引导更多人进入收藏这个领域。我们有一个志愿者团队,有几个群秘书帮我日常维护这个群,她们辛苦了。如果你们有兴趣加入,只要通过搜索同名公众号,在里面添加群秘书微信,就可以进入讲堂群,和我们一起分享知识和快乐。
贝央:
纽约亚洲艺术周历年都备受藏家关注,苏富比佳士得佳器迭出,能简单的跟我们解读一下今年两大拍卖行的重器吗?
刘越
关于纽约亚洲艺术周,我这次也会参加,等回来再和你们分享故事吧。
贝央:
谢谢刘越老师!期待您的精彩纽约行。
上一篇:谈美二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