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首页 - 联拍大讲堂

共有348篇文章
每页显示
  • 蔡元培主持“四?一二”反共密谋会—国民党中监会《举发共产党全案》揭秘

    作者/来源:张远义发表日期:2020-03-05
    1927年4月12日,国民党当局在上海发动对共产党和国民党右派的血腥镇压,此即历史上臭名昭著的“四·一二”反革命政变。政变发动前,国共正处于合作时期,不少著名共产党人如毛泽东、周恩来等,以个人名义加... 查看更多
  • “张荷君快死快入地狱,潘伯鹰折寿十年”吴宓为何怒骂潘伯鹰夫妇

    作者/来源:张远义发表日期:2020-03-05
    国学大师吴宓,与书家、诗人兼作家潘伯鹰,因潘氏作《人海微澜》,于1928年结缘,而成毕生知己。但二人1959年曾交恶,险致绝交。其时,潘续娶章士钊义女张荷君,夫妇俩获赠《吴宓诗集》,深慨吴之婚姻不幸... 查看更多
  • 汪孟舒与卢弼谈为电台请奏弹古琴及先德遗著出版诸事

    作者/来源:张远义发表日期:2020-03-05
     民国卅年(1941),汪孟舒致信卢弼,文曰:  慎老世丈大人几席,畴日奉读七日手训,暨寄还胡丈(胡玉缙),旧函拜悉一一。吾丈著作等身,胡丈晚年序文得附,早日刊传,同为名山不朽事... 查看更多
  • 钱钟书讲述钱基博的弥留时光

    作者/来源:张远义发表日期:2020-03-05
    1957年11月26日夜,古文学家、教育家钱基博先生因胃癌病逝(百度百科词条显示30日病逝有误)于武汉,其子钱钟书当夜即修书告知天津慎翁卢弼。  慎翁道席,久阙音教,偶从鄙友陈谦受益处得知... 查看更多
  • 老舍邀请邵力子加入作协的亲笔信

    作者/来源:张远义发表日期:2020-03-05
    1949年末,周恩来总理委托文艺界人士邀老舍先生回到北京,担任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等许多重要职务,不但担负统一战线的重要工作,而且还要搞创作,对于应接不暇的读者来信无法及时回应。五十... 查看更多
  • 海上名苑—张子标补萝居花园 因扑灭上海鼠疫而消失

    作者/来源:张远义发表日期:2020-03-05
     1910年9月22日,上海公共租界发现了两例鼠疫病例,遂即以公共租界为中心爆发了鼠疫恐慌。因十六、十七世纪欧洲黑死病的大流行,造成西洋人对鼠疫高度的恐惧感。并且认为系“不卫生的中国人’引... 查看更多
  • 雍正斗彩瓷中的翘楚---龙凤纹宝莲钮盖梅瓶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20-02-20
      清雍正皇帝(1723-1736)在位仅13年,但制瓷工艺的发展确达到了历史上的新高峰。器形神韵之美,可与纤细秀丽著称的明永乐.成化瓷相提并论。在产品质量和工艺技术方面均达到登... 查看更多
  • 大明成化青花海八怪瑞兽纹碗赏析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20-02-14
     明-成化皇帝(1465-1488年)在位23年,期间对瓷器艺术品极力推崇和珍爱,传承与创新烧制了具有本朝时代特征的,精典艺术瓷器品种。成为后世各朝千古流芳的珍贵遗产。成化青花胎薄体轻,釉... 查看更多
  • 成化斗彩瓷的“彩料老化痕迹”与“蛤蜊光”浅析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20-02-08
     明朝成化皇帝(1465-1488年),在位23年,期间对瓷器艺术品极力推崇和珍爱,并传承与创新烧制了,具有本朝时代特征的精典艺术瓷器品种。成为后代历朝千古流芳的珍贵遗产。成化朝在彩瓷烧造... 查看更多
  • 宣德青花梵文莲花形"福"字盘鉴析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20-01-13
     明代宣德(公元1426—1436年,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年间景德镇御窑厂烧造的青花瓷器,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它以其古朴,典雅的造型,晶莹艳丽的釉色,多姿多彩的纹饰而闻名于世... 查看更多
  • 宋代陶瓷刻花工艺的魅力(系列三)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19-11-13
    宋代瓷器装饰工艺中刻花工艺,是中国陶瓷单色釉装饰工艺一个顶峰的时代,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刻花工艺的最高水准。刻花工艺的精湛是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达到的艺术境界。宋代刻画工艺以其犀利潇洒的刀锋,将瓷器花... 查看更多
  • 宋代陶瓷装饰艺术之二?? —— (宋代陶瓷的釉质魅力)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19-11-13
     陶瓷的外部釉质装饰,在瓷器的构造中相当于人的衣着。造型相当于人体的构造,人长得帅不帅美不美,与他的衣着有着很大的关系,瓷器也是一样,造型再好如果釉质、釉色不美,也无法以审美的标准来评判它... 查看更多
  • 罕见的寿山品种石

    作者/来源:刘靓发表日期:2019-07-26
    寿山石的开采至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出产品种大概150余种,山坑石是寿山石的大宗,品种繁多、色彩丰富,传说是女娲补天遗石和凤凰宝卵。在寿山石收藏的历史上更多人关注田黄、荔枝冻、芙蓉石等名贵品种。山... 查看更多
  • 寿山寺坪石

    作者/来源:刘靓发表日期:2019-07-26
    寿山广应寺位于福州寿山村外洋,寺坪石指埋藏在广应寺的寿山石,十分罕见。那么这些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呢?广应寺始建于唐光启年间,寺里僧人大量采集寿山石,藏石丰富,多数制成香炉、印章等物件赠予香客,广传善缘... 查看更多
  • 犀牛角雕件如何鉴定

    作者/来源:廖文伟发表日期:2019-06-28
    一鱼子纹和蜂窝眼所有的关于犀角雕鉴定知识的书籍和网络文章,首要的都提到其横断面可见鱼子纹。有的则只強调其横断面可见蜂窝眼,并未提及鱼子纹。亦有的強调指出,说犀角雕的横断面必须可见鱼子纹、蜂窝眼。但实... 查看更多
  • 曜变天目之思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9-06-21
     前段时间,在北京农展馆观摩2019保利春拍“佞宋——十面灵璧山居暨东瀛雅蓄宋元清翫”专场预展,一只兔毫“曜变”盏吸引住了我。众所周知,不久前,日本破天荒同期展出三只国宝曜变天目,国内诸多... 查看更多
  • 骨哥刘越春拍瓷器行情大点评:市场没有春天和冬天,只有精品和普品!

    作者/来源:刘越发表日期:2019-06-21
     今年春拍我在参加瓷器拍卖的时候发了一条微信朋友圈说:“现在的市场没有春天和冬天,只有精品和普品。”在经济形势平缓的这几年,其实真正影响瓷器行情的已经不是一些大的外在原因,主要取决于拍卖公... 查看更多
  • 中国历代青铜镜鉴赏

    作者/来源:池福民发表日期:2019-06-18
    我国在远古的时候,人们通过河流、水塘发现静止的水可以照人,于是慢慢延伸到最早期用陶盆盛水作为镜子照面梳妆打扮。铜器发明后,用铜盆盛水,鉴形照影。《说文?金部》释“鉴”为“盆”,所以说盛水的盆(鉴),... 查看更多
  • “渔樵耕读”的精彩和美丽

    作者/来源:廖文伟发表日期:2019-05-09
    忽然间生出个主意2010年石榴花红的时日,我筹划着要乔迁新居了,同时筹划着家什和装点,比如说,客厅的墙上该布置点什么?恰恰那几日,清水塘古玩店“龙祥阁”的李強老师,一连数次来电话,说是寻覓到几件我一... 查看更多
  • 《大匠之门中的父亲-周铁衡》

    作者/来源:周维新发表日期:2019-05-08
     周鐵衡篆刻、鈐搨藝術周鐵衡(1903年6月15日—1968年11月15日)祖籍江西,出生於河北省冀縣榆林村。原名德輿,字鐵衡,號敬軒。豔羨吳昌碩之才情,缶老號大聾,自言匏、土、革、木、石... 查看更多
  • 民国那些人

    作者/来源:蒋朝显发表日期:2019-05-02
       壬辰,新春刚过,就应友人邀请去苏州游玩,苏州,古之名城,依水而造,水陆并行;前巷后河,园林环绕;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于一体,是艺术家心向往的地方,朋友住在状元桥。&... 查看更多
  • 淡墨探花

    作者/来源:蒋朝显发表日期:2019-05-02
    淡墨探花一说探花,反倒让我想起传说中的小李飞刀--李寻欢。同是探花,一文一武。中国书画史说起探花,就非“淡墨探花”王文治莫属,清代中期,在书法成就上堪称翘楚者只此人矣。王文治(1730—1802),... 查看更多
  • 【收藏与文化】清朝如何买官卖官

    作者/来源:廖文伟发表日期:2019-04-25
     清朝如何买官卖官始作俑者为秦始皇封建王朝买官卖官的积弊, 认真的一作追查,根子竟然是在秦始皇帝赢政那里。秦始皇规定,凡向朝廷交纳相当数量粮食者,朝廷便奖授相应官职,这是公元前2... 查看更多
  • 【收藏与文化】辛亥革命“头”和“尾”

    作者/来源:廖文伟发表日期:2019-04-23
    前   言轰塌大清王朝堡垒的隆隆炮声,离我们已经十分遥远了。烽火连天的辛亥革命,却在日常生活用品上留给了我们许多难忘的记忆。我收藏的几件代表辛亥革命的小小古玩文物,便足...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

共有 348 条记录
共 15 页
每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