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首页 - 联拍大讲堂

共有24篇文章
每页显示
  • 谈我眼中的传拓技艺

    作者/来源:孙大为发表日期:2022-03-02
    在今数码摄影、视频记录、大数据管理等现代技术应用如此广泛且智能高效的时代,为何还要不遗余力地重拾这门费时、费力、费神的传统技艺?对我而言,传拓的独特魅力究竟何在?且听我一一道来。一、拓本与鉴定、鉴赏... 查看更多
  • 鉴定书画应从何处着眼——书画的时代风格

    作者/来源:马广文发表日期:2021-10-09
    张珩先生在《怎样鉴定书画》中说:“鉴定书画应从何处着眼呢?拿什么东西作为依据呢?我觉得可以分为主要依据和辅助依据两方面。鉴定的主要依据应该看书画的时代风格和书画家的个人风格;辅助依据,方面很多,最常... 查看更多
  • 唐宰相张弘靖书弟张谂墓志

    作者/来源:蒋朝显发表日期:2020-08-03
              唐代张谂「shen」墓志铭,出土于陕西中南山,此墓志正方形, ,尺寸72X72厘米, 志文楷书27行,满行28字,计7... 查看更多
  • 康有为藏隋代《维摩诘所说经》

    作者/来源:蒋朝显发表日期:2020-08-03
    文:蒋朝显(发表于河南美术出版社藏经专辑)维摩诘所说经卷下(后秦)鸠摩罗什译隋(公元600年左右)写本,康有为旧藏一卷  黄麻纸本  尺寸:24.5X700cm昭和二十四年(19... 查看更多
  • 南北朝写经《佛说佛名经卷》

    作者/来源:蒋朝显发表日期:2020-08-03
    文:蒋朝显(本文发表于河南美术出版作品)南北朝写经《佛说佛名经卷第二》(十二卷本)(北魏)菩提流支译南北朝(公元500~550年)写本 一卷 白麻纸本  尺寸:28X504cm魏... 查看更多
  • 古代书画鉴定参考

    作者/来源:马广文发表日期:2021-05-25
    主要是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目鉴  2.考证  主要依靠的就是这两种方法。目鉴,是目前最主要的鉴定方法。要凭经验和比较,提高目鉴水平。二是考证,借助于画家传记、书画著录、有关诗文、历史文献等,对... 查看更多
  • 《大匠之门中的父亲-周铁衡》

    作者/来源:周维新发表日期:2019-05-08
     周鐵衡篆刻、鈐搨藝術周鐵衡(1903年6月15日—1968年11月15日)祖籍江西,出生於河北省冀縣榆林村。原名德輿,字鐵衡,號敬軒。豔羨吳昌碩之才情,缶老號大聾,自言匏、土、革、木、石... 查看更多
  • 民国那些人

    作者/来源:蒋朝显发表日期:2019-05-02
       壬辰,新春刚过,就应友人邀请去苏州游玩,苏州,古之名城,依水而造,水陆并行;前巷后河,园林环绕;集建筑山水、花木、雕刻、书画于一体,是艺术家心向往的地方,朋友住在状元桥。&... 查看更多
  • 淡墨探花

    作者/来源:蒋朝显发表日期:2019-05-02
    淡墨探花一说探花,反倒让我想起传说中的小李飞刀--李寻欢。同是探花,一文一武。中国书画史说起探花,就非“淡墨探花”王文治莫属,清代中期,在书法成就上堪称翘楚者只此人矣。王文治(1730—1802),... 查看更多
  • 晚清才俊榜眼及第夏寿田对联欣赏

    作者/来源:池福民发表日期:2018-09-05
    清朝晚期,我们郴州地区出了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就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殿试榜眼及第——夏寿田。他是湘南地区在清朝时期唯一的一个榜眼。榜眼,是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即在中国科举制度皇帝亲临殿试中取... 查看更多
  • 书画鉴定--我的“人生历练”

    作者/来源:黄鼎发表日期:2018-08-18
    书画鉴定,简单说其实就是书画的“辨伪”,别小瞧这两个字眼。“辨”字的两边是艰辛的“辛”,“伪”字是“人”“为”的结合,从字形结构上就可看出这项工作一方面要付出辛劳,另一方面则要察觉出人为策划、精心设... 查看更多
  • 书画鉴定需掌握的知识

    作者/来源:易衡卫发表日期:2018-08-14
    我国的古代艺术品制作,历史悠久,样式众多,产量庞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出不穷。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做了大量字画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鱼目混珠。为了保护文物,研... 查看更多
  • 金代磁州窑红绿彩四系瓶赏析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28
                               &n... 查看更多
  • 文房翘楚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28
                                &... 查看更多
  • 崇德尚艺 力学力行——中国画坛当代画家傅钢

    作者/来源:傅钢发表日期:2018-01-18
    傅钢扎根中国书画之传统,潜心笔墨,秉承“崇德尚艺,力学力行”的精神,弘扬中华之文化,牢记艺术为人民服务之宗旨,用自己的画笔奉献热心和爱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通过文化平台,宣传新区建设发展成就,为青春... 查看更多
  • 晚清才俊榜眼及第夏寿田对联欣赏

    作者/来源:池福民发表日期:2017-11-24
    晚清才俊榜眼及第夏寿田对联欣赏池福民 清朝晚期,我们郴州地区出了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就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殿试榜眼及第——夏寿田。他是湘南地区在清朝时期唯一的一个榜眼。榜眼,是科举时代... 查看更多
  • 朱克城专访:步履不停,只是想做一个接地气的鉴定专家

    作者/来源:朱克城发表日期:2017-09-30
    活跃于收藏市场,做接地气的专家联拍在线:杂项的细分门类很多,自然就增加了研究的难度,您为什么要啃这块硬骨头?朱克城:我最早研究的是瓷器,后来发现杂项在古玩圈以及流通市场中分类较多,研究的人少,能在古... 查看更多
  • 浅谈古玩收藏的规矩与雅量

    作者/来源:田晓辉发表日期:2017-07-27
    话说传统七十二行,古玩行为大,真正的古玩收藏家也必定是一个学识渊博,儒雅谦和的正人君子,就连至高无上的乾隆皇上也要敬畏此类人三分,所以以后就有了古玩行为“万行之首”的说法。一个真正的古玩藏家须得恪守... 查看更多
  • 我与收藏的不解之缘

    作者/来源:田晓辉发表日期:2017-07-26
    不知何缘,刚记事时,我就对家里陈旧的老东西,如旧家具、日用品等感兴趣。模糊记得吃饭时就爱盯着爷爷温酒用的锡制酒壶不放,那酒壶用现在的话说:做工细腻、图案精美,据说是祖上留下来的。一次稀奇旧碗柜钻了进... 查看更多
  • 论中国书画传承与鉴赏要点

    作者/来源:田晓辉发表日期:2017-07-26
    中国书画源远流长。勤劳智慧悠久的中华民族,既创造了丰富的物质文明,同时也创造了灿烂的精神文明。诸多凝聚了历代人民丰富想象力和创造力的艺术珍品,进入了更多人的精神领域,艺术品收藏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传统... 查看更多
  • 周维新:议赵孟頫玉润珠圆书风

    作者/来源:周维新发表日期:2017-06-14
    赵孟頫八岁时所书《过秦论》,鲜于枢在卷后跋云:“子昂篆、隶、正、行、颠草俱为当代第一,小楷又为子昂诸书第一。”纵观赵氏一生,小楷作品主要得力于王羲之、王献之、锺繇和东晋道士杨羲。对王羲之《乐毅论》《... 查看更多
  • 雍丽秾艳 楮播东瀛—沈铨的绘画及对日本的影响

    作者/来源:周维新发表日期:2016-07-01
    16世纪中期,明清易鼎。清朝政府在巩固政权的大局中,顺治朝武力削平南明残余政权。康熙朝平定“三藩”之乱,平定准格尔。乾隆朝加强对西藏的管理,弹压新彊收服大小金川政局基本稳定。为进一步强化统治,他们深... 查看更多
  • 张国祥先生之气韵说

    作者/来源:张国祥发表日期:2016-06-23
    观画之法,先观气韵,次观笔意,南齐谢赫提出了品画的艺术标准——六法论,六法原以气韵为先,然有气则有韵,无气则板呆矣。石涛曰“作书作画,无论老手后学,先以气胜得之者,精神灿烂,出之纸上”。气,指的就是... 查看更多
  • 坚 守

    作者/来源:朱讲用发表日期:2016-06-21
    书法是一种道,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的理解,但都源于一种精神的坚守,这种坚守不管书者身处何地、身从何业,都会顽固地潜伏于每一位书者的心底,等待“惊蛰”的到来。朱讲用是一位才情与和天分都比较突出的老兄,20...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

共有 24 条记录
共 1 页
每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