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首页 - 联拍大讲堂

共有348篇文章
每页显示
  • 玉石鉴定讲究“形而上”和“形而下”

    作者/来源:王敬之发表日期:2016-08-26
    人物名片王敬之,1946年出生于南京,1964年拜当代草圣林散之先生为师,后长期追随著名文史学者王驾吾先生研习《墨子》及先秦文学,自1984年起任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编辑、福建美术出版社副编审、杭州出... 查看更多
  • 古瓷鉴定的入门途径及误区

    作者/来源:伍秋鹏发表日期:2016-08-23
    按:以下是古瓷鉴定学院“真伪鉴定基础班”第一讲的内容,侧重于基础理论,其余专题都是实战、实用的专题。古瓷鉴定学院教学的内容全部是伍老师本人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1. 古陶瓷鉴定的主要内容古陶... 查看更多
  • 文物鉴定中的望闻问切

    作者/来源:杨宝杰发表日期:2016-08-23
    人物名片■ 联拍在线鉴定咨询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 杂项专家■ 青铜器专家■ 首都博物馆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文物征集处主任,培训中心讲授专家■ 央视《鉴宝》、《一槌定音》栏目特邀嘉宾■ BTV《天下收... 查看更多
  • 定窑白瓷中“官”、“新官”款识新证

    作者/来源:孙理通发表日期:2016-08-23
    定窑是人们自古推崇的“五大名窑”之一,据考古报告及文献记载,定窑学习邢窑烧制白瓷的时期上限最晚可以追朔到中唐时期(笔者这里就有一件定窑“大中十年”纪年款的塔式罐,图1);晚唐五代时期的薄胎素面白瓷使... 查看更多
  • 可怕的“专家依赖症”

    作者/来源:赵景华发表日期:2016-08-05
    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互相作用的。当我们在谴责那些无德专家的时候,我们同时也反思一下,作为民间收藏市场主体的藏家们是否也为专家们的不良行为承担点什么责任?中国偌大的民间收藏市场,为什么仅仅因... 查看更多
  • 我的收藏心得

    作者/来源:孔德义发表日期:2016-08-04
    想起以往的收藏之路,令我心潮起伏。每件来之不易的藏品都凝聚着我的辛苦和汗水。八十年代无数次的起早贪黑、下乡收货,在老乡处软磨硬泡,所得的藏品,我都记忆犹新。每得到一件心意的东西,常常会兴奋好几天。我... 查看更多
  • 明代宣德炉--见解

    作者/来源:刘卫民发表日期:2016-08-03
    明宣宗朱瞻基在位只有10年。是明朝第五位皇帝,洪熙皇帝长子,宣德一代,犹如短暂的一瞬,然而大约宣德三年1428年初,泰國国王进贡带来数万斤精美的风磨铜。朱瞻基下令工部及礼部宫迋御匠吕震和工部侍郎吴邦... 查看更多
  • 从传统、骨董与文物谈当前文化市场

    作者/来源:胡智勇发表日期:2016-07-29
    一、什么是传统,什么是骨董,什么是文物?传统在百度百科是这样解释:传统就是传承和统一前人社会经验概念的共识。中国人所说的“传统”,更多的时候还是民间“风俗”,就是把前人的生活习俗和社会活动等经验统一... 查看更多
  • 目鉴 — 科学的陶瓷鉴定法

    作者/来源:胡智勇发表日期:2018-02-01
    “目”有不少含义:眼睛、编目、庐山真面目……;“鉴”也可以链接到不少关键词:以人为鉴、以史为鉴、借鉴、鉴别、鉴定、鉴赏……本文所提及的目鉴,简单的说,就是用眼睛来鉴别真伪、鉴明年代。目前在全世界范围... 查看更多
  • 珐琅彩与粉彩区别

    作者/来源:朱克城发表日期:2016-07-19
    珐琅彩瓷是集瓷、画、诗、书、印为一体的高雅艺术品,它高贵奢华,粉彩是受珐琅彩制作工艺影响而发明的一种釉上彩瓷器,也颇受皇家喜爱,珐琅彩瓷一直在官窑收藏者中享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民国时期就曾流传古月轩一... 查看更多
  • 谈谈木雕佛像

    作者/来源:朱克城发表日期:2016-07-19
    木雕佛像最早出现在汉代,佛教传入我国的时代相同,目前最早的木雕佛像是英国考古学家斯坦因1900年10月在新疆尼雅寺庙废墟中挖掘到的汉代木雕立佛,现存大英博物馆,被视作中国丝绸之路的瑰宝。2006年,... 查看更多
  • 南宋《张盐墨迹》偶获记

    作者/来源:陈剑栋发表日期:2016-07-14
    2002年一个晴朗的秋天,我和平江县安定中学的邱老师,乘中巴车去长寿镇收古玩。邱老师是我初交的古玩爱好者,他中段身材,一张充满自信的国字脸上,显示出憨厚忠实的神情。窗外秀丽的平江丘陵山山水不断闪过。...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

共有 348 条记录
共 29 页
每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