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首页 - 联拍大讲堂

共有348篇文章
每页显示
  • 老徐解读——雍正朝的文化与艺术

    作者/来源:徐辉发表日期:2017-06-19
    在6月6日北京保利【瑰映如茵-玫茵堂暨欧美搜储康熙雍正御窑精华】全场拍出1.149亿元。而清雍正粉青釉灯笼式盖瓶经过激烈竞价,以1720元落槌,加上佣金1978万元高价成交。雍正朝的瓷器凭什么屡屡拍... 查看更多
  • 打眼几十万,照收千尊木雕造像--专访收藏家、鉴赏家吴小刚

    作者/来源:吴小刚发表日期:2017-06-19
    吴小刚在博物馆前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苏州吴江,分为道教馆、佛教馆、综合馆令人揪心的木雕造像收藏现状很多藏家对于中国木雕造像领域并不熟悉,这一领域的实际情况可能比藏家想象还要严峻得多。吴小刚:国际收藏... 查看更多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陶瓷发展历史

    作者/来源:陈明秋发表日期:2017-06-14
    中国陶瓷的历史,从唐末又一个瓷器发展高峰(公园906年)到宋末元初(公元1279年)这300多年间,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著名的五代柴窑瓷,宋代汝官哥定钧窑瓷和龙泉窑瓷影青瓷等,辽白瓷和黑白瓷,金代... 查看更多
  • 周维新:议赵孟頫玉润珠圆书风

    作者/来源:周维新发表日期:2017-06-14
    赵孟頫八岁时所书《过秦论》,鲜于枢在卷后跋云:“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纵观赵氏一生,小楷作品主要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锺繇和东晋道士杨羲。对王羲之《乐毅论》《... 查看更多
  • 崔凯老师,竟然是位捡漏高手

    作者/来源:崔凯发表日期:2017-06-08
    玩收藏,人人都想捡漏,但对于许多藏友来讲,捡漏不成反打眼的故事比比皆是。有一组数据告诉你捡漏究竟有多难!在《华豫之门》每月举行的海选鉴宝活动中,仿品赝品比例高达八成以上,所以我们常能看见,在海选中、... 查看更多
  • “类雪类银”话邢窑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18-02-01
    邢窑是唐代诸多窑口中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 一。唐代诗人陆羽的《茶经》中关于邢窑瓷器茶盏在使用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地位,也反映了邢窑 在盛唐社会中饮茶文化中所代表的一个层次。“邢窑类银,越窑类玉,邢不如越一... 查看更多
  • 青年玉雕艺术家芮帅:智圆行方 知行合一

    作者/来源:芮帅发表日期:2017-06-06
    他的作品线条流畅,精细简洁,立意深邃,古朴厚重,传承的元素中夹带着现代的灵动,适合现代人审美观。近日,笔者专访了这位青年玉雕艺术家,现在就与读者一起走进他的一片冰心玉世界。央视网:芮帅老师您好。你在... 查看更多
  • 烟云供养--梅墨生写生作品品读

    作者/来源:李延发表日期:2017-06-06
    拜读过很多梅墨生先生见诸报端和媒体的山水和花鸟作品,总感觉梅先生的笔墨间有一股独特的“气”。孤傲劲拔的花朵,无论单枝、多枝,皆结构疏落,枝朵晰然;若隐若现的山峦墨痕,悠远又近;明艳的植物却有着吝啬的... 查看更多
  • 红珊瑚的分辨

    作者/来源:李卫昊发表日期:2017-06-06
           活珊瑚:宝石学中所说的活珊瑚,是指打捞时仍活着的珊瑚。打捞出来以后,表面有生物组织,骨髓富含油脂,所以加工后光泽明亮,质地致密,韧性也较好,是加... 查看更多
  • 瓷器之辩伪

    作者/来源:李卫昊发表日期:2017-06-06
          瓷器之新旧、真伪,本人不难辨认,但世人多受其蔽者。特因不仔细考察耳。各代之瓷器,其式样、颜色、花纹及做工,皆有其特长。其每一种皆各有准则,凡系一朝之器,其式... 查看更多
  • 古珠之——唐球唐八棱的起源

    作者/来源:李卫昊发表日期:2017-06-06
    古珠之——唐球唐八棱的起源由于唐球、唐八棱这两种珠子有很多的相通性,故在此放在一起来谈。首先,讨论一下唐球、唐八棱名称的由来。从它们的制作形式、工艺及材质上来分析,应当制作于古代印度或者中亚地区,并... 查看更多
  • 对话吴小刚:宋代木雕造像是国外大型博物馆必得的藏品

    作者/来源:吴小刚发表日期:2017-06-03
    吴小刚联拍在线鉴定专家鉴定范围:木雕造像人物名片  吴小刚,万缘堂古代木雕造像艺术馆馆长;湖北黄梅五祖寺文化保护中心秘书长;某知名收藏网及雅昌艺术论坛造像版版主;中国知名艺术品收...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

共有 348 条记录
共 29 页
每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