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首页 - 联拍大讲堂

共有345篇文章
每页显示
  • 金申:古代佛造像的石料产地问题

    作者/来源:联拍在线鉴定咨询专家委员会发表日期:2017-07-10
    金申:古代佛造像的石料产地问题联拍在线 2017-07-03 09:24人物名片 | 金申■ 联拍在线鉴定咨询专家委员会特邀专家■ 中国著名佛像文物鉴定专家、国学名家、禅画名家,... 查看更多
  • 刘越老师的骨董时光微讲堂成立2周年啦

    作者/来源:刘越发表日期:2018-01-30
    人若常提醒自己对命运心怀感恩与知足,世事想来不会太艰难。骨董时光微讲堂也是这样,虽然很小的一个平台,也得到了很多朋友的关注与支持。2015年7月,我泛舟在慈溪上林湖考察,邻近后司岙的时候,船家说那里... 查看更多
  • 瓷文化与茶文化是一种相融和促进

    作者/来源:贾旻发表日期:2017-07-04
      我们讲收藏其实是在传播文化,传播中国的文化,中国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在推动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上贡献卓著。其中在陶瓷领域取得的成就尤为突出。实际上在商代就出现了原始的青瓷,可以... 查看更多
  • 从雍正帝道教信仰看斗彩三秋诗纹丹心碗

    作者/来源:胡智勇发表日期:2017-07-03
    雍正皇帝是康熙皇帝三十五子中排序的第四位皇子,是清朝入关后第三代君主,姓爱新觉罗,名胤禛,四十五岁登基,廟号世宗,年号雍正。雍正画像雍正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君王,他留下了洋洋洒洒不下数十万言的手书硃... 查看更多
  • 秘色瓷是什么?

    作者/来源:陈明秋发表日期:2017-06-24
    关于秘色瓷的概念问题,一直是学术界讨论的焦点,至今未得到真正的统一,存在多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秘色瓷是一种“臣庶不得用”,专作供奉的越窑精品,把秘色瓷之“秘”释为“神秘”之秘。也就是说它的釉料配方... 查看更多
  • 陈明秋为您阐述古玩收藏十要点

    作者/来源:陈明秋发表日期:2017-06-24
    当今中国,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社会和谐。从北京到地方,从城市到农村,大众丰衣足食后,热爱古董的人群越来越多,收藏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古玩收藏已形成了社会投资理财的方向之一。陈明秋一直从事的是高级古玩... 查看更多
  • 唐代长沙窑解析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18-01-31
    今天我们研究长沙窑也是当今收藏领域中的必要,长沙窑在中国陶瓷史从文献上的记载来看是查阅不到的。但从目前我们收藏品中的数量以及不同区域的大量出现,使我们看到了长沙窑在历史上的辉煌。现在我们可以查阅的文... 查看更多
  • 浅谈“明清民窑单色釉”收藏

    作者/来源:马良发表日期:2017-06-20
    单色釉也称“一道釉”,是明清瓷器收藏中备受推崇的大类之一。单色釉瓷器因其釉色的浓烈、素雅、润泽、明快,更是师法自然以形色取胜,越来越多的受到收藏家的追捧。与热烈艳丽的彩瓷相比,单色釉瓷器浑然天成、素... 查看更多
  • “收藏大咖亿万富翁”到访记

    作者/来源:徐辉发表日期:2017-06-19
    前些日子网上公布中国的亿万富翁数量成为世界第二。看后倍感欣慰,这说明国家富裕了国民也富裕了。这可能是官方收集的数据,这份数据可能还没有算上在收藏界的“亿万富翁们 ”在收藏界里往往在某大型拍卖会结束以... 查看更多
  • 老徐解读——雍正朝的文化与艺术

    作者/来源:徐辉发表日期:2017-06-19
    在6月6日北京保利【瑰映如茵-玫茵堂暨欧美搜储康熙雍正御窑精华】全场拍出1.149亿元。而清雍正粉青釉灯笼式盖瓶经过激烈竞价,以1720元落槌,加上佣金1978万元高价成交。雍正朝的瓷器凭什么屡屡拍... 查看更多
  • 打眼几十万,照收千尊木雕造像--专访收藏家、鉴赏家吴小刚

    作者/来源:吴小刚发表日期:2017-06-19
    吴小刚在博物馆前博物馆位于风景秀丽的苏州吴江,分为道教馆、佛教馆、综合馆令人揪心的木雕造像收藏现状很多藏家对于中国木雕造像领域并不熟悉,这一领域的实际情况可能比藏家想象还要严峻得多。吴小刚:国际收藏... 查看更多
  • 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中国陶瓷发展历史

    作者/来源:陈明秋发表日期:2017-06-14
    中国陶瓷的历史,从唐末又一个瓷器发展高峰(公园906年)到宋末元初(公元1279年)这300多年间,经历了复杂的演变过程。著名的五代柴窑瓷,宋代汝官哥定钧窑瓷和龙泉窑瓷影青瓷等,辽白瓷和黑白瓷,金代... 查看更多
  • 周维新:议赵孟頫玉润珠圆书风

    作者/来源:周维新发表日期:2017-06-14
    赵孟頫八岁时所书《过秦论》,鲜于枢在卷后跋云:“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纵观赵氏一生,小楷作品主要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锺繇和东晋道士杨羲。对王羲之《乐毅论》《... 查看更多
  • 崔凯老师,竟然是位捡漏高手

    作者/来源:崔凯发表日期:2017-06-08
    玩收藏,人人都想捡漏,但对于许多藏友来讲,捡漏不成反打眼的故事比比皆是。有一组数据告诉你捡漏究竟有多难!在《华豫之门》每月举行的海选鉴宝活动中,仿品赝品比例高达八成以上,所以我们常能看见,在海选中、... 查看更多
  • “类雪类银”话邢窑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18-02-01
    邢窑是唐代诸多窑口中最具代表性的窑口之 一。唐代诗人陆羽的《茶经》中关于邢窑瓷器茶盏在使用过程中所处的社会地位,也反映了邢窑 在盛唐社会中饮茶文化中所代表的一个层次。“邢窑类银,越窑类玉,邢不如越一... 查看更多
  • 青年玉雕艺术家芮帅:智圆行方 知行合一

    作者/来源:芮帅发表日期:2017-06-06
    他的作品线条流畅,精细简洁,立意深邃,古朴厚重,传承的元素中夹带着现代的灵动,适合现代人审美观。近日,笔者专访了这位青年玉雕艺术家,现在就与读者一起走进他的一片冰心玉世界。央视网:芮帅老师您好。你在... 查看更多
  • 烟云供养--梅墨生写生作品品读

    作者/来源:李延发表日期:2017-06-06
    拜读过很多梅墨生先生见诸报端和媒体的山水和花鸟作品,总感觉梅先生的笔墨间有一股独特的“气”。孤傲劲拔的花朵,无论单枝、多枝,皆结构疏落,枝朵晰然;若隐若现的山峦墨痕,悠远又近;明艳的植物却有着吝啬的... 查看更多
  • 红珊瑚的分辨

    作者/来源:李卫昊发表日期:2017-06-06
           活珊瑚:宝石学中所说的活珊瑚,是指打捞时仍活着的珊瑚。打捞出来以后,表面有生物组织,骨髓富含油脂,所以加工后光泽明亮,质地致密,韧性也较好,是加... 查看更多
  • 瓷器之辩伪

    作者/来源:李卫昊发表日期:2017-06-06
          瓷器之新旧、真伪,本人不难辨认,但世人多受其蔽者。特因不仔细考察耳。各代之瓷器,其式样、颜色、花纹及做工,皆有其特长。其每一种皆各有准则,凡系一朝之器,其式... 查看更多
  • 古珠之——唐球唐八棱的起源

    作者/来源:李卫昊发表日期:2017-06-06
    古珠之——唐球唐八棱的起源由于唐球、唐八棱这两种珠子有很多的相通性,故在此放在一起来谈。首先,讨论一下唐球、唐八棱名称的由来。从它们的制作形式、工艺及材质上来分析,应当制作于古代印度或者中亚地区,并... 查看更多
  • 对话吴小刚:宋代木雕造像是国外大型博物馆必得的藏品

    作者/来源:吴小刚发表日期:2017-06-03
    吴小刚联拍在线鉴定专家鉴定范围:木雕造像人物名片  吴小刚,万缘堂古代木雕造像艺术馆馆长;湖北黄梅五祖寺文化保护中心秘书长;某知名收藏网及雅昌艺术论坛造像版版主;中国知名艺术品收... 查看更多
  • “湖南省造当制钱二十文双旗铜币”图片鉴定参考意见

    作者/来源:卢伯雄 发表日期:2017-06-02
    1911年辛亥革命胜利后,中华民国政府宣告成立,清朝灭亡,在中国持续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随之结束。民国成立时,由于币制尚未建立,除四川改铸大汉银币,福建改铸中华元宝外,主要的造币厂,大都仍沿用... 查看更多
  • 广东省造光绪元宝双龙寿字库平重壹两银币

    作者/来源:卢伯雄 发表日期:2018-01-31
    广东“寿”字银币据传说是为慈禧太后七十寿辰而铸,正面除满汉文外,左右各铸蝙蝠图案,背面正中篆书“寿”字,四周是双龙戏珠和祥云纹。这种广东“寿”字一两银币曾先后铸造两次,流传都很少。现藏于上海博物馆1... 查看更多
  • 我一生的经历,才是我最钟意的收藏

    作者/来源:龚伟发表日期:2017-05-22
    他经历了做工、农务、从军、从政、从商、从事写作、爱好摄影、干过房产、干过建筑、干过宣传、干过记者,做过律师、当过编辑,搞过策划,玩收藏,做文物鉴定,研究古钱币等三十多种职业。由于兴趣广泛,刻苦钻研,...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

共有 345 条记录
共 15 页
每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