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公告:
| 注册 服务热线:400-608-1178

首页 - 联拍大讲堂

共有345篇文章
每页显示
  • 晚清才俊榜眼及第夏寿田对联欣赏

    作者/来源:池福民发表日期:2018-09-05
    清朝晚期,我们郴州地区出了一个响当当的人物,他就是光绪二十四年(戊戌科)殿试榜眼及第——夏寿田。他是湘南地区在清朝时期唯一的一个榜眼。榜眼,是科举时代的一种名次称号。即在中国科举制度皇帝亲临殿试中取... 查看更多
  • 梨形紫砂壶 断代依据就三点

    作者/来源:刘创新发表日期:2018-09-04
    “在朱泥器中,孟臣、逸公、君德、思亭诸家原皆为清季制壶好手,也正因其名声大,先後为後世陶人藉名,成为宜兴朱泥小壶的代名词,其中君德、思亭更成为特定形制的名称。”这段文字来自百度。孟臣、君德、思亭都在... 查看更多
  • 瓷中小品,清风明月

    作者/来源:廖文伟发表日期:2018-08-31
    古来小器最得宠古代文人雅士钟爱工艺小品,小玉坠,小镇尺,小砚,小杯,小碟之类,甚或如我珍藏的揉手核雕,林林总总,有人甚至爱得癫狂。当然的,许多陶瓷小品,乍一相逢,立时就会有“前村深雪里,昨夜一枝开”... 查看更多
  • 慈心悲愿不可动 智慧光明照大千――――元代藏西不动明王像赏析

    作者/来源:陈为发表日期:2018-08-28
    不动明王藏西十三世纪高31.4厘米合金铜 嵌红铜嵌银慈心悲愿不可动 智慧光明照大千――元代藏西不动明王像赏析陈为     龘藏拍卖推出一尊非常精美的不动明王造... 查看更多
  • 阿旺楚臣生平及铜像赏析

    作者/来源:陈为发表日期:2018-08-28
    阿旺楚臣生平及铜像赏析   去年秋金秋时节,朋友拿来一尊上师铜像让我看。其头戴尖帽,是一位格鲁派僧人的形象,我当时就被他那庄严肃穆的神情所吸引。背后有藏文题记,我依稀认得“阿旺楚... 查看更多
  • 苯教中的玉皇大帝 ——清中期西藏苯教桑波奔赤如来唐卡赏析

    作者/来源:陈为发表日期:2018-08-28
    桑波奔赤唐卡,西藏,十八世纪,长92厘米宽66厘米,棉布矿物胶彩 【参阅:Musuem for Volkerkunde, Munich收藏,82x63.50厘米。】  ... 查看更多
  • 说说明代“空白期”瓷器

    作者/来源:刘超发表日期:2018-08-20
    日前,在给一些学习古陶瓷的学员上课时有人问道,什么叫明代瓷器的“空白期”?这个问题,经常有人问我,我也手上有些资料,正好敷衍成文,在此贡献给大家了。明代自1368年建国至1644年结束,是中国历史上... 查看更多
  • 书画鉴定--我的“人生历练”

    作者/来源:黄鼎发表日期:2018-08-18
    书画鉴定,简单说其实就是书画的“辨伪”,别小瞧这两个字眼。“辨”字的两边是艰辛的“辛”,“伪”字是“人”“为”的结合,从字形结构上就可看出这项工作一方面要付出辛劳,另一方面则要察觉出人为策划、精心设... 查看更多
  • 以实物为依据破解千古蜡样之谜

    作者/来源:龚伟发表日期:2018-08-17
    据《唐会要》卷八十九记载:“武德四年七月十日废‘五铢’钱,行‘开元通宝’钱……初进(蜡)样,自文德皇后,掐一甲迹,故钱上有捏文。”姜绍书《石斋笔谈》言:“余幼时,见开元钱与万历钱参用,轮廓圆整,书体... 查看更多
  • 浅谈福建两广崇宁通宝铸地版

    作者/来源:虞富强发表日期:2018-08-17
     版式钱是两宋对钱的一大特点,北宋时期官私交易俱以铜铁钱交易为主,制钱成为当时唯一的法定货币,北宋时期产生的资本主义萌芽和市场空前繁荣是与其分不开的,宋廷陆续在全国各地新建很多的铸钱监用来... 查看更多
  • 乾隆通宝宝云局制钱初探

    作者/来源:虞富强发表日期:2018-08-17
    宝云局制钱顾名思义就是清代云南省所铸的官方流通铜钱,称为制钱。今天和大家聊一聊清乾隆年间宝云局铸币的话题,由于本人学识有限,文中若有不妥之处,还请各方家不吝指教!云南省钱局在清康熙六十年的时候和其他... 查看更多
  • 秦半两漫谈(四)——浅谈战秦与秦半两制造工艺

    作者/来源:虞富强发表日期:2018-08-17
    中国古代冶铸工匠经过长期试验和生产实践,创造了独具特色金属冶铸工艺,大约在夏代,人们利用石范铸造铜器,在单面石模上浇制铜器并锻打成型。在商代,人们大量使用泥范铸造各种青铜器,后来逐渐使用失蜡法铸造大... 查看更多
  • 秦半两漫谈(三)——浅谈战秦半两购买力及兑换比值

    作者/来源:虞富强发表日期:2018-08-17
    在秦国早期,社会生产力以及商品经济比较落后,无法匹敌于先进的中原地区。底层人民在交易时甚至出现以物易物的现象,到后来献公仿魏制而于秦,孝公商鞅变法,秦国的社会经济才步入正轨。自惠文王初行钱收回铸币权... 查看更多
  • 秦半两漫谈(二)——浅谈秦半两铸期分类

    作者/来源:虞富强发表日期:2018-08-17
    战国早期秦献公仿魏制改革以后,商品经济日趋繁荣。早期秦钱由于度量衡多样化,引起市场交易不便,货币不统一,司市不能进行一个有效税收管理。至秦孝公十四年商鞅变法统一度量衡,在全国统一铸行半两钱,秦钱制度... 查看更多
  • 秦半两漫谈(一)——浅谈秦半两由来及铸行时间

    作者/来源:虞富强发表日期:2018-08-17
    半两是我国古代货币的一种,主要流通于秦汉时期。由于钱面有“半两”二字,故钱币界称为半两钱。半两属于记重类货币,先秦时期常见的记重有铢两、化、釿、甾、瞏等等,记重主要传承于先秦早期的金属称量货币,而钱... 查看更多
  • 古民居那寓意深长的“门簪”

    作者/来源:池福民发表日期:2018-08-15
    我国民间比较世俗的婚姻中,讲究“门当户对”,既男女双方家庭的社会地位和经济状况相当,来作为选择对象的标准。你可知道这“门当”、“户对”的来历吗?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也许已经淡忘了。“门当”指的是石门... 查看更多
  • 志趣为舵,铭玚万里

    作者/来源:高扬发表日期:2018-09-18
      藏品雅集四面红:主席瓷主席瓷高101cm,含义为“十·一”建国日,名称“四面红”。当年制作代号:标准一号;制作人:工艺美术大师李华领衔制作;制作年代:1969年;款识:河北邯... 查看更多
  • 书画鉴定需掌握的知识

    作者/来源:易衡卫发表日期:2018-08-14
    我国的古代艺术品制作,历史悠久,样式众多,产量庞大,除了历代流传下来大量的传世品,地下出土物亦层出不穷。但是,历史上某些人出于各种动机,做了大量字画复制品或伪品,真真假假,鱼目混珠。为了保护文物,研... 查看更多
  • 揭秘晚清外销泰国紫砂壶

    作者/来源:刘创新发表日期:2018-08-14
    上图是晚清外销泰国极具特色的磨光壶,从中可以感受泰国人在晚清时候的喝茶习惯。据我所知,晚清外销泰国紫砂壶这个课题过去好像没有什么人太关注和研究。因为紫砂一直是民窑,没有太多的史料,在研究上也有很多局... 查看更多
  • 大明成化青花瓷-细部特征鉴析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18-08-14
    青花秋葵纹碗明宪宗,成化-朱见深,明朝第九任皇帝(公元1465-1487年),在位23年。明朝历经“土木堡之变”(1449年),即正统(1436-1450),景泰(1450-1457),天顺(145... 查看更多
  • 朱克城:谈谈古币铸造方法

    作者/来源:朱克城发表日期:2018-08-01
    历史悠久的古币,大概在新石器时代的晚期就开始了,而到了先秦时期,已经渐渐用贵重的金属——铜来制作货币了。古代外国钱币大多靠打制成型不同,中国的铜钱多为铸钱,古代中国发达的青铜铸造技术分不开的。坚硬的... 查看更多
  • 吴锐:漫谈蜀窑文化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18-08-01
    蜀窑是中国陶瓷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古陶瓷遗址保存最完整的古窑址之一,为中国古陶瓷的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财富。在中国的历史上无数次的政权更替,无数次的战争中,中原汉文化受到了数次毁灭性的破坏后,很多... 查看更多
  • 曹斌:成化斗彩瓷——“姹紫”彩探究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18-07-27
    大明成化皇帝朱见深在位共二十三年(1465-1487年),距今有五百五十多年的历史,据记载统计,传世品成化瓷器存世量不足千件。其中台北故宫博物院收藏最多,共计五百九十四件,其次为北京故宫博物院,成化... 查看更多
  • 想成为收藏高手,那就不能怕交学费

    作者/来源:陈根保发表日期:2018-07-27
    收藏爱好是一种难舍的情结,收藏过程中的得失对错需要有一个好的心态去面对。从喜欢一件藏品到获得该藏品的过程,在收藏爱好者的心里,是一种由逐步攀登到最后征服顶峰的过程,是一个使人慰藉愉悦、耐人回味的过程... 查看更多
  • 一枚珍贵的西夏文玉印

    作者/来源:周漠发表日期:2018-07-27
    中国古代玉器发展史中,通常将隋唐-金元这段时期的古代玉器,称之为“中古玉器”,比较著名的例如陕西何家村窖藏出土的唐代玉器以及金元时期反映游牧民族生活的“春水”、“秋山”玉等等。然而中古玉器并非仅止于... 查看更多
  • 我和宋瓷的不解之缘

    作者/来源:陈晓剑发表日期:2018-07-27
    接触宋瓷是十八年前的一个偶然机遇。那是一个初夏的傍晚,刚从朋友处微醉归来,走在干净新建的小城街上,微风习习,很是惬意。小城晚饭后溜街的人特别多,成群结队,络绎不绝,悠闲而自在的生活让人遐想……正当我... 查看更多
  • 廖文伟:贪古者不富

    作者/来源:廖文伟发表日期:2018-07-27
    古玩这玩意确凿的包罗万象,它们演绎的趣谈佚事也确凿的千奇百怪。笔者闲来无事,隨意拣拾十来个有记载的没记载的,有来头的没来头的,真实得令人不敢不信,又不能不信的小故事,稍作笔墨润色,陆续作文意,以供读... 查看更多
  • 廖文伟:“游丝毛雕”话古今

    作者/来源:廖文伟发表日期:2018-07-27
    飞来的战国龙凤佩?依稀记得,那一年楊梅刚刚下树。有一日,平江古玩商人姜平发来微信,说他正在汨罗白水镇搜寻古旧物品,无意中发现一块很老很老的玉佩,问我要也不要。除了卢年成,姜平亦是交往近20春秋,且值... 查看更多
  • 金立言:言瓷不惑

    作者/来源:金立言发表日期:2018-07-07
     1 中学时参观日本户栗美术馆受父亲的影响,我从上中学时就喜爱瓷器古玩,当时父亲留学日本,母亲携我赴日探亲,我插班进了家附近的日本中学继续上学。记得每逢周末休息时,我们就去参观博... 查看更多
  • 金立言:从中国陶瓷看日本文化(下)

    作者/来源:金立言发表日期:2018-07-07
    3近代日本文化与“鉴赏陶瓷”的兴起宋代中国南北各地有定窑、汝窑、钧窑、东窑、磁州窑、宋官窑、龙泉窑、建窑、吉州窑等相继兴起,多有名品传世。宋瓷的美在于简洁澄明,清新大气,造型风骨挺拔,纹饰洒脱豪放,... 查看更多
  • 金立言:从中国陶瓷看日本文化(上)

    作者/来源:金立言发表日期:2018-07-07
    1国宝 重要文化财 重要美术品存在于日本的建筑、美术工艺品、考古资料、历史资料等有形文化财中,由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学术价值高而受到日本国政府根据文化财保护法加以指定的作品称为“重要文化财”,简称... 查看更多
  • 大明成化斗彩瓷器---彩绘色彩鉴析及鉴定(下)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18-06-13
    成化皇帝(1465-1487)在位二十三年,是瓷器艺术成就极高的盛世。其间国泰民安,承前启后,发展创新,生产烧制了大量瓷器。誉以青花与斗彩最负盛名,其特点是青花淡雅沉静,以玲珑秀奇,清欣雅丽的色调风... 查看更多
  • 大明成化斗彩瓷器--彩绘色彩鉴析及鉴定(上)

    作者/来源:曹斌发表日期:2018-06-13
    成化皇帝(1465-1487)在位二十三年,是瓷器艺术成就极高的盛世。其间国泰民安,承前启后,发展创新,生产烧制了大量瓷器。誉以青花与斗彩最负盛名,其特点是青花淡雅沉静,以玲珑秀奇,清欣雅丽的色调风... 查看更多
  • 吴锐:简述明清两代官窑体制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18-06-08
    明清两代的官窑体制从文献记载是历朝官窑最具完善的官窑体制,明代从洪武二年始有关于烧造官窑的文献记载。据《景德镇陶录.历代窑考》记载,洪武二年(1369年)设于珠山麓,制陶供上方,称官窑。以别民窑。除... 查看更多
  • 解析宋金红绿彩及其影响

    作者/来源:吴锐发表日期:2018-05-11
    红绿彩是文博界及考古研究时,对宋及金辽时期北方窑口烧造的彩瓷的一种称呼。彩瓷颜色一般分为红彩、绿彩、黄彩、褐彩和黑彩,红彩又有深红、淡红、浅红之分,绿彩也有深绿、浅绿,黄彩也有深浅之分。一、釉上红绿... 查看更多
  • 鉴定瓷器看瓷器上的画工

    作者/来源:周兴佳发表日期:2018-04-17
    以不上手,一眼就可以看出来真假,中国古代的人们都是老老实实做人,扎扎实实做事的,对工作是一丝不苟,特别是瓷器画家,他们专门从事画画,就是现代人也是很难模仿出来,瓷器鉴定,从画工可因为各个朝代的用材料... 查看更多
  • 古钱币鉴定(系图片,非实物2018.04.12)

    作者/来源:卢伯雄 发表日期:2018-04-12
    一、藏品名称:咸丰重宝/当十·清古钱壹枚。二、藏品介绍:该古泉正面文字为“咸丰重宝”(楷书体),背面文字为“满、汉(楷书体),满文为宝浙(系浙江宝浙局铸),汉文当十(币值)。三、品鉴意见:品鉴此钱,... 查看更多
  • 南朝普陀山法雨寺造像真赝考

    作者/来源:金申发表日期:2018-04-08
    法雨寺造像常盘大定和关野贞在二十年代出版的《支那佛教史迹》中首次发表了普陀山法雨寺一佛二菩萨造像的图片,此像还收进了《世界美术全集》平凡社昭和五年(1929)第五卷89图,名为“石刻释迦三尊像”,日... 查看更多
  • 去伪存真--明永宣宫廷佛造像的欣赏及鉴定

    作者/来源:金申发表日期:2018-04-08
    在2006年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会上,一尊“明永乐鎏金铜释迦牟尼坐像”以1.16亿港元的天价,打破了历年来中国工艺品拍卖的世界记录。受此刺激,国内佛造像拍卖活动成交活跃,价格大幅刷新,众多拍卖公司纷纷... 查看更多
  • 一捧唐朝的泥土,为何到现在依然熠熠生辉

    作者/来源:金申发表日期:2018-04-08
    善业泥,即用模子脱成的泥制浮雕佛像,唐代这类泥像制作了很多。善业泥之名也是因为唐代有的泥像背后有“大唐善业泥,压得真如妙色身”诸字而得名,所以凡是这种小泥模制佛像也都可统称为善业泥像。尺寸大小不等,... 查看更多
  • 释迦牟尼佛的苦行像

    作者/来源:金申发表日期:2018-04-08
    | 引  言 |图1、释迦牟尼居住过的村庄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前于摩揭陀国的前正觉山西南15里的卑钵罗树下苦行6年,日食一麻一麦,骨瘦如柴。这块圣地现在印度的佛陀伽耶... 查看更多
  • 明永宣金铜佛像的背景及欣赏

    作者/来源:金申发表日期:2018-04-08
       首先,背景的问题,明朝永乐宣德款的佛像做了有相当的数量,而且现在在艺术品市场上价格可以说是一直坚挺,呈现上升的趋势,因为明代建国初期,从朱元璋一直到永乐皇帝篡位、靖难之役、... 查看更多
  • 收藏,就要“藏”出文化

    作者/来源:王连勤发表日期:2018-03-08
    在北京的收藏圈子里,一提起“王胖子”,很多人都会肃然起敬,为啥?眼“毒”呗。“王胖子”是王连勤在圈内的雅号,他从事收藏几十年,眼光好,鉴别能力强,连很多港台地区的大收藏家,在大拍卖行买东西前,都会恭... 查看更多
  • 王安石赴京赶考典故

    作者/来源:陈明秋发表日期:2018-02-02
    话说王安石年轻时赴京赶考,半路上遇见一个富户人家在用对诗的方法选女婿。许多人围在那里,有看热闹的,有真想给人家当女婿的,但就是没有一个人对上诗来的。王安石凑上去细一打听,原来,这诗的上联是小姐自己出... 查看更多
  • 金代磁州窑红绿彩四系瓶赏析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28
                               &n... 查看更多
  • 文房翘楚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28
                                &... 查看更多
  • 访文物艺术品鉴定专家陈平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4-16
                             文物艺术... 查看更多
  • 崇德尚艺 力学力行——中国画坛当代画家傅钢

    作者/来源:傅钢发表日期:2018-01-18
    傅钢扎根中国书画之传统,潜心笔墨,秉承“崇德尚艺,力学力行”的精神,弘扬中华之文化,牢记艺术为人民服务之宗旨,用自己的画笔奉献热心和爱心,支持社会公益事业,通过文化平台,宣传新区建设发展成就,为青春... 查看更多
  • 流光溢彩——鲁山段店瓷窑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03
    流光溢彩——鲁山段店瓷窑目前,鲁山窑与汝窑、钧窑的渊源是古陶瓷学者的热门研究课题之一,这些问题答案的获得,尚待更多考古发掘和科学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鲁山段店瓷窑(以下简称鲁山窑)是中国中原地区著名... 查看更多
  • 漳窑:海上丝路的奇葩

    作者/来源:陈平发表日期:2018-01-03
    漳窑:海上丝路的奇葩“漳窑”是“漳州窑”的简称。漳州地处闽南金三角, 陶瓷文化源远流长,明代中后期的漳州月港更是名闻海内外的商港。漳窑瓷釉面呈米黄色冰裂纹,器型古朴大方,是中国民间一种特色... 查看更多

精彩推荐

精彩推荐

共有 345 条记录
共 7 页
每页显示