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首页 - 联拍大讲堂

共有345篇文章
每页显示
  • 犀角鉴定与“瞎子摸象”

    作者/来源:廖文伟发表日期:2017-03-30
    一、犀牛角鉴定的现况最近发生的几件小事,促使我作一篇关于犀牛角雕件鉴定知识的小文章。2016年春雨绵绵日,有名张姓资深古玩收藏家,带了一件“犀角”雕小件来与我共赏。说是花了8000元购得,问我有多少... 查看更多
  • 对民间文物良性发展的警示

    作者/来源:沈琮奇发表日期:2017-03-27
        近日,扬州486非遗集聚区联合扬州所谓民间收藏家共同举办了《踏青寻芳--元明清青花瓷迎春特展》。展出了景德镇“元明清”青花瓷藏品136件,可堪称有史以来扬州“最大规模”,... 查看更多
  • 略論中國傳統文化的遺失

    作者/来源:沈琮奇发表日期:2017-03-22
    傳統是一個民族的血脈,文化則又是傳統的精髓與載體。近年來,宣導國學復興、恢復傳統習俗、打造文化軟實力幾乎成為民間和政府對文化傳統的共識。我們站在歷史的視角,借助於文化學、詮釋學,對傳統文化的歷史境遇... 查看更多
  • “渣斗”考辨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8-02-01
    对于渣斗的关注,始于2009年,笔者随同文物所的朋友去陕西省观看吕氏家族墓的出土器物,意外发现一件铜质渣斗内留有残茶,器壁上也有茶汤流淌过的痕迹,置于其上的铜碗底还附着一小撮呈风干状的茶叶,从而推断... 查看更多
  • 油灯or花器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7-03-17
    这只龙泉窑五管残器,由于欠烧之故,釉面发白,器内五管脱离,乍看之下起初以为支烧痕迹,后来找到五只管,放到五个点上,完全吻合,正是原物。此种类似折沿洗(也称扳沿洗)内竖起五管的器物长久以来被称为“五管... 查看更多
  • 漫谈龙泉窑莲瓣纹碗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7-03-17
    瓣纹碗可说是龙泉窑青瓷中的经典造型之一,它烧制时间长,数量大,流传广,影响深远。掌握这类经典器物的演变发展对于认识龙泉窑青瓷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以下是笔者对龙泉窑莲瓣纹碗发展轨迹的大致梳理,大家可以... 查看更多
  • 也说龙泉窑青瓷“河滨遗范”款

    作者/来源:叶英挺发表日期:2017-03-17
    说起龙泉窑青瓷铭文,最著者莫过于“河滨遗范”一款。对于此款,以往提及者较多,但专文论述者少,且多限于相关器物介绍或单纯的词义解读,缺乏更系统具体深入的探讨。现就笔者多年收藏经验,谈点关于此款的理解,... 查看更多
  • 瓷器——中国的名片

    作者/来源:刘路发表日期:2017-03-14
    中国作为一个陶瓷大国,在国际上是有崇高的地位的。中国的先民早在三千年前就用他们聪明的智慧,用水、土、火,大自然最永恒的、最有生命力的绿色融入在瓷器里边。所以产生了瓷器。我们经常讲陶器是世界共有,瓷器... 查看更多
  • 玉书寓笔(18):壶说

    作者/来源:王玉书发表日期:2017-03-02
    这里说的壶主要指紫砂壶.近十年来,我早晨起床,洗漱完毕,第一桩事情就是喝茶.因为喝的是功夫茶,用的是紫砂壶,所以程序就比较复杂;首先洗壶、烫壶、以茶泡壶,然后将这第一道茶水倒出,顺带烫洗杯子,又回浇... 查看更多
  • 古玩杂谈之二:清代铜制古琴式芸香炉赏析

    作者/来源:王玉书发表日期:2017-03-02
    近得一卧式芸香炉,铜质锤胎,炉呈盒状,犹似古琴,并可开合,内放燃香,是为熏炉。芸香炉长201宽51高27毫米,做工讲究,形制规整,包浆浑厚,保存完好。炉面镂空纹,篆有5字“知音在霄汉”,字体肌玉,从... 查看更多
  • 古玩杂谈之四——大暑话石

    作者/来源:王玉书发表日期:2017-03-02
    天大热,而朱岗兄上传的山石盒景照片却带来了一丝凉意.小小的山水盆景,造型各异,形态传神。经朱岗兄精心侍弄配植草木楼阁,小船人物于山水之间,以小见大,俨然集四大名山钟灵秀丽,巍峨险峻之灵气,浓缩于微观... 查看更多
  • 北宋官窑最大谜团:窑址究竟在何处 说法不定

    作者/来源:孙大为发表日期:2017-03-02
    故宫的“碰瓷”事件使得宋代官窑备受关注。中国瓷器发展到宋代达到顶峰,出现“汝、定、钧、官、哥”五大名瓷,但最珍贵的,恐怕还是官窑。笔者近日采访了文物鉴定专家孙大为先生,他不在意故宫受损瓷器的经济价值... 查看更多
  • 浅议明清外销瓷

    作者/来源:刘超发表日期:2017-02-24
    最近,笔者的一些藏界朋友拿来几件清朝时期的外销瓷让我欣赏,引发了我写这篇小文的想法。说到外销瓷,从唐宋元时期就销往海外诸国,到了明代,由于陆上和海上交通的繁荣,瓷器的外销达到鼎盛时期。中国瓷器在国外... 查看更多
  • 再论何为老紫砂原矿和矿土的沉腐

    作者/来源:吴士保发表日期:2017-02-24
    我在09年主编出版的紫砂器投资,收藏手册一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荣获第二十三届华东地区科技出版社优秀科技图书二等奖。2010年6月)。在前言中述说:宜兴丁蜀镇黄龙山一带,由于2亿年前内陆和海滨湖泊... 查看更多
  • 收藏,就是串缀历史

    作者/来源:曹洪发表日期:2017-02-21
    盛世说收藏:1: 什么是收藏?收藏是喜好者对过去的历史,人文,各类物件的一种怀旧情结的沉淀以及对上述种类物品的收集珍藏和研究与传承。世间万物皆可收藏;金、石、玉、书画、杂项、钱币、火花、邮票。古籍本... 查看更多
  • 试析耳饰玉玦功能的演进

    作者/来源:施俊发表日期:2017-01-16
    中国古玉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影响深远,玉和中国民族的历史、政治、文化和艺术的产生和发展都有着密切的关联,它影响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的观念和习俗。玉文化包含着有“宁为玉碎”的爱国民族气节;“化为玉帛”的团... 查看更多
  • 乐善有益-------董洪亮鉴藏之路

    作者/来源:董洪亮发表日期:2017-02-08
    平日里,我一个人在画室读书、泡茶、画些小画,清闲已是常态,偶尔看看微信,许多世界上发生的事,都靠朋友和朋友圈来供给,与古人交往常在书本里,与今人过招少不了微信,或许是过去做过一段媒体的缘故,时不时总... 查看更多
  • 自然生成——刘泽作品展

    作者/来源:刘泽发表日期:2017-01-13
    人类的一切都来自于大自然,从最初获得的视觉图像和物理感知到后来的思想意识和精神存在,都得自于大自然的馈赠和人作为一种高级动物的自我生成。从一个简单的物理存在生成多样的思维、审美和情感,从而形成这个社... 查看更多
  • 神境听岚--读刘泽水墨山水

    作者/来源:刘泽发表日期:2017-01-13
    刘泽先生是位有创意宏志而理性的画家,他选择了合适自己个性气质和文化素养的艺术探索道路。近年来他那淳厚纯正的充满激情的水墨作品几乎让所有见到他作品的人眼前一亮。刘泽先生作画如见群峰竟秀,万谷流岚,瀑唱... 查看更多
  • 玉带钩的演变与特征

    作者/来源:施俊发表日期:2017-01-05
    在我国出土和传世的古玉器中,玉带钩是常见的器类。其形式各异、造型别致、雕琢精细、纹饰华丽,令人赞叹不已。玉带钩的发展演变历程大致分为萌芽期、兴盛期、衰落期和回升期。萌芽期为新石器时代;战国时期是玉带... 查看更多
  • 论古代玉簪饰的发展演变

    作者/来源:施俊发表日期:2017-01-05
    古时候,女子将头发看作是感情载体,青丝,意为情丝。在诸多爱情故事中,女子也多赠青丝秀发与相爱男子,青丝和发饰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古代用来绾定发髻的长针被称为“笄”。发笄的形式多种多样,自仰韶文化和龙... 查看更多
  • 红山文化时期盛行玉雕动物崇拜

    作者/来源:施俊发表日期:2017-01-05
    动物崇拜几乎是所有原始部落最早出现而又最普遍的崇拜现象。红山文化是我国新石器时代北方原始文化的代表,距今约5000至6000年,被誉为“中华文明的曙光”。从各类出土报告分析来看,红山文化玉器小件较多... 查看更多
  • 古玉器鉴定与辨伪

    作者/来源:施俊发表日期:2017-01-05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社会文化的进步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古玉器的收藏之风已席卷全国。玉器是中国古代艺术精华的一部分,也是人们收藏的热点。与其它艺术品相比较,玉器更具有以下优势:1、文化内涵最丰... 查看更多
  • 欲补梓史牡丹红!——木作文化日本考察之旅

    作者/来源:林安国发表日期:2016-12-29
      中华文化促进会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古典家具学会副理事长、著名文博专家张德祥先生,湖南省收藏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木作文化工作委员会委员、湖南省日本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专家林安国先... 查看更多
  • 走进近现代及新中国瓷雕艺术

    作者/来源:吴含发表日期:2016-12-28
    雕塑瓷作为景德镇的传统名瓷,自古以来,一直得到人们的喜爱,陶瓷雕塑的艺术家们在各个时期都创造出了许多艺术珍品,闪耀着灿烂的光辉。雕塑大师刘开渠先生在《景德镇瓷雕作品选》序言中说:“瓷雕是雕塑艺术中一... 查看更多
  • 雅俗共赏——带您走进同光彩瓷器

    作者/来源:吴含发表日期:2016-12-28
    粉彩瓷器自从康熙年间出现以后,历经雍乾嘉庆三朝的顶峰,清代咸丰年间以后,伴随着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御窑厂一度停止烧造,这使官窑瓷器受到了空前的打击,从此以后,官窑瓷器更加程式化发展,少有创新,但是民... 查看更多
  • 厚积薄发,老紫砂壶的收藏

    作者/来源:王光辉发表日期:2016-12-27
    中国宜兴紫砂,以其特有的文化内涵、优良独特的材质以及特有的成型工艺,在全球众多工艺品种中,独领风骚。紫砂艺术是文化的载体,历史上多少文人与紫砂艺人的互动与交融创造出了人类艺术瑰宝,他们为人类陶瓷文化... 查看更多
  • 收藏家具首选亚洲材料为哪般?

    作者/来源:蔡醒文发表日期:2016-12-27
    收藏家具首选亚洲材料为哪般?2016年01月09日 13:45来源:羊城晚报                &nbsp... 查看更多
  • 传统形制与工艺乃红木家具升值要素

    作者/来源:蔡醒文发表日期:2016-12-27
    “明式家具素雅、朴实、婉柔,别具文人气息;清式家具奢华、大气、多变,喜庆吉祥。购买红木家具,特别是新货,尤为值得注意的是,必须选择原汁原味的传统形制与工艺,方具有投资收藏价值。”资深红木家具 收藏家... 查看更多
  • 艺术瓷厂的发源地——景德镇陶瓷美术生产合作社

    作者/来源:吴含发表日期:2016-12-24
    景德镇陶瓷美术生产合作社1952年成立,是由吴康率先组织创建,并先后担任了合作社副主任和艺术瓷厂副厂长职务。初期只有彩绘,不过十几、二十人,此后几年里它不断根据“指示精神”、行业改造扩大,当时,陶瓷... 查看更多
  • 名门雅趣——走进南京博物院馆藏浅绛佳器

    作者/来源:吴含发表日期:2016-12-24
     说到晚清浅绛彩瓷,大家脑海里立刻就涌现出以程门为首的一大批浅绛彩绘大家。毋庸置疑,浅绛彩瓷集瓷器、国画、诗词、书法、篆刻这五种最具中国化和书卷气的艺术于一体,第一次集体有意识地署上创作者... 查看更多
  • 兼收并蓄——浅绛彩瓷绘画风格考

    作者/来源:吴含发表日期:2016-12-22
           浅绛彩瓷是清末时景德镇具有创新意义的釉上彩新品种。从同治、光绪到民国初约六十年里景德镇的浅绛彩瓷画家为显示自己非凡的文化素养与审美趣味,将诗、书... 查看更多
  • 百年烟云居仁堂

    作者/来源:吴含发表日期:2016-12-20
    居仁堂原址位于西苑中海西岸,是一座两层的西式建筑,是中南海里旧建筑中最庞大的一栋楼。这是整个楼体和外部的辅助装饰与其周围建筑群落有着明显风格差异的建筑。也许正是由于其外表的卓尔不群,内部陈设欧化的雍... 查看更多
  • “有好终须累此生” ──漫谈我珍藏的名人古董闲章

    作者/来源:廖文伟发表日期:2016-12-19
    一百闲章富翁  廖文伟累之一:寻寻觅觅年复年老夫降生到这个世上,匆忽已75度春秋,也该称得翁了。倘若从1963年收藏外公银包象牙名章(文革期间几乎被抄没)算起,此后硕渊《松月图》自用章、吴... 查看更多
  • 葩华秀茂 姹紫嫣红

    作者/来源:周维新发表日期:2016-12-12
    ——读清代宫廷画家钱维城的《四序同春图》卷夏衎在照像机还没有出现的时代,对花卉之美的表述有两种途径。一种是骚客文人以其创作灵感启诱而成就辞赋。再者就是中国历代画家通过生花的妙笔状其敷荣揫敛一抒胸臆。... 查看更多
  • 禮贊生命

    作者/来源:周维新发表日期:2016-12-12
    ----富御主主人胡炎榮翡翠雕刻藝術作品的賞析富御主人胡炎榮的雕刻藝術作品於2011年10月,在以中華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品為主要收藏的故宮博物院南端神武門上的展廳舉辦。這些攜有古典文明與現代審美的翡翠... 查看更多
  • 齐白石亲传郭沫若至交

    作者/来源:周维新发表日期:2016-12-12
       齐白石亲传郭沫若至交   濂溪后裔在东北   诗书世家    &nbsp... 查看更多
  • 1934年金丝美元探秘

    作者/来源:廖文伟发表日期:2016-12-12
    1934年金丝美元探秘独羊居100闲章富翁 廖文伟作者的话:文章只是作者及少数专家的认识和看法,希望引起钱币收藏家和钱币学家的关注。是真美元,还是彻头彻尾的假币,请大家鉴定。硬纸板美元的出... 查看更多
  • 行业面临洗牌:中小艺术品拍卖行发展路在何方?

    作者/来源:谷于发表日期:2016-12-12
    行业面临洗牌:中小艺术品拍卖行发展路在何方? 一、艺术品拍卖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中国自从1993年5月成立第一家文物艺术品拍卖公司以来,文物艺术品拍卖行业历经了20年的发展。从1993年中国... 查看更多
  • 清代太白尊小考

    作者/来源:梁晓新发表日期:2017-01-13
    太白尊是清瓷中最知名的器型之一。通常又指康熙豇豆红釉太白尊。小翻口、短頸、溜肩、半圓腹、平底,腹上錐刻三組團螭龍紋,外壁施吹紅釉,呈深浅不同之豇豆色,釉面緊緻明亮、釉色柔美,有深淺不同之斑點散落其間... 查看更多
  • 有关元青花及元青花拍卖的困惑与思考

    作者/来源:贾子清发表日期:2017-01-13
    我们也许经常看到或书或媒体言论,这也许不是一次或两次,那就是著名的“元青花”理论。我也多次接到中国藏友的咨询,言其有元青花欲送某某大拍卖公司上拍,甚至有的连看都不看一眼,无一例外均被拒绝,其理由是:... 查看更多
  • 陶瓷刷花工艺探究

    作者/来源:吴含发表日期:2016-12-05
    瓷刷花始于清末,是景德镇釉上彩中新彩的品种之一,俗称筛色瓷,是受洋人传入的搪瓷喷花和西画的启发,结合中国民间丝网印刷工艺并融合民间剪纸艺术而发明的。波阳陶业学校学生冯完白将刷花技艺推广到景德镇。景德... 查看更多
  • 徽州文化与景德镇文人瓷画变迁

    作者/来源:一品雅集发表日期:2016-12-05
    景德镇誉称“世界瓷都”,景德镇瓷器艺术代表着中国瓷器艺术发展的最高水平,不仅以“白如玉,明如镜,薄如纸、声如磐”的品质闻名世界,更以其瓷器彩绘瓷画艺术的精妙绝伦而流芳后世。自元代景德镇彩绘瓷勃兴后,... 查看更多
  • 民国粉彩瓷器的特征

    作者/来源:一品雅集发表日期:2016-12-05
    一,建国初期(1949——1954):瓷器底款为新旧并存。部分瓷器沿用民国时期底款如“江西徐生记出品”、“江西吉昌社出品”等等。还有部分瓷器使用公司(瓷厂)款。如1948年8月,景德镇第一家公营瓷厂... 查看更多
  • 江山迤逦 人间形色--正观堂十七世纪单色釉特展推荐

    作者/来源:梁晓新发表日期:2016-11-27
                                &... 查看更多
  • 梁晓新:空前绝后 – 大维德爵士藏中国陶瓷

    作者/来源:梁晓新发表日期:2016-11-22
    玻西瓦尔 · 大维德爵士(Sir Percival Victor David Ezekiel David, 2nd Bt. FSA, 公元1892年 - 1964年),曾被哈瑞 · 戛纳爵士(Sir... 查看更多
  • 梁晓新:绿云春水﹣康熙豇豆红釉传奇

    作者/来源:梁晓新发表日期:2018-01-31
    豇豆红釉可以说是康熙窑乃至整个清代瓷器史上最杰出的成就之一。它属于康熙早期官窑创烧的一种高温铜红釉。高温铜红釉的呈色剂为氧化铜,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敏感,它在氧化焰中呈绿色,在还原焰中却呈金红色,同时对... 查看更多
  • 从金融资本的变化看艺术品收藏的发展前景

    作者/来源:刘超发表日期:2016-11-16
    演讲人:上海收藏俱乐部理事长刘超   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女士们、先生们:下午好!本人是一个收藏爱好者,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就对古玩艺术品的收藏产生了兴趣,至今,已有25年的...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

共有 345 条记录
共 8 页
每页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