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梅瓶赏析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19-03-134390

“釉里红”始烧于元代(1271-1368年),是元代景德镇工匠的重要发明之一。烧造制作工艺和青花瓷基本相似,最大的特点就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釉里红”是以氧化铜作为呈色剂,在涩胎上绘画纹饰后,罩施透明釉,在1350℃左右的高温中经氧化还原而一次烧成。因红色纹饰在釉下,所以称为“釉里红”。由于釉里红与青花瓷的烧制工艺大体相同,统称为釉下彩,惟有红色,蓝色各异。“釉里红”的出现,使瓷器绘画技术与烧造工艺结合的日趋成熟,将彩瓷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
上图   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梅瓶

  元-釉里红缠枝莲纹梅瓶尺寸/规格:高;43.5厘米。口径;5.3厘米.腹径;25.7厘米。足径;14厘米。 
 
上图  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梅瓶局部图

  梅瓶是汉族传统器型;小口短颈,丰肩,收腹,敛底、圈足的瓶式,以口小只能插梅枝而得名。因瓶体修长,宋时称为“经瓶”,作为盛酒器皿,造型挺拔,秀气,俏丽,明朝以后被称为梅瓶。梅瓶最早出现于唐代,宋辽时期较为流行,并且出现了许多新品种。
                  
上图   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梅瓶局部图
  
元代“釉里红”瓷器,初创时期的制作水平和艺术风格及绘画工艺方面;则体现出带有北方游牧民族的特征。该梅瓶装饰绘画共分为五层,也就是说器身自上而下有五层圈带纹饰,1,肩上部是一条较窄的卷草边饰纹。2,肩部凤穿缠枝莲纹。3,腹部为主体纹饰周身绘满缠枝牡丹图案。4,紧接着是一条较窄的卷草纹边饰。5,下腹是仰莲如意纹。部局合理,构图严谨,层次分明,笔意有力,红色深沉之中又带古朴,风格生动豪放。
上图  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梅瓶
  
器型大方;线条优美,折沿小口,梯形束颈,弧形丰肩,腹下敛收,浅挖圈足。造型优美,线条圆润、流畅,雍容华贵。给人一种高大、庄重、浑厚、质朴凝重的美感。而这只釉里红牡丹纹梅瓶器体硕大,具有明显的元朝时期的豪放风格。 展现出不同的审美取向与风格。就造型纹饰而论,有着浓郁的游牧民族色彩,壮硕而简洁,但在装饰纹样上,则主要来源于我国汉文化,故主体纹饰大多是汉族传统题材,元代景德镇窑成熟的烧造技艺,成就了不朽的艺术价值。
上图  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梅瓶

  梅瓶;宋元时期各地瓷窑均有烧制,但以元代景德镇梅瓶最为俊秀精湛,其高超的烧造工艺。缔造了该器型的挺拔秀美。折沿小口,梯形短颈,弧型丰肩,长弧敛腹,足底微撇,浅挖圈足,无釉砂底。器型;简洁明快,雅俗共赏,素有天下第一美瓶的赞誉。元代釉里红缠枝莲纹梅瓶;承载的是中华民族的历史,传承的是古代汉族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文化,凝聚的是精美的艺术结晶。

上图  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梅瓶囗沿局部图 

上图  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梅瓶足底局部图

  因为“釉里红”瓷器的炼制难度极高,稍有偏差,便往往不能达到预期的一抹艳红。色彩艳丽的“釉里红”难得一见,故元“釉里红”颜色为浅红、黑红、灰黑色的较多,这也是元代“釉里红”瓷器的鉴别要点。元代釉里红瓷器也具有胎体;细密、坚致、洁白。釉色;多为白中闪青的卵白釉。釉面;非常光润的特点。但是“粗胎细釉”是元代烧制大件瓷器的时代特征。
上图  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梅瓶
  
该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梅瓶体积较大,胎质细腻,器底粘有釉斑并现浅淡的枇杷黄窑红,制作较为规整。画面简洁,缠枝牡丹及辅助纹饰绘画写实流畅,从而反映了元代瓷器花卉纹画面的装饰特点。“釉里红”有瓷器中的贵族之称誉,其制作精美而传世极少,故而异常珍贵,由于烧成温度狭窄.且难度很大,成品率极低,产量更极少。元代“釉里红”瓷器传世品与出土器的数量极为稀有。根据时间大致分为延祐期、至正期和元末期三个阶段,其中又以“至正型”为最佳。元代青花瓷和“釉里红”瓷器,开辟了由素瓷向彩瓷过渡的新时代,其富丽雄浑、画风豪放,绘画层次繁多,与中华民族传统的审美情趣大相径庭,是我国陶瓷史上的一朵奇葩,可谓;“凤毛麟角”物以稀为贵。并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经济价值。历经700多年流传至今是不可多得的,绝好鉴赏收藏艺术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