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首页 - 联拍大讲堂

共有71篇文章
每页显示
  • 景德镇元代瓷器解析(上) 一一一元代青花瓷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23-11-14
    一、元青花前世今生什么是青花?有些藏家丶专家早已给出结论,简单的讲就是钴料在白瓷素胚胎上绘出纹饰图案,罩上透明釉,在高温还原气氛的窑温下烧成的彩瓷器。青花瓷的烧造年代在近几十年的青花研究中,有四种结... 查看更多
  • 《青白瓷造像鉴别赏析》

    作者/来源:崔成军发表日期:2022-07-20
    青白釉瓷是在白釉瓷和青釉瓷之后,中国陶瓷史上又一标准性创烧。现在着重说一下青白瓷造像(俗称:瓷塑)。青白瓷造像在收藏领域更为突出,在近几十年的拍卖当中艺术含量高的瓷塑更是凤毛麟角,亦是多数藏家追捧的... 查看更多
  • 金石侃古~越窑青瓷

    作者/来源:夏汉全发表日期:2020-12-26
    越窑释义古陶瓷通常以所在州辖命名瓷窑。狭义越窑即指唐代天宝年间越州辖区(萧山、诸暨、会稽、山阴、剡县、上虞、余姚等地)内的窑场,窑址群以今绍兴为中心,凡超出此范围的浙江其它地区生产越窑风格青瓷的窑场... 查看更多
  • 宋代陶瓷刻花工艺的魅力(系列三)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19-11-13
    宋代瓷器装饰工艺中刻花工艺,是中国陶瓷单色釉装饰工艺一个顶峰的时代,它代表了中国古代陶瓷刻花工艺的最高水准。刻花工艺的精湛是任何一个时期都无法达到的艺术境界。宋代刻画工艺以其犀利潇洒的刀锋,将瓷器花... 查看更多
  • 宋代陶瓷装饰艺术之二?? —— (宋代陶瓷的釉质魅力)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19-11-13
     陶瓷的外部釉质装饰,在瓷器的构造中相当于人的衣着。造型相当于人体的构造,人长得帅不帅美不美,与他的衣着有着很大的关系,瓷器也是一样,造型再好如果釉质、釉色不美,也无法以审美的标准来评判它... 查看更多
  • 曜变天目之思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9-06-21
     前段时间,在北京农展馆观摩2019保利春拍“佞宋——十面灵璧山居暨东瀛雅蓄宋元清翫”专场预展,一只兔毫“曜变”盏吸引住了我。众所周知,不久前,日本破天荒同期展出三只国宝曜变天目,国内诸多... 查看更多
  • 元代青花莲池鱼藻纹大罐雅赏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19-03-20
      元代(1271-1368年)统治者非常注重官府手工业,在蒙古人一统中国的前一年〔即至元十五年〔1278〕〕在景德镇专门设立了“浮梁瓷局”掌管烧造瓷器。从此元青花瓷开辟了由素瓷... 查看更多
  • 元代霁蓝釉留白云龙纹梅瓶赏析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19-03-13
      霁蓝又称“祭蓝”、“祭青”等,《饮流斋说瓷》:“古瓷尚青,凡绿也、蓝也,皆以青括之。”刘子芬《竹园陶说》:“青色一种,常与蓝色相混。”这是对于青、蓝的概念不清造成的。祭蓝釉是高温钴蓝釉... 查看更多
  • 元代釉里红缠枝牡丹纹梅瓶赏析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19-03-13
    “釉里红”始烧于元代(1271-1368年),是元代景德镇工匠的重要发明之一。烧造制作工艺和青花瓷基本相似,最大的特点就是烧制难度大,成品率低。“釉里红”是以氧化铜作为呈色剂,在涩胎上绘画纹饰后,罩... 查看更多
  • 大明隆庆年造款---五彩鱼乐纹梅瓶赏析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19-03-09
     我国古代瓷器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从原始瓷器到成熟的青瓷,又由青瓷发展到北朝白瓷,而后再由白瓷发展到彩瓷将近二千年的历程。其中,从青瓷到白瓷的转变,是在唐宋时期完成的。而由白瓷到彩瓷的转变... 查看更多
  • "大明嘉靖年制"霁蓝釉珐华彩鹭莲福山寿海纹罐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19-03-09
     珐华彩,亦称法华"或"珐花"。是我国民窑中风格独具的陶瓷产品。它始创于元代,鼎盛于明代,早期在山西蒲州一带烧造。法华彩的装饰方法吸收了山西壁画所采用的勒粉彩... 查看更多
  • 明-宣德青花翼龙纹大梅瓶赏析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19-03-08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简称“青花”,汉族陶瓷烧制工艺的传统名品。是我国瓷器烧造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青花瓷”是用含氧化钴的钴矿为原料,在陶瓷坯体上描绘纹饰,罩施... 查看更多
  • 汝釉微观

    作者/来源:梁晓新发表日期:2018-12-17
    《红楼梦》第三回:(黛玉参观王夫人东耳房)临窗大炕上铺着猩红洋毯,正面设着大红金钱蟒引枕,秋香色金钱蟒大条褥;两边设一对梅花式洋漆小几:左边几上摆着文王鼎,鼎旁匙箸、香盒;右边几上摆着汝窑美人觚,裡... 查看更多
  • 鞭辟入里,纵横捭阖,干货满满--刘越点评2018秋海内外瓷器拍卖行情

    作者/来源:刘越发表日期:2018-12-11
    今年的经济环境严峻无需多言,但瓷器交易行情的变化显然还有更多时间累积的因素,比如说我们现在拍卖市场上看到的这批比较活跃的买家群体,他们很多是在2011年高峰期以后入市的,和以前的买家不一样了,他们对... 查看更多
  • “隐形鬼谷下山”揭示元代青花瓷绘画的奥秘

    作者/来源:路杰发表日期:2018-11-20
    元代是绘画艺术与陶瓷艺术首次大规模融合的创新阶段。丰富的题材、多样的纹饰、繁密的布局使得元青花瓷器风格粗犷更能够反应出元代世人的风貌。2005年,伦敦佳士得拍卖的元代青花瓷器代表作“鬼谷下山”图罐直... 查看更多
  • 美器漫谈--以两款南宋龙泉窑小盏为例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8-11-13
    翻开宋代诗词,我们经常会读到诗词里的瓶炉盘碗杯盏。如“葛巾羽扇吾身健,雪椀冰瓯子句清(范成大《次韵甄雪卿晚登浮丘亭》)”;“藤杖有时缘石磴,风炉随处置茶杯(陆游《开东园路北至山脚因治路傍隙地杂植花草... 查看更多
  • 从一件“官窑”直颈瓶说起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8-10-30
    此讲要说的“官窑”直颈瓶是英国 V&A(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的一件珍藏。该瓶原为艾伦 · 巴罗夫妇(Sir Alan Barlow and Lady Barlow)收藏,1967年捐赠给... 查看更多
  • 看日本馆藏的龙泉窑青瓷及其他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8-10-30
    这几天在日本参观了出光美术馆和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的两场展览,感慨良多。两场展览,不同主题,不同风格,但有个共同点:选的东西很精,真正从审美角度看瓷器,选瓷器,以审美为第一收藏标准。两场展览上,都看到了... 查看更多
  • 看哥窑倭角方洗谈小器大作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8-10-30
    小器大作,顾名思义即是小器皿花大力气大功夫来制作。如何来认识小器大作现象?笔者认为,门类不同,表现是不一样的。比如一些文玩,本身就是小物件,适合把玩,它的小器大作往往就是精雕细琢,穷工极巧。瓷器不一... 查看更多
  • 从一件炉子谈两宋官窑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8-10-29
    最近在一位藏家的家里见到一件炉子。这是一件非常难得的龙泉窑炉子,官样造型,带支钉痕,虽有小残,仍是珍贵,尤其对于我们学习研究来说,是一件很具意义的器物。对于这件炉子,我也有很多感想。《北宋官窑在龙泉... 查看更多
  • 吴锐:漫谈蜀窑文化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18-08-01
    蜀窑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陶瓷遗址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址之一,为中国古陶瓷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在中国的历史上无数次的政权更替,无数次的战争中,中原汉文化受到了数次毁灭性的破坏后,很多... 查看更多
  • 我和宋瓷的不解之缘

    作者/来源:陈晓剑发表日期:2018-07-27
    接触宋瓷是十八年前的一个偶然机遇。那是一个初夏的傍晚,刚从朋友处微醉归来,走在干净新建的小城街上,微风习习,很是惬意。小城晚饭后溜街的人特别多,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悠闲而自在的生活让人遐想……正当我... 查看更多
  • 解析宋金红绿彩及其影响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18-05-11
    红绿彩是文博界及考古研究时,对宋及金辽时期北方窑口烧造的彩瓷的一种称呼。彩瓷颜色一般分为红彩、绿彩、黄彩、褐彩和黑彩,红彩又有深红、淡红、浅红之分,绿彩也有深绿、浅绿,黄彩也有深浅之分。一、釉上红绿... 查看更多
  • 流光溢彩——鲁山段店瓷窑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03
    流光溢彩——鲁山段店瓷窑目前,鲁山窑与汝窑、钧窑的渊源是古陶瓷学者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这些问题答案的获得,尚待更多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鲁山段店瓷窑(以下简称鲁山窑)是中国中原地区著名...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

共有 71 条记录
共 3 页
每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