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的青瓷,又由青瓷发展到北朝白瓷,而后再由白瓷发展到彩瓷将近二千年的历程。其中,从青瓷到白瓷的转变,是在唐宋时期完成的。而由白瓷到彩瓷的转变,则是明清朝时期实现的。明清时期彩瓷的发展和盛行,使中国古代陶瓷进入了一个鼎盛时期。
瓶高:52cm,口径:9.5cm,底径:16.5cm
隆庆皇帝朱载垕(1567-1573)隆庆一朝仅六年,政局不稳,景德镇生产一度停滞,从遗存的传世品来看,其瓷器工艺与装饰风格与前朝嘉靖相近,多以青花和五彩器物为主。堪称明代后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时期。隆庆朝虽然短暂,但据文献记载,该朝御窑瓷器产量仍有一定数量。其间历经图治,贯彻执行恤商开关解海禁等政策,为万历初年张居正主导的改革奠定了基础。
上图:隆庆五彩鱼乐纹梅瓶
五彩所指是分布在瓷器釉面上多种颜色的彩---而五彩瓷并不一定指瓷器釉面上只有五种颜色,多于或少于五种彩的彩瓷,在习惯上也同样称之为五彩瓷。
大明隆庆年造款“五彩鱼乐纹梅瓶”,五彩瓷瓷器釉上彩的一种。所谓釉上彩瓷,就是烧好的素器釉面上进行彩绘,再入窑经800-900°C温度烘烤而成的一种瓷器。胎体致密,底足露胎处少有枇杷黄火石红,釉厚而肥润,釉色白中微微泛青。器型硕大盘口细颈,丰肩敛收至底足微撇,圈足旋削,足底有窑裂鸡爪纹。
该梅瓶通体以五彩饰鱼乐纹,梅瓶口沿绘红黄褐方块纹。颈部绘蕉叶纹。肩部署青花“大明隆庆年造”楷书六字款。款下方绘几何纹开光折枝花卉纹,上下两道弦纹,突出主体纹饰形态各异的水草鱼乐纹。底足部绘有寿山福海瑞兽火焰海马纹。水草鱼乐纹,画面繁密,写实生动,画工细腻,形态各异,活灵活现,呈现出生机盎然的祥和景象。
纹饰以绿彩为主,点缀红,黄,褐,黑彩色,艳丽清新。施彩略微凸起。饰纹;以青花淡描,红,黄,褐,黑彩绘鱼及水草,辅饰缀以云彩;口沿处以青花黄红褐彩绘方块纹,腹部主体纹饰以青花绘水波纹。黄彩,黑彩,绿,彩、红彩,褐彩绘形态各异的水草鱼乐纹。
上图:隆庆五彩鱼乐纹梅瓶局部图
从传世品看,隆庆朝御窑瓷器品种较嘉靖朝有所减少,主要品种有青花、青花加矾红彩、黄地青花、五彩、斗彩、白釉、浇黄釉瓷等。矾红彩别具特征,呈色红黄,被形象称为黄上红或枣皮红。
纹饰画工古朴豪迈,设色浓艳,布局繁密,属“大明五彩”的典型。其大红配大绿的鲜艳搭配向世人展现宫廷皇室生活的极度奢华生活。五彩是一种传统的釉上彩绘,成熟于嘉靖、隆庆、万历时。不需五彩皆备,以红、绿、黄三色为基本色,由于当时尚未发明釉上蓝彩,因此常以釉下青花代之,所以又称为“青花五彩”。各种颜色交错使用色差对比强烈,纹样色彩绚丽。此种技法不以青花为主色,只把青花作为组成画面的一种色彩,与红,绿,黄,褐,黑等色处于同等地位。
款识多用“大明隆庆年造”,少用“制”字。隆庆御窑瓷器采用了区别前朝的纪年款以“造”字替代“制”字的“大明隆庆年造”六字楷书年款或“隆庆年造”四字年款。
五彩鱼乐纹梅瓶,器型硕大而威悍精美,隆庆一朝只有短短的6年,官窑瓷器数量很少,如此大型五彩器非常罕见,带有官窑款识的“大明隆庆年造”的五彩器,是隆庆官窑中的名品重器。时至当今如凤毛麟角,珍罕非常。历经450多年的历史,传至今世,是一件非常难得的明代隆庆官窑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