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首页 - 联拍大讲堂

共有348篇文章
每页显示
  • 小小醴陵,惊天大案

    作者/来源:廖文伟发表日期:2018-11-28
    渌水呜咽卷走惊天大案录副奏折藏身废纸堆中  湖南有个醴陵,醴陵有个花桥,花桥附近有个地方叫作“蜡树打金”。 这个叫作“蜡树打金”的地方,之所以有个如此稀奇古怪的名字,是因为178年前的道光... 查看更多
  • “隐形鬼谷下山”揭示元代青花瓷绘画的奥秘

    作者/来源:路杰发表日期:2018-11-20
    元代是绘画艺术与陶瓷艺术首次大规模融合的创新阶段。丰富的题材、多样的纹饰、繁密的布局使得元青花瓷器风格粗犷更能够反应出元代世人的风貌。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的元代青花瓷器代表作“鬼谷下山”图罐直... 查看更多
  • 美器漫谈--以两款南宋龙泉窑小盏为例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8-11-13
    翻开宋代诗词,我们经常会读到诗词里的瓶炉盘碗杯盏。如“葛巾羽扇吾身健,雪椀冰瓯子句清(范成大《次韵甄雪卿晚登浮丘亭》)”;“藤杖有时缘石磴,风炉随处置茶杯(陆游《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查看更多
  • 济南刘氏五姐弟热爱钟表 办起钟表博物馆

    作者/来源:刘荣光发表日期:2018-11-07
    时间,从不停歇,也在不停地消失。而作为记录时间的工具,钟表自出现那一天起,就成为一种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同时,钟表也是历史的镌刻者,不论是古旧的老式钟表还是流行的华丽新款,都在伴随着时间流逝的... 查看更多
  • 廖文伟:文心玩古:品读“竹梅图”刻铜墨盒

    作者/来源:廖文伟发表日期:2018-11-01
    闯进古玩收藏殿堂数十年,刻铜墨盒上手无数,最令我心动的却只有一两方,其中之一,便是张樾臣刻,陈师曾题诗作画的松华斋所售“竹梅图”刻铜墨盒。那日古玩商人送来六七方刻铜墨盒,独独这方,不唯包浆熟润浑厚,... 查看更多
  • 宣统三年大清“飞或立”龙图银币伍角(照片)鉴定

    作者/来源:卢伯雄 发表日期:2018-10-31
    ●参考意见●1、宣统三年大清银币伍角,1911年天津度支部造币总厂铸,此版铸量极少,市面几乎看不到。仅就目前较为常见的宣统三年“大清银币”,除壹元、二角、一角曾经普遍流通外,亦曾试铸伍角银币,但伍角... 查看更多
  • 从一件“官窑”直颈瓶说起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8-10-30
    此讲要说的“官窑”直颈瓶是英国 V&A(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一件珍藏。该瓶原为艾伦 · 巴罗夫妇(Sir Alan Barlow and Lady Barlow)收藏,1967年捐赠给... 查看更多
  • 看日本馆藏的龙泉窑青瓷及其他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8-10-30
    这几天在日本参观了出光美术馆和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两场展览,感慨良多。两场展览,不同主题,不同风格,但有个共同点:选的东西很精,真正从审美角度看瓷器,选瓷器,以审美为第一收藏标准。两场展览上,都看到了... 查看更多
  • 看哥窑倭角方洗谈小器大作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8-10-30
    小器大作,顾名思义即是小器皿花大力气大功夫来制作。如何来认识小器大作现象?笔者认为,门类不同,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些文玩,本身就是小物件,适合把玩,它的小器大作往往就是精雕细琢,穷工极巧。瓷器不一... 查看更多
  • 从一件炉子谈两宋官窑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8-10-29
    最近在一位藏家的家里见到一件炉子。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龙泉窑炉子,官样造型,带支钉痕,虽有小残,仍是珍贵,尤其对于我们学习研究来说,是一件很具意义的器物。对于这件炉子,我也有很多感想。《北宋官窑在龙泉...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

共有 348 条记录
共 35 页
每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