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首页 - 联拍大讲堂

共有345篇文章
每页显示
  • 古瓷明珠 福建德化窑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03
    古瓷明珠 福建德化窑地处闽中的德化县,距离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刺桐港很近,是中国古代三大瓷都之一。德化白瓷色泽光润明亮,乳白如凝脂,有“猪油白”、“象牙白”之称。法国人美称为“鹅绒白”及“中国白”... 查看更多
  • 泥油精细 模范端巧——龙泉窑 文/陈 平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03
                         泥油精细   模... 查看更多
  • 叠翠流金说越窑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03
    叠翠流金说越窑  越瓷如冰似玉,蜚声中外,对瓯窑、龙泉窑、南宋官窑乃至朝鲜半岛的高丽瓷等众多名窑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利益驱使,南方许多窑场都烧制与越窑风格相似的器物,进而形成了越窑系。  绵长的烧造... 查看更多
  • 银装素裹 盈库奇珍——邢窑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03
    银装素裹 盈库奇珍——邢窑    邢窑以白瓷闻名于世,兼烧黄釉瓷、青瓷和三彩瓷,在隋中晚期烧制出符合现代精细白瓷标准的瓷器。 邢窑是唐代七大名窑之一。邢窑瓷器(以下称邢瓷)外观精... 查看更多
  • 唐风妙彩——长沙铜官窑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03
                                唐... 查看更多
  • “赣中瓷葩”吉州窑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03
    “赣中瓷葩”吉州窑 与北方的磁州窑、定窑、耀州窑等名窑相比,吉州窑的彩绘瓷艺术不仅更加耀眼,而且创造了吉州窑釉下彩绘装饰纹样的体系。   吉州窑是江南地区最具代表性也最富创造力的... 查看更多
  • 黑釉瓷的佼佼者——宋代建窑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03
    黑釉瓷的佼佼者——宋代建窑 建窑是宋代著名黑瓷产地之一,以产带条状纹的黑釉盏而驰名,为宋代兔... 查看更多
  • 杜颖老师瓷器鉴定实例:天蓝釉连年有余纸镇的真伪判定(附真赝对比图)

    作者/来源:杜颖发表日期:2017-12-26
            杜颖,男,1974生于北京,国家级鉴定师(陶瓷类),国际注册认证鉴定师(陶瓷类),中视鉴藏(北京)艺术品鉴定中心专家委员,资深古代陶瓷收藏鉴赏... 查看更多
  • 自我的简介,从捡漏开始!

    作者/来源:卢瑞勇发表日期:2017-12-14
     自我的简介,从捡漏开始! 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属于比较低调内敛性的个性,也不太善言词,所以一直就安静的低调着,这几天平台的老师跟我说,鉴定有时候是需要一点曝光率的,想了想说的也是,... 查看更多
  • 历代玉璧鉴定,各个时期风格

    作者/来源:朱保军发表日期:2017-11-30
    玉璧是古人祭祀活动中的一种礼器。古人认为天圆地方,而天又是苍色(青色),故“以苍璧礼天”。璧是一种中央有穿孔的扁平状圆形玉器。穿孔称作“好”,边缘器体称作“肉”。 常熟博物馆汉代谷纹玉璧&... 查看更多
  • 慢话铜水烟壶

    作者/来源:池福民发表日期:2017-11-24
    慢话铜水烟壶池福民   烟,在现代生活中已成为一种时髦和身份的象征。中国是礼仪之邦,在人际交往中烟已成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手段。对于瘾君子来说,更是必不可少的随身之物,宁愿少吃一餐饭... 查看更多
  • 浅析毛泽东与义学碑的渊源

    作者/来源:池福民发表日期:2017-11-24
    浅析毛泽东与义学碑的渊源池福民回顾碑刻的历史,我国从汉朝以后,刻碑的风气逐渐普及,从帝王将相的刻碑记功,到名门望族的庙碑家训,尊师重教的劝学碑、义学碑;从文人骚客的石刻翰墨,再到市井草民的贞节牌坊,... 查看更多
  • 晚清才俊榜眼及第夏寿田对联欣赏

    作者/来源:池福民发表日期:2017-11-24
    晚清才俊榜眼及第夏寿田对联欣赏池福民 清朝晚期,我们郴州地区出了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就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殿试榜眼及第——夏寿田。他是湘南地区在清朝时期唯一的一个榜眼。榜眼,是科举时代... 查看更多
  • “民国十八年孙中山正面像三帆船壹元银币”鉴定参考意见

    作者/来源:卢伯雄 发表日期:2017-11-15
    观察转发的微信图片;为-枚民国十八年孙中山正面像三帆船壹元机制银币,自标钢尺显示该枚银币直径为40mm。如何鉴定判断民国十八年孙中山正面头像银币真伪?目前,民国十八年孙中山正面像背面三帆银币,新仿造... 查看更多
  • 汉代王侯为何痴迷玉器?

    作者/来源:朱保军发表日期:2018-01-31
    继良渚、殷商、春秋时代三大时期之后,西汉成为玉器使用和制作的又一黄金时代。帝王之墓,要么早年被盗掘一空,要么至今未被发掘。所以,规格高、规模大的王侯墓葬,成为汉代玉器的主要来源。通过海昏侯等墓葬中的... 查看更多
  • 精金百炼:实践获真知

    作者/来源:陈根保发表日期:2017-10-17
    “收藏不仅仅只是藏,更需要知道为什么藏,藏品属于哪个窑的,哪里出现的,哪个地方存量多,藏品的质量属于哪个品级。自己要了解自己的藏品,就要不断地学习。  收藏是一个逐步提高自我素养和藏品级别... 查看更多
  • 骨哥刘越话香港秋拍:各大拍场瓷器亮点综评

    作者/来源:刘越发表日期:2018-01-31
    本次香港秋拍盛况空前,精彩纷呈,香港因其独特的地理、开放市场、仓储、税收及相对宽松的文物政策等多方优势,使国内各大拍行近年纷纷在香港设立分公司进行拍卖,和香港传统的两大拍卖行苏富比、佳士得形成竞争关... 查看更多
  • 关于“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的参考意见

    作者/来源:卢伯雄 发表日期:2017-10-10
    有关“光绪银币(丁未)双龙一两”的情况,目前在钱币收藏界有二种不同看法的争鸣。一种是确实铸造过,也就是所附的图片上制形【银币正面中央圆圈内镌“光绪银币”四个字,圈外左右两侧分镌“丁未”二字和一对双龙... 查看更多
  • 赵景华说鉴定:藏家态度诚恳,专家才能知无不言

    作者/来源:赵景华发表日期:2017-09-30
    联拍在线:藏而优则鉴,您是这样的吗?我从收藏到鉴定的过程应该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当初进入古玩行的时候并没有设个预期。如果要总结一下的话可能有以下原因。一是,我对收藏爱好者所遇到的鉴定之难有深刻理解。我... 查看更多
  • 朱克城专访:步履不停,只是想做一个接地气的鉴定专家

    作者/来源:朱克城发表日期:2017-09-30
    活跃于收藏市场,做接地气的专家联拍在线:杂项的细分门类很多,自然就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您为什么要啃这块硬骨头?朱克城:我最早研究的是瓷器,后来发现杂项在古玩圈以及流通市场中分类较多,研究的人少,能在古... 查看更多
  • 茶船:地位从属却从未缺席,最佳配角当仁不让

    作者/来源:陈明秋发表日期:2017-09-30
    茶道文化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中国人的饮茶方式从唐代的吃茶,宋代的点茶,到明洪武二十四年明太祖朱元璋费团改散,其十七子朱权提倡茶文化一直延续至今可谓渊源留... 查看更多
  • 如何分辨琥珀真假

    作者/来源:王春晓发表日期:2017-09-29
    现在天然琥珀矿石真的是不多了,因此再造琥珀,混合琥珀,塑料琥珀 市面上琳琅满目,小型珠宝展上到处都是。  市面上常见再生琥珀,也是将琥珀碎屑加热熔化后再成形。制造过程中,有些商家还将昆虫花... 查看更多
  • 范铸青铜工艺概括

    作者/来源:杨红文发表日期:2017-09-21
       鉴定青铜器首先要了解青铜器的制作工艺!范铸工艺也称模范工艺,现在描述一些人与事物用“模范”来形容,就是来源于此种工艺,包括“一模一样”“模样”“有模有样”等等。是中国青铜时... 查看更多
  • 收藏打眼:是这样开始的

    作者/来源:陈根保发表日期:2017-09-21
    鉴定毕竟是一种眼学,是对比、淘汰、排列,当经验够用的时候,买进真东西的把握就会大一些。而当收藏的经验不够,遇到一件无法用你的经验和知识去解读的东西,你又认为机会不等人,一旦错过就没有了,那么你就不能... 查看更多
  • 拾记温玉 | 剑饰-海昏侯-小鹿鹿

    作者/来源:马骁发表日期:2017-09-11
    熠熠温华,一部古玉的历史就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发展史,商周至汉无疑是这段历史上最为璀璨绚丽的一段时光。在那个神性与人共居的古代,先人的信仰、智慧、政治、文化、财富在玉器艺术精品上体现得如此生动,如此感人... 查看更多
  • 拾记温玉 | 又一只可爱的熊熊

    作者/来源:马骁发表日期:2017-09-11
    玉——大美之石即为玉。至商代,和阗美玉为最。天地有宝物为舍利,这“天地的舍利”或许就是自然界数亿年成就坏空的变迁与偶然为之,福建田黄、缅甸翡翠的上品都是稀缺宝物,但中华大地上文明之始,就伴随勤劳智慧... 查看更多
  • 宁买精品一件,不买普货一堆

    作者/来源:赵景华发表日期:2017-09-07
    联拍在线: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玩收藏的?我的收藏,纯粹是一种自发行为,是朴素、自然的兴趣把我领进收藏之门。我生长在祖国东北边陲的一个小村庄,那时我们农村除了山清水秀、碧水蓝天的美丽自然风景,现实生活中... 查看更多
  • 多看、多学、多练,鉴定从来没有捷径

    作者/来源:贾旻发表日期:2017-09-07
    联拍在线:您是怎样进入这个行业的?贾旻:我还非常小的时候,爷爷就经常跟我讲收藏故事,会传授我一些鉴定的基本知识,耳濡目染,所以我从小就对瓷器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长大后也非常的幸运,我碰到了很好的老... 查看更多
  • 历代青铜鼎的鉴识与收藏

    作者/来源:刘雄发表日期:2017-08-22
    鼎是古代青铜核心礼器,也是最为常见的青铜器形。历代的青铜鼎有方的也有圆的,有三足的也有四足的,有尖足者亦有扁足或兽足者。小的可玩于股掌之间,大者近一吨。按其用途有镬鼎、列鼎和馐鼎等等之别。鼎的流行期... 查看更多
  • 中国帝国银行贰圆——鉴定意见

    作者/来源:卢伯雄 发表日期:2017-08-15
    一、鉴定物品(系图片)描述据另附提供的文字介绍,藏品名称:中国帝国银行贰圆,幅面为140毫米×80毫米,整体黑色打印(应是印刷),正面中文背面全英文。经观察图片,这是1张面额贰圆的纸币,正面印有花纹...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

共有 345 条记录
共 12 页
每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